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Stack采用Kubernetes,开始走谷歌路线了

clipboard.png

Mirantis, Intel和Google结成联盟,准备在Google镜像中重作OpenStack,将OpenStack服务容器化,并在Kubernetes平台上对其进行管理。docker

OpenStack已经花了好几年时间苦苦思索有没有除了AWS以外的社区。虽然云供应商可能没那么爱亚马逊,可是云开发人员和企业客户显然很爱它——从每一年数十亿的花费中就能够看出来。架构

可是,这对于OpenStack来讲也只是一点点小但愿而已。周三,OpenStack供应商Mirantis跟Google、Intel合做,宣布要把OpenStack的基础设施部分重写成由Kubernetes管理的Docker容器。对于从来动做缓慢的OpenStack来讲,这已是戏剧性的一大步了。这一步迈得颇有前途。
经过跟Google、Intel的合做,那些劲头十足的初创公司大概就能加速在OpenStack上的创新,而且给客户一个更好地可以跟上AWS步伐的私有云平台。为了获取更多信息,最近我采访了Boris Renshi,Mirantis的联合创始人兼CMO。运维

TechRepublic:Mirantis,Google和OpenStack宣布合做的大新闻意味着什么?

Renski:咱们正在以Docker容器的形式将OpenStack服务容器化,而且在Kubernetes上将容器编排组织标准化。这也就意味着OpenStack用户有能力以Google管理内部服务的方式来管理OpenStack。再有一个好处就是,用户会得到一个容器和虚拟机的组织。咱们正在和Google和Intel一块儿努力促成这个事情。分布式

查看往期文章:为何Kubernetes会成为容器管理之王?(点击这里工具

OpenStack的问题在于,它一般是由那些在运行大规模的分布式系统方面有一些经验的人来建立的。也就是说,一旦云端安装好了,你要怎么肯定它就不会停顿呢,你要怎么打补丁,要怎么升级?这些都是OpenStack社区没有重视的问题。
因为上述缘由,企业才没办法在稳定的环境中运行OpenStack。是的,他们就只是安装而已。一个月后,它要是挂了,并无人知道如何修理它。
Google都是本身运行他们的内部系统的,包括谷歌云,多年来以他们特有的方式完美运行着。Kubernetes是一个用这种很“谷歌”的完美方式来运行大规模分布式系统的工具。咱们正在采用这种“谷歌”方式来运行软件,加上现代化的OpenStack架构,令OpenStack更加稳定,更加易于管理。大数据

TechRepublic:这会不会改变用户运行OpenStack云的方式?

Renshi:咱们可以为客户作的,就是将基础设施做为代码进行交付,而不是每一年更新两个版本,而且要求用户更新ForkLift。有了这个新的模型,咱们就能够从传统的软件范例中移开,按照传统,之前咱们每6个月都会打包给客户递增的OpenStack发布版本。咱们正在引导客户为他们的基础设施采纳连续整合,连续交付模型。咱们也会连续地打包更新好的容器到客户的预发布版本,这个版本,他们是能够直接发布到生产中去的。Mirantis OpenStack将会成为单个的,连续的滚动版本。google

TechRepublic:对于Intel、Google来讲,有什么商机在里面?

Renski:Intel很在乎这个事情,由于他们想要培养内部部署好的哪里均可以用的云,他们的云的核心就是,一切都仍是初始状态。Google用这种方法推出他们的技术,这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这个模式。Intel在裸机层面有不少资源,也知道要接下来要怎么作,一样也要监控物理基础设施。Intel能够经过给咱们或者Google展示超前的创新来为OpenStack作出巨大贡献。云计算

查看往期文章:OpenStack对Docker来讲太复杂了(点击这里spa

TechRepulic:在容器编排领域存在着和很大的市场份额之争。虽然我早就已经在社区写过Kubernetes,可是要说谁才是赢家是否是太早了?

Renski:咱们看到space成熟起来了,可是仍是会牵涉到不少标准。就容器自己来讲,Docker才是现今真正的标准。在容器编排领域,Docker Swarm,Kuberentes和Mesos的战争仍是没有中止。可是对于咱们来讲,做为一个局内人,显然Kubernetes才是领导者,其它的则只是支持的角色。Mesos做为这场战争中的一员——其实它也是个时间比较久的好东西,尤为是对于大数据来讲——可是Kubernetes很占你们的注意力。
在2011年,当OpenStack跟CloudStack,Eucalyptus竞争很激烈的时候,咱们打了个赌,以为 OpenStack会标准化,果真,咱们是正确的。如今,就容器管理而言,咱们在Kubernetes身上也打了一样的赌。生命周期

TechRepublic:这个举动会不会帮助Google在云计算之战中夺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呢?

Renski:咱们认为,当前业界最大的主题是公有云模型,随着它的渐渐成熟,它正在改变原有的一云主宰全部应用场景的想法。公有云提供商须要有方法在本地部署的时候服务客户。微软正在推Azure Stack,有谣言说,AWS正准备启动提供本地部署服务。咱们跟Google的合做将会帮助他们经过OpenStack涉足本地部署市场。

现目前,不足5%的工做运行在公有云上。这也就意味着有95%的基础架构是本地部署的,这是一块很大的供人分吃的蛋糕。

Google正在采用他们创新的技术追赶市场。好比把Kubernetes推荐给云开发者和运维人员用,他们将会说,“这真是目前最酷的东西!”Google想要本身的东西引发大量关注——继而控制公有云份额。他们用安卓来占领份额。他们不但愿全部人都使用Apple IOS系统,不但愿Apple成为惟一通向移动世界的途径。经过开源Android,Google转到幕前,而且渐渐朝着移动世界的中心进发。

有了Kubernetes,他们正在作跟容器和云基础设施同样的事情。OpenStack主要作的是本地部署计算,是主要为本地部署基础设施而准备的开源组织。这就是Google支持它的缘由。下一个在Google,Microsoft和亚马逊之间的公有云前线战役就是,得到本地部署云的影响力。

TechRepublic:OpenStack是一个有社区,有完善的治理模式的开源平台。Google,Intel和大家可让它实现这样的模式吗?OpenStack的社区最适用哪里呢?

Renski:让咱们来理清思路。在上游OpenStack,这些工做都将用开源软件来解决。它将会在多个项目中都涉及到工做。在Fuel周围会有不少工做。Fuel是OpenStack最受欢迎的生命周期管理项目,这个咱们最初提到过的。Kolla——一个为容器化OpenStack服务的OpenStack项目,也就是咱们正在作的项目。

大致上,开源项目的开展,特别是OpenStack,并无寻求这么多共识。虽然有不少丰富的想法,可是若是你一旦开始,而且作得好的话,以最好的代码为准。咱们很大程度上社会化了这个问题——有的人赞成,有的人不一样意。可是整体上来讲,能达成共识,而且人数在增长。咱们正在实现一个伟大的想法。

原文连接

若是须要转载,请联系咱们,尊重知识产权人人有责;0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