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eak语句和continue语句都具备跳转做用,可让代码不按既有的顺序执行。javascript
break语句用于跳出代码块或循环。java
var i = 0; while(i < 100) { console.log('i 当前为:' + i); i++; if (i === 10) break; }
continue语句用于当即终止本轮循环,返回循环结构的头部,开始下一轮循环。数组
var i = 0; while (i < 100){ i++; if (i % 2 === 0) continue; console.log('i 当前为:' + i); }
注意除了break,continue语句以外,还有一个return语句表示从被调函数返回到主调函数继续执行,返回时可附带一个返回值,由return后面的参数指定。return后函数就结束了,后面的语句再也不执行.函数
JavaScript 语言容许,语句的前面有标签(label),至关于定位符,用于跳转到程序的任意位置,标签能够是任意的标识符,但不能是保留字,语句部分能够是任意语句。this
标签一般与break语句和continue语句配合使用,跳出特定的循环。code
top: for (var i = 0; i < 3; i++){ for (var j = 0; j < 3; j++){ if (i === 1 && j === 1) break top; console.log('i=' + i + ', j=' + j); } } // i=0, j=0 // i=0, j=1 // i=0, j=2 // i=1, j=0
Hoisting 的做用范围是随着函数做用域的。我理解在这里还没有讲到函数做用域,不过能够提一句提醒读者注意,而后连接至做用域的部分进一步探讨;orm
“Hoisting 只对 var
声明的变量有效”,不尽然如此。变量声明的提高并不是 hoisting 的所有,JavaScript 有四种让声明在做用域内得到提高的途径(按优先级):对象
-语言定义的声明,如 this 和 arguments。你不能在做用域内从新定义叫作 this 的变量,是由于 this 是语言自动定义的声明,而且它的优先级最高,也就是被 Hoisting 到最顶上了,没人能覆盖它继承
-形式参数。虽然咱们无需用 var 来修饰形式参数,可是形式参数的确也是变量,而且被自动提高到次高的优先级ip
-函数声明。除了 var 之外,function declaration 也能够定义新的命名,而且一样会被 hoisting 至做用域顶部,仅次于前二者
-最后,是本文提到的常规变量,也就是 var 声明的变量
JavaScript 内部,全部数字都是以64位浮点数形式储存,即便整数也是如此。因此,1与1.0是相同的,是同一个数。
这就是说,JavaScript 语言的底层根本没有整数,全部数字都是小数(64位浮点数)。容易形成混淆的是,某些运算只有整数才能完成,此时 JavaScript 会自动把64位浮点数,转成32位整数,而后再进行运算。
因为浮点数不是精确的值,因此涉及小数的比较和运算要特别当心。
0.1 + 0.2 === 0.3 // false 0.3 / 0.1 // 2.9999999999999996 (0.3 - 0.2) === (0.2 - 0.1) // false
精度最多只能到53个二进制位,这意味着,绝对值小于等于2的53次方的整数,即-253到253,均可以精确表示。
Math.pow(2, 53) // 9007199254740992 Math.pow(2, 53) + 1 // 9007199254740992 Math.pow(2, 53) + 2 // 9007199254740994 Math.pow(2, 53) + 3 // 9007199254740996 Math.pow(2, 53) + 4 // 9007199254740996
上面代码中,大于2的53次方之后,整数运算的结果开始出现错误。因此,大于2的53次方的数值,都没法保持精度。因为2的53次方是一个16位的十进制数值,因此简单的法则就是,JavaScript 对15位的十进制数均可以精确处理。
Math.pow(2, 53) // 9007199254740992 // 多出的三个有效数字,将没法保存 9007199254740992111 // 9007199254740992000
根据标准,64位浮点数的指数部分的长度是11个二进制位,意味着指数部分的最大值是2047(2的11次方减1)。也就是说,64位浮点数的指数部分的值最大为2047,分出一半表示负数,则 JavaScript 可以表示的数值范围为21024到2-1023(开区间),超出这个范围的数没法表示。
