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职场】能力与价值

最近给团队(指#UC浏览器电脑版#开发团队)分享了个人《基层技术管理原则》。在我所秉承的八大基层技术管理原则中,有两个分别谈及了个体的能力与价值,我想经过这篇文章让更多人了解我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但愿能给读者带去一点有价值的思考素材。编程


首先,我想给出我对于个体能力的理解,即“能力(ability) = 技能(skill) x 工做好习惯 x 意识”。技能的重要性无需多言,他决定了咱们能走上怎样的工做岗位,甚至直接决定能拿多少薪水。正由于它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因此我没有必要在此花多余的笔墨累述。然而,能力方面除了关注技能发展外,我想提醒你们重视工做好习惯和意识两大因素,由于现实中这两大因素的做用被极大地忽视着(这是形成“苦逼”的重要根源)。浏览器


在职场中,除了人文因素外,一切目的都是为了工做的质量和效率。“意识”的做用在于,经过必定的思惟引导咱们采用合适的方法去实现更高的工做质效。这里的方法能够是提高技能(好比,学习更合适的编程语言),也能够是增强沟通(好比,了解开源社区的发展动向)等。固然,最为重要的是,意识应引导咱们造成各类工做好习惯。编程语言


什么是工做好习惯?简单的回答是:那些在咱们身上稳定的、自发的工做行为,这些行为使咱们以更高的效率完成更具质量水准的工做。“稳定的”体现于咱们坚持采用一样的方式、方法解决类似或相同的问题,且锲而不舍;“自发的”体现于咱们运用这些方式、方法的成本很低,第一时间会那么作(这进一步带来了“稳定的”)。ide


为了更具体,我在此举几个工做好习惯的例子。第一个例子是编程习惯。编程规范不少团队都有,但能将之彻底落实且造成工做习惯的却不多。第二个例子是遵循各类工做流程的习惯。一样地,流程的重要性获得广泛认同,但照章实施的却鲜见。第三个例子是文档编写习惯。惧怕写文档彷佛是不少职场人士的一大通病,更别谈将编写文档看成是一个工做习惯了。另外,虽然有些人写文档,但仍存一些不良的习惯。好比,文档内“:”与“:”、“.”与“。”不加区分(即中英文符号不分、全半角不分);制做PPT时,有些句子的末尾以句号结束,有些又不是,缺少一致性;等等。学习


各类工做好习惯之因此难以造成的根源在于,咱们缺少较真的态度。较真态度一旦缺失就很容易致使作事不到位,且滋长一些工做上的不良做风。工做好习惯之因此重要,是由于它还表明了工做纪律。一个技能再高,但却没有纪律的人每每给人的感受是“事确实能作,但总让人不放心、作事不专业”。形成这种感受的深层根源在于,人由于没有纪律而使得其行为很不稳定且难以预测。spa


习惯与纪律仍是有区别的。习惯的背后必定有一种较真的态度,这种态度很容易让人作各类事时能多一份认真,而无需事前规范。与之不一样的是,纪律每每须要事先规范,所以适用范围更加有限。也正因如此,在个人能力定义公式中使用了“习惯”而非“纪律”一词。习惯体现了咱们基于意识付诸行动 —— 由于个人习惯是这样作,因此我这么作了。设计


既然工做好习惯如此重要,那必定会有人问如何在工做中加以培养这一问题。如前所指,工做好习惯的背后必定须要咱们作事具有较真的态度。所以,培养较真的态度是造成各类工做好习惯的先决条件。悲剧的是,在国内的文化背景下,要培养较真的态度真不是一件易事,由于咱们的处事原则更多的是宣扬“艺术”、“中庸”和“可贵糊涂”等。我并不是否定这些内容的价值,只是以大多数人的能力层次根本不该一上来就以这些内容为导向。当个体不具有较真的态度时,那时就得寄但愿于团队中至少有一个较真的人,且这类人有能力引导你们较真。千万要注意,塑造团队的较真态度不仅是意愿问题,更须要以能力作支撑,不少情形下的不较真实际上是能力的缺少(出现了“鸡与蛋”问题?)。开发


能力公式告诉咱们,并非技术越好能力就越强,由于还得关注其余两大因素。一个技能很强的人,若是他身上缺少良好的工做习惯、工做行为让人难以预测,则这类人的总体能力可能还不如技能通常但工做习惯良好的人;一样地,一个技能很强的人,若是他的意识更趋向于单打独斗而非协做,那他的能力也得大打折扣。文档


能力强的人是否价值就高呢?get


广泛的理解是,只要是我的,他在集体中就能产生价值,不大关心这我的的价值输出形式与方法。以这一理解所指导出来的团队,很容易出现团队能人多但却发挥不出团队的效能这类问题,也解释了“单干能够,协做不行”的怪象。“能力”的一大特色是他属于个体属性,只有经输出以后才能产生价值。更为直观的解释是,一个能力很强的人,若是在团队中不发挥他的能力那他的价值就变低。


在我看来,个体价值体现于对他人的帮助和对团队的贡献。对他人的帮助并不是简单地别人须要帮助时咱们就出如今他的视线范围内,这种形式从长远看来过于低效。更好的方法是经过将本身所掌握的知识进行文档化或招开分享会的形式。好比,在工做中认真作好概要设计并文档化就是一种帮助他人的方法,当其余人接手本身所负责设计的软件模块时,概要设计文档就起到了“帮助”的做用;再好比,将工做中解决某难题的思路写下来与你们分享,这就有助于其余人规避犯一样的错误;等等。真正的团队必定会重视知识的沉淀,这就须要个体有意识持续地将本身所掌握的有助于他人更有质效地工做的知识以文档等形式进行传承和流转。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团队中创建起“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协做氛围,乃至进一步营造出“你欣赏我,我欣赏你”的相互承认文化。


个体对团队的贡献不能只停留在完成被分配的任务这一简单形式上,而应体现于个体能动地为了提升团队的工做质效不断作出贡献。只停留于前一认识的团队比较容易成为“苦力”,一样的事情一种方法干上十遍,甚至惟苦劳是论;具有后一认识的团队会努力寻找方法,将需干十遍的事变成只干一遍。


前面所提出的关于能力与价值的问题,更为恰当的认知是“能力强的潜在价值高”。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