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研究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浏览器开发技术了linux
那个时候我还只是打算为博客园写个文章发布工具而已,git
以为技术上可行,程序员
也能为常年写博客的人乃至博客平台提供一些帮助github
因而就动手作了浏览器
作了以后,发布出来,一直本身用,微信
也没管别人的想法,工具
那个时候,工做和生活上的事情很是多,也实在抽不出精力来仔细维护这个软件spa
在各个平台下,各类不一样的博客设置下,BUG不少;orm
不少人找我问这个软件的事情
我也是能推脱的就推掉了。
后来断断续续更新过几个版本。
直到今年1月份,我开始把大部分精力投注到这个东西身上来,
第一个版本发布后,大部分人都以为挺好的,但仍是有负面的声音:
这位网友批评虽然用语激烈一些,但基本上仍是中肯的;
这哪里是烂尾一年的轮子呀,这是烂尾四年的轮子了;
我之因此没有另启版本号,就是为了时时警示本身,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固然,也有支持者:
我想,作一个东西,其中有一个乐趣一定是有人在讨论你这个东西吧!
有好的声音,有很差的声音,都是你持续作下去的动力。
我之前管一个团队,
是整个公司的研发中心,
不是作项目和产品的,是专门作research的
人多的时候有四十多号人,
团队搞得东西也足够复杂
那个时候我成天忙于繁杂的事务中,
是一个出卖本身时间和灵魂的陀螺,
造物主的鞭时刻悬在头上;
条件成熟后,我出来了,
如今想一想,若是不是要照顾的人太多,真的应该早出来几年,
有活儿的时候接个活儿,没活儿的时候作作开源软件;
接活儿我也挑,不喜欢的活儿不肯意作,喜欢的活儿,钱很少也接;
我想能真正“自由的开发”,一定是每一个程序员都向往的好日子吧
什么是真正自由的开发?
你能够本身控制时间,能够本身控制优先级,能够本身控制版本....
但自由也是相对的,
你不能不作,有一群用户眼巴巴的等着,有人在骂,有人在欢呼!
这也是为何东欧、北美创新氛围浓厚的缘由吧
他们那里福利条件优厚,咱们这个行业的从业者,不用为了生计奔波,
公司工做不理想,在家干活儿也不至于饿死!
linux的做者,若是投胎很差,生在瓷器国,估计也搞不出这么伟大的做品。
我时常在想,
我来到这世间,到底要作到怎样才算不枉此行;
之前我以为我喜欢旅行
这使我走了不少地方
我开车到过内蒙、又开车到过两广、
我去过17个省,64个城市,
如今想一想,我有什么特别想去的地方而还没去的吗?
没了!
有什么特别想吃的,而还没吃到的吗?
没了!
那我还须要啥?
没了?
向外求得不到答案,我以为我应该向内求。
我以为我如今应该追求的是频繁、长久的“心流”体验
“心流”在心理学中是一种某者在专一进行某行为时所表现的心理状态。
是一种将我的精神力彻底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受;心流产生时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
某者在此状态时,一般不肯被打扰,即抗拒中断。
我庆幸本身是个程序员
由于写代码是最容易进入“心流”状态的一项工做了
你时时刻刻在解决问题,在创造,像造物主。
并且还不像艺术创做那样很可贵到回馈。
想一想看,不是吗?还有什么工做能比这个更好?
(虽然我也没干过其余的)
中国人,好多都是为了别人而活着
早点脱离这个状态,早点看清楚本身和世界的关系
“要照顾的人太多,我不似你这般为所欲为”
那我也没办法了。
我目前在作的开源项目,叫“想学吗”,是一个我的知识管理工具,
桌面软件,有win和mac两大平台下的版本,
能够自由的把文章发布到:博客园、简书、知乎、微信公众号和订阅号、开源中国等目标平台;
名字是有点土,
不少人都跟我说过,
有个我们这个行业的大佬,建议我趁如今关注的人还很少,赶忙改个名字;
我想一想仍是算了。
只要东西作的好,叫狗蛋应该都没问题。
咦,我怎么没起名叫狗蛋儿呢,这个名字也挺好的,哈哈。
不过仍是由衷的感谢提意见的各位!真的!
大家的意见,是一个开源软件维护者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