若是一个数大于等于2的1024次方,那么就会发生“正向溢出”,即 JavaScript 没法表示这么大的数,这时就会返回Infinity。
Math.pow(2, 1024) // Infinity Math.pow(2, -1075) // 0
对于那些会自动转为科学计数法的数字,parseInt会将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视为字符串,所以致使一些奇怪的结果。
parseInt(1000000000000000000000.5) // 1 // 等同于 parseInt('1e+21') // 1 parseInt(0.0000008) // 8 // 等同于 parseInt('8e-7') // 8
parseInt方法还能够接受第二个参数(2到36之间),表示被解析的值的进制,返回该值对应的十进制数。默认状况下,parseInt的第二个参数为10,即默认是十进制转十进制。
parseInt('1000', 2) // 8 parseInt('1000', 6) // 216 parseInt('1000', 8) // 512
isFinite方法返回一个布尔值,表示某个值是否为正常的数值。
isFinite(Infinity) // false isFinite(-Infinity) // false isFinite(NaN) // false isFinite(-1) // true
它的做用是操做同一个对象的多个属性时,提供一些书写的方便。
var obj = { p1: 1, p2: 2, }; with (obj) { p1 = 4; p2 = 5; } // 等同于 obj.p1 = 4; obj.p2 = 5;
注意,若是with区块内部有变量的赋值操做,必须是当前对象已经存在的属性,不然会创造一个当前做用域的全局变量。
var obj = {}; with (obj) { p1 = 4; p2 = 5; } obj.p1 // undefined p1 // 4
二进制或运算符(or):符号为|,表示若两个二进制位都为0,则结果为0,不然为1。
二进制与运算符(and):符号为&,表示若两个二进制位都为1,则结果为1,不然为0。
二进制否运算符(not):符号为~,表示对一个二进制位取反。
异或运算符(xor):符号为^,表示若两个二进制位不相同,则结果为1,不然为0。
左移运算符(left shift):符号为<<
右移运算符(right shift):符号为>>
带符号位的右移运算符(zero filled right shift):符号为>>>
void运算符的做用是执行一个表达式,而后不返回任何值,或者说返回undefined。
下面是一个更实际的例子,用户点击连接提交表单,可是不产生页面跳转。
<a href="javascript: void(document.form.submit())"> 提交 </a>
圆括号不是运算符,而是一种语法结构。它一共有两种用法:一种是把表达式放在圆括号之中,提高运算的优先级;另外一种是跟在函数的后面,做用是调用函数。
简单的规则是,Number方法的参数是对象时,将返回NaN,除非是包含单个数值的数组。
Number({a: 1}) // NaN Number([1, 2, 3]) // NaN Number([5]) // 5
之因此会这样,是由于Number背后的转换规则比较复杂。
第一步,调用对象自身的valueOf方法。若是返回原始类型的值,则直接对该值使用Number函数,再也不进行后续步骤。
第二步,若是valueOf方法返回的仍是对象,则改成调用对象自身的toString方法。若是toString方法返回原始类型的值,则对该值使用Number函数,再也不进行后续步骤。
第三步,若是toString方法返回的是对象,就报错。
String方法的参数若是是对象,返回一个类型字符串;若是是数组,返回该数组的字符串形式。
String({a: 1}) // "[object Object]" String([1, 2, 3]) // "1,2,3"
String方法背后的转换规则,与Number方法基本相同,只是互换了valueOf方法和toString方法的执行顺序。
先调用对象自身的toString方法。若是返回原始类型的值,则对该值使用String函数,再也不进行如下步骤。
若是toString方法返回的是对象,再调用原对象的valueOf方法。若是valueOf方法返回原始类型的值,则对该值使用String函数,再也不进行如下步骤。
若是valueOf方法返回的是对象,就报错。
SyntaxError
对象是解析代码时发生的语法错误。
ReferenceError
对象是引用一个不存在的变量时发生的错误。
angeError
