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何不看好微信小程序

 

我自认为对新技术仍是比较有热情的,可对于小程序这个“新技术”,我却彻底是被动的。去年9月份的时候,微信小程序开始内测,瞬间引爆朋友圈、知乎等一众分享平台。当时我大概了解了一下,以为从技术角度上来讲没啥新意,也彻底没有get到网上那些人激动的点在哪里,因而也就没有花不少精力去深刻了解和学习相关知识。到了11月份,我和几个小伙伴去北京参加CSDN 举办的 SDCC,我特地去听了微信专场,滴滴团队的小程序经验分享干货十足,却依然让我以为这个“新技术”不管是从技术角度仍是从用户场景角度,都没什么吸引人的地方。今年1月9日,小程序正式发布,一会儿又引爆了一众网络媒体,连我身边不少非IT圈的人都在找我了解讨论小程序的事情。此次我再也坐不住了,毕竟雷布斯说过“只要站在风口猪也能飞起来”,更况且背靠腾讯的张小龙,刮起的极可能是龙卷风。因而我向公司提出申请,注册了一个小程序帐号,开始尝试开发一个给公司员工使用的办公助手。接着我就遇到了一些列问题。html

  1. 程序大小限制前端

    刚刚开始研究不久我就发现,每次预览的时候,微信开发者工具都会提示你编译包的大小是多少。由于微信小程序要求编译包的大小不能超过1MB,1MB大概有多少呢,我给你们举个例子,咱们以前用 Vue 开发过一个 OA 系统的手机版,不包括任何第三方依赖,全部代码 zip 压缩以后是400KB。咱们的这个手机版 OA 实现了大概 10 个的功能,只有PC版的1/6不到,没有用任何图片资源,全部的图标都是用 font-face 实现的。小程序这个 1MB 的大小限制就注定了你的程序只能是一个简化版,你们能够去看看如今已经上线的微信小程序,如滴滴出行、京东购物、卷皮折扣等等,全都是简化版。程序员

  2. 没有消息推送web

    咱们面对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微信小程序不能主动进行消息推送。虽然说如今不少 app 没事推送各类广告确实挺让人神烦,可是彻底不能作任何消息推送也不行啊,毕竟这但是刚性需求。好比咱们准备作的 OA 系统,没有消息推送弊端真的很是多,好比,有会议待开,有审批单待签,有论坛帖子@到,全部这些东西都彻底没法通知用户了,那么做为一个 OA 系统,连提醒功能都没有,作手机版的意义就已经大打折扣了。一样的,社交类 APP,购物类 APP 都有不少对消息推送存在刚需的场景,小程序里面,这些都实现不了了。小程序

  3. 不完善的语法微信小程序

    其实微信小程序的语法和 Vue 是很是类似的,以致于小程序刚刚内测的时候,有人还去知乎上提问说小程序的底层是否是 Vue 实现的。但是,实际看了小程序的开发文档以后你就会发现,小程序的指令实在是太简单了,目前除了数据绑定、条件渲染、列表、模板、事件、引用 以外基本上没有其余的功能了。而反观 Vue 的开发文档,你会发现二者是天壤之别。API 太过繁杂会增长了不少学习成本也不是好事。但是像小程序这么简单的 API,提供的功能确定是很是有限的,天然也带来了不少开发上的不便。好比,在 Vue 里面,你能够用不少不一样的变量往同一个元素上面绑定不少不一样的 class,在小程序上就没这么简单了。浏览器

  4. 没新意的架构微信

    其实没有新意的架构并不能算小程序的缺点,只是模仿优秀者,并且模仿的还很像,这并非很么坏事。但是,做为腾讯的力推产品,你们天然对它各个方面的期待都更高一些,就好像苹果公司这几年的发布会,虽然也在一只推陈出新,但是毕竟都不是什么划时代的设计或功能,因而你们纷纷表示苹果已经不是原来那个苹果了。对前端开发来讲,若是小程序的架构和 Vue、React 都相似,那么咱们又为何要从 Vue 和 React 转来用小程序呢?网络

  5. 不突出的性能微信开发

    小程序刚刚开始内测的时候,不少人猜想小程序是否是和 ReactNative 以及 Weex 同样把相似 HTML 的各类标签渲染成了手机端原生组件,从而使程序的运行流畅度大大提升。而后目前来看,事实并非这样,在 Android 手机的开发选项中开启“显示布局边界”以后,你就能够发现,其实小程序说白了仍是一个 webview,并且不少人在体验太小程序以后也发现,界面的流畅度和浏览器相比并无什么明显的提升。

