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数字计算机,是一种可以自行按照已设定的程序进行数据处理的电子设备,是软件与硬件相结合、面向系统、侧重应用的自动化求解工具,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从科学计算、数据处理等应用领域,迅速扩展到实时控制、辅助设计、智能模拟等诸多领域,今天计算机无所不在,深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深深改变了当今人类社会的组织行为数据库
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子系统和软件子系统;硬件是指借助电、磁、光、机械等原理构成的各类物理部件的有机组合,是系统工做的实体,硬件系统有 CPU,主存储器,I/O 控制系统,外围设备;软件是指各类程序和文件,用于指挥计算机系统按指定的要求进行协同工做,包括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关键系统软件是指操做系统与语言处理程序服务器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网络
冯·诺伊曼等人在1946年总结并明确提出,被称为冯·诺伊曼计算机模型,存储程序计算机在体系结构上主要特色有:以运算单元为中心,控制流由指令流产生,采用存储程序原理,面向主存组织数据流,主存是按地址访问、线性编址的空间,指令由操做码和地址码组成,数据以二进制编码并发
当今计算机硬件的经典结构和主流组织方式分布式
总线(Bus)是计算机各类功能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讯干线,它是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传递信息的公用通道,计算机的各个部件经过总线相链接,外围设备经过相应的接口电路再与总线相链接,从而造成了计算机硬件系统,按照所传输的信息种类,总线包括一组控制线、一组数据线和一组地址线模块化
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运算核心(Core)和控制单元(ControlUnit),主要包括:工具
设备类型包括有: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设备和机机通讯设备开发工具
设备控制方式有:编码
系统软件包括:操做系统、实用程序、语言处理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其中操做系统实施对各类软硬件资源的管理控制,实用程序为方便用户所设,如文本编辑等,语言处理程序把用汇编语言/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翻译成可执行的机器语言程序操作系统
支撑软件有接口软件、工具软件、环境数据库,支持用户使用计算机的环境,提供开发工具,支撑软件也可认为是系统软件的一部分
应用软件是用户按其须要自行编写的专用程序
问题:手工操做速度与电子计算速度不匹配
引入高级语言后的计算机控制
引入做业控制语言,用户编写做业说明书,描述对一次计算机求解(做业)的控制,操做员控制计算机成批输入做业,成批执行做业,这一方式明显缩短了手工操做的时间,提升了计算机系统利用率,这一阶段,磁带的出现,使得卡片与纸带等机械输入方式得以进一步提升
电子计算速度与机械I/O速度的矛盾:你在输,我在等,在程序执行过程当中可否同时输入做业,重叠时间,须要多道程序同时执行,程序切换须要高速的外存储设备,磁盘设备出现:计算机操做系统浓墨登场,实现了计算机系统的自动化控制
操做系统(OperatingSystem),简称OS,是计算机系统最基础的系统软件,管理软硬件资源、控制程序执行,改善人机界面,合理组织计算机工做流程,为用户使用计算机提供良好运行环境,简而言之,操做系统是方便用户、管理和控制计算机软硬件资源的系统程序集合.
从用户角度看,OS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各类资源,扩充硬件的功能,控制程序的执行,从人机交互看,OS是用户与机器的接口,提供良好的人机界面,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在整个计算机系统中具备承上启下的地位,从系统结构看,OS是一个大型软件系统,其功能复杂,体系庞大,采用层次式、模块化的程序结构
硬件资源:处理器、内存、外设
信息资源:数据、程序
管理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资源:
驱动程序:最底层的、直接控制和监视各种硬件(或文件)资源的部分,职责是隐藏底层硬件的具体细节,并向其余部分提供一个抽象的、通用的接口,好比说:打印一段文字或一个文件,既不需知道文件信息存储在硬盘上的细节,也没必要知道具体打印机类型和控制细节
CPU速度与I/O速度不匹配的矛盾,很是突出,只有让多道程序同时进入内存争抢CPU运行,才能够够使得CPU和外围设备充分并行,从而提升计算机系统的使用效率
甲、乙两道程序,独占计算机单道运行时均需1小时,占用CPU时间18分钟,CPU利用率为30%,按多道程序设计方法同时运行,CPU利用率50%,因为要提供36分钟的CPU时间,大约运行72分钟。考虑到OS调度开销,实际花费时间还要长些,如80分钟,就处理两道做业而言,提升效率33%,就单道做业而言,延长执行时间20分钟,即延长了33%的时间
多道程序设计:指让多个程序同时进入计算机的主存储器进行计算
多道程序设计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