对象是一个值超出有效范围时发生的错误。主要有几种状况,一是数组长度为负数,二是Number对象的方法参数超出范围,以及函数堆栈超过最大值。
TypeError
对象是变量或参数不是预期类型时发生的错误。好比,对字符串、布尔值、数值等原始类型的值使用new命令,就会抛出这种错误,由于new命令的参数应该是一个构造函数。
URIError
对象是 URI 相关函数的参数不正确时抛出的错误,主要涉及encodeURI()、decodeURI()、encodeURIComponent()、decodeURIComponent()、escape()和unescape()这六个函数。
eval
函数没有被正确执行时,会抛出EvalError错误。该错误类型已经再也不使用了,只是为了保证与之前代码兼容,才继续保留。
var err1 = new Error('出错了!'); var err2 = new RangeError('出错了,变量超出有效范围!'); var err3 = new TypeError('出错了,变量类型无效!'); err1.message // "出错了!" err2.message // "出错了,变量超出有效范围!" err3.message // "出错了,变量类型无效!"
try...catch结构容许在最后添加一个finally代码块,表示不论是否出现错误,都必需在最后运行的语句。
function cleansUp() { try { throw new Error('出错了……'); console.log('此行不会执行'); } finally { console.log('完成清理工做'); } } cleansUp() // 完成清理工做 // Error: 出错了……
map方法不只能够用于数组,还能够用于字符串,用来遍历字符串的每一个字符。可是,不能直接使用,而要经过函数的call方法间接使用,或者先将字符串转为数组,而后使用。
var upper = function (x) { return x.toUpperCase(); }; [].map.call('abc', upper) // [ 'A', 'B', 'C' ] // 或者 'abc'.split('').map(upper) // [ 'A', 'B', 'C' ]
其余相似数组的对象(好比document.querySelectorAll方法返回DOM节点集合),也能够用上面的方法遍历。
map方法还能够接受第二个参数,表示回调函数执行时this所指向的对象。
var arr = ['a', 'b', 'c']; [1, 2].map(function(e){ return this[e]; }, arr) // ['b', 'c']
若是数组有空位,map方法的回调函数在这个位置不会执行,会跳过数组的空位。
Array(2).map(function (){ console.log('enter...'); return 1; }) // [, ,]
reduce方法和reduceRight方法依次处理数组的每一个成员,最终累计为一个值。
它们的差异是,reduce是从左到右处理(从第一个成员到最后一个成员),reduceRight则是从右到左(从最后一个成员到第一个成员),其余彻底同样。
这两个方法的第一个参数都是一个函数。该函数接受如下四个参数。
累积变量,默认为数组的第一个成员
当前变量,默认为数组的第二个成员
当前位置(从0开始)
原数组
[1, 2, 3, 4, 5].reduce(function(x, y){ console.log(x, y) return x + y; }); // 1 2 // 3 3 // 6 4 // 10 5 //最后结果:15
Object.keys方法和Object.getOwnPropertyNames方法都用来遍历对象的属性。
Object.keys方法的参数是一个对象,返回一个数组。该数组的成员都是该对象自身的(而不是继承的)全部属性名。
Object.getOwnPropertyNames方法与Object.keys相似,也是接受一个对象做为参数,返回一个数组,包含了该对象自身的全部属性名。
对于通常的对象来讲,Object.keys()和Object.getOwnPropertyNames()返回的结果是同样的。只有涉及不可枚举属性时,才会有不同的结果。Object.keys方法只返回可枚举的属性,Object.getOwnPropertyNames方法还返回不可枚举的属性名。
var a = ['Hello', 'World']; Object.keys(a) // ["0", "1"] Object.getOwnPropertyNames(a) // ["0", "1", "leng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