  6. 更封闭的体系

    小程序的整个体系是封闭的,从代码编辑器到调试环境到运行环境,全都是腾讯出的,并且目前来看全是闭源方案。包括后期的上线审核,可搜索的关键字设置等等方面,全都是腾讯一家说了算,很有苹果的做风。作过 iOS APP 的同窗应该是对苹果的行事风格有体会的,说要下架你的 APP 就下架,招呼都不打,你想去找他沟通,几天没人理你。

上面这些都是我从开发的角度去看小程序的问题。可能不少人会以为不服,认为光有程序员思惟是不行的,不少事情并不只仅是技术那么简单。那下面我就从运营的角度来讲说小程序还有哪些问题。

  1. 流量不足

    小程序刚刚提出的时候,不少人以为机会来了,一个很重要的缘由就是你们都以为有微信这个超级流量平台,小程序的流量确定会很是可观,但是结果你们都看到了。小程序不能在朋友圈分享,只能在聊天场景分享,但是你们回忆一下,通常人在聊天的时候会常常给别人分享 APP 么?另外,小程序没有所谓的应用市场,也就没有排名和榜单,只能搜索,并且除了个别很是知名的 APP 或品牌名称,好比京东,其余的 APP 只能精确搜索。另外,所谓的线下扫描二维码进入小程序,老实说,我想不出来有什么线下场景必定要用户扫描一个二维码进入小程序才能进行下去。若是只是付款,彻底能够直接扫码支付,若是是注册会员,彻底能够扫码以后只显示一个注册页面。小程序的入口就是这么模糊。

  2. 功能太弱

    就算有些用户通过重重阻碍,终于扫面二维码进入了小程序,他接着就会发现,小程序的功能因为其编译包大小的限制,每每显得有点力不从心。对比一下京东的原生 APP 和京东的微信小程序,咱们不难发现,京东的微信小程序版基本上把京东 APP 里面 80% 的功能都看掉了。若是你是个技术男如今只是想买一条手机数据线,你可能能够在小程序上搜索数据线,查看某条搜索结果的详情,感受不错就买了。但是若是你要是个妹纸想买条裙子,小程序显然不能知足你反复比较挑选的需求。

    微信小程序刚刚推出的时候,有人说微信除了小程序,不少 APP 均可以卸载掉了,还举例说好比天气 APP 和计算器 APP。可在我看来,这两个 APP 都不可能被小程序取代。天气 APP 最重要的就是天气信息的主屏幕提醒,小程序作不到。计算器都是各个手机系统自带的功能,小程序更没有机会。就算手机系统不自带计算器,用户是但愿在主屏幕上点一下打开,仍是但愿先打开微信,而后切换到发现选项卡,再进入小程序栏目,最后选择计算器功能?

  3. “用完即走”

    微信小程序提出了一个概念叫“用完即走”。这个想法听起来好像很人性化很替用户着想,可事实上这个需求是很是“小众”的需求,甚至能够说是伪需求。用户只对一些低使用频率,又非用不可的 APP 才有这种需求,好比旅游类 APP。首先旅游类 APP 的使用频率低,用户不太可能每一个星期去旅游,另外你不用好像也确实不方便。再好比某些酒店的会员 APP,你在住酒店的时候用它能够带来不少切实的方便和优惠。可你们在深刻想一想,咱们出去旅游的时候,旅游类 APP 是只用一次仍是在一小段时间内频繁使用?显然是后者,那咱们为何不在这一小段时间内安装一个旅游的 APP,过了这一段时间以后再删掉?毕竟全功能的 APP 在各个方面来讲都更好用。

我以为,小程序其实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去取代现有的原生 APP,它只是对现有 APP 生态的一个补充和完善,能够说是一个面向小众细分市场的产品。同时,对张小龙和腾讯来讲,微信小程序可能更是微信对生态圈建设的一次尝试。

 

如需转载,请注明转自:http://www.cnblogs.com/silenttiger/p/6323406.html

 

欢迎关注个人微信公众号:老虎的小窝
微信公众号 老虎的小窝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