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扑分析的专有名词——拓扑容差和要素等级

在建立向导中有两个名词是拓扑分析的专有名词——拓扑容差和要素等级。spa

①拓扑容差当两个相邻近点的X、Y、Z(Z表明高程,若是要素携带高程信息)距离小于给定的限值时,两个点会聚合成为一个点,共享同一坐标。咱们就称这个限值为拓扑容差。拓扑容差的单位为m,X坐标和Y坐标为拓扑容差的做用对象。例如,拓扑容差为0.001m的拓扑数据集中,两邻近线段的端点V一、V2,若是他们的X、Y坐标差值中有任意一个小于0.001m(两点间的距离小于2×0.001m)时,两点就会融合成为一点,两条邻近的线段融为一条线段。聚合限值来自数据集X、Y的分辨率。例如,某数据集X、Y可以精确到小数点后3位,那么这个数据集的默认聚合限值为0.001。所以,在拓扑数据集建立向导中能够看到聚合容限的默认值为0.001。对象

注:拓扑容差(又称聚合容限),其英文名为Cluster Tolerance。
blog

 

②要素等级:在拓扑容差中提到,两个小于拓扑容差的邻近点可以聚合成为一个点。那么聚合时应该以哪个点做为参照呢?此时,对拓扑要素进行分等定级就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了。对参与拓扑的要素按照精度进行分类,精度高的要素排在前面,精度低的排在后面。如此,Rank=1为最高一级,Rank=50为最低一级。例如,由野外勘测、GPS定点、地形图采集3种不一样途径获取的坐标点,精度应该是野外勘测≥GPS定点>地形图采集。因此在分等定级时能够依次分为Rank=一、1或二、2或3。im

在邻近点(之间的距离小于拓扑容差)聚合时,低级点会向高级点聚拢,同级点聚拢在它们的均值处。拓扑容差对于高程(Z)一样适用。当邻近点的X、Y小于拓扑容差时,两点是否聚合还需看Z值(当且仅当Z值存在)是否小于Z的拓扑容差。d3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