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创建线程组服务器
用户组: 一个用户占一个线程, n个线程就是模拟n个用户线程
Ramp-Up Period(in seconds): 设置线程须要多长时间所有启动。若是线程数为200 ,准备时长为10 ,那么须要1秒钟启动20个线程。也就是每秒钟启动20个线程。io
循环次数: 每一个线程发送请求的次数。若是线程数为200 ,循环次数为10 ,那么每一个线程发送10次请求。总请求数为200*10=2000 。若是勾选了“永远”,那么全部线程会一直发送请求,直到选择中止运行脚本。循环
第二步:添加http请求请求
第三部:添加聚合报告im
第四步:运行error
参数说明:数据
Lable:请求类型
Samlpe:请求次数
average:总的运行时间/请求次数
median:中间值表明时间,也就是 50% 用户的响应时间。
90%Line:90%的请求处理时间,在这个值之下
95%,99%相似。
min:服务器最小值响应时间
max:服务器相应最大响应时间
error:错误率
throughout:吞吐量,每秒或者每分钟的处理请求数
Received KB/sec:每分钟或者每秒钟的接受的数据量kb
sent KB/sec:每秒或者每分钟的发生的数据kb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