[CCNA图文笔记]-5-数据封装与解封装


引言

这篇文章结合一个Telnet远程登陆的实例讲解数据包封装和解封装以及数据包在网络中的传输过程。html

文章目录

  • 0×1.Telnet远程登陆实例缓存

0×1.Telnet远程登陆实例

设备IP以下图,PC1和PC2链接在一个集线器上,集线器链接在路由器R1上,R1和R2经过串行线路相连,一台二层交换机链接在R2上,它的上面链接着PC1须要远程登陆的服务器(Server),以及另一台PC3:服务器

Cisco-CCNA-Packet-Encapsulation-1

PC1使用Telnet登陆服务器具体步骤以下:网络

1)PC1开始封装数据包,首先它使用本地网络号比较要去往的目的地IP(202.2.2.2)发现此IP不在本地网络(202.1.1.0)中,PC1知道要发往其余网段的数据先要发给网关,也就是路由器R1的fa0/0接口(202.1.1.1),PC1首先在本地ARP缓存中查找202.1.1.1的MAC地址,若是找到,就用它封装,若是没有找到,就发送ARP查询,再利用查询到的MAC进行封装。

2)PC1将数据传至到传输层进行分段(Segment)处理,由于Telnet使用的是TCP协议,因此PC1使用本地一个大于1024的任意端口(这里假设是1234)做为源端口,目的端口是23,这两个端口被添加到传输层的协议数据单元中;传输层封装好后,数据被传输到网络层,网络层在数据头部添加源IP(202.1.1.2),目的IP(202.2.2.2);网络层封装好后,数据被传输到数据链路层,在局域网中这一层主要是在数据头部添加源MAC(AAAAAAAAAAAA)和目的MAC (111111111111),而后在数据尾部添加一个CRC效验,封装好后的帧以下图:ide

Cisco-CCNA-Packet-Encapsulation-2

看到这里可能你们感受很奇怪,为何目的MAC是网关的MAC而不是Server的MAC,由于MAC只是用于局域网内寻址,发往其余网段的数据都要先通过网关,假设封装的MAC是Server的MAC,数据被传送到路由器R1后,R1检查MAC地址,发现不是发往本路由的,它会直接丢弃这个数据,那样PC1就永远别想和Server通讯成功了;

3)PC1发送的数据到达集线器,集线器将数据信号放大,并将它从除接收端口之外的其余接口发出,PC2和R1都会收到这个数据,PC2收到后查看目的MAC地址不是本机,PC2放弃处理,丢弃数据;

4)路由器R1发现目的MAC地址是本机fa0/0接口的MAC地址,它解封装这个帧,上传到网络层,在网络层R1看到这个数据包的目的地址是202.2.2.2,并非发给本路由的,须要进行转发。R1查看本地路由表,发现须要将这个数据从s0/0接口发出,可是此时R1并不能直接将数据发出,由于数据在被解封装到网络层后还须要进行再封装才能从物理层发出;由于R1和R2之间是串行线路,串行线路不一样于局域网,不是使用MAC通讯,串行线路的通讯协议多是PPP或者是HDLC(这里假设是PPP协议),而且一端发出另外一端必定能收到,因此在数据发出去以前,在R1的数据链路层给这个数据包封装PPP协议头部,而后从s0/0发出,数据帧格式以下:spa

Cisco-CCNA-Packet-Encapsulation-3

5)路由R2收到了这个数据帧,上传至数据链路层处理,数据链路层去掉PPP封装,上传至网络层处理;网络层发现这个数据包的目的地址并不是本路由,可是目的链接在本路由的以太网接口上,这个时候若是R2有Server的MAC地址,就直接用Server的MAC地址封装,不然它先发送ARP查询,收到回应后再封装,封装后的数据帧从fa0/0发出,以下:htm

Cisco-CCNA-Packet-Encapsulation-4

6)R2发出的数据帧到达交换机,交换机的MAC缓存表中若是存在Server的MAC和对应端口,它将直接将数据发给Server,若是不知道Server的MAC则会发送ARP查询(由此例可见ARP在局域网中多么重要),而后再转发;

7)Server收到了这个数据帧,它将数据帧上传到数据链路层,发现是本机的MAC,而后再上传到网络层,发现是本机的IP,以后再上传到传输层,发现是访问本机23端口,最后数据被传输到应用层;

8)Server对PC1的应答和上面的步骤恰好相反,目的IP、源IP以及目的端口、源端口位置对调,发回的数据帧格式以下:接口

Cisco-CCNA-Packet-Encapsulation-5

这就是一个完整的互联网Telnet数据包传输以及封装解封装过程;从这个过程当中能够看出,数据流在中间设备上执行的是OSI模型下三层的操做,物理层设备(集线器)不改变帧格式,广播式转发;数据链路层设备(二层交换机)也不改变帧格式,但可根据帧的目的地址进行转发;网络层的设备改变帧格式,要进行帧的解封装再封装,但不改变数据包中源和目的IP地址(会改变数据包中的一些字段,好比TTL字段会减1)。路由

*转载请注明来自:晴刃(QingSword.COM)get

*原文链接:http://www.qingsword.com/qing/460.htm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