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MAN学习过程之十,综述笔记

不少rman的文章或书籍的开头,老是会先写为何要用rman,rman的优点等等。俺恰恰不如此,反倒把它放到最后面。俺认为但凡关注rman,无论了不了解、知不知道为何要用,都不会影响到其选择rman的决定。至于其优点,相信经过前面篇章的论述,你们对其特色已经很了解,我再总结性的摘抄一些rman 的优势 ,你们对号选择看看它们有没有自诩吧。数据库

各类故障背景下的恢复方法oracle

丢失或损坏的文件性能

归档模式学习

数据库状态测试

恢复方法spa

一个或多个数据文件操作系统

不归档模式日志

关闭状态ci

利用一致的彻底数据库备份修复整个数据库,自从备份以后发生的全部修改都将丢失;修复数据库后不须要进行恢复,利用RESETLOGS选项直接打开数据库;table

注意:在这种状况下进行恢复时,唯一一种能够不利用RESETLOGS选项打开数据库的状况就是在执行最近一次备份以后,联机重作日志中的内容没有被覆盖掉。

一个或多个数据文件,以及联机重作日志文件

不归档模式

关闭状态

利用一致的彻底数据库备份修复整个数据库,自从备份以后发生的全部修改都将丢失;修复数据库后不须要进行恢复,利用RESETLOGS选项直接打开数据库。

一个或多个数据文件以及全部的控制文件

不归档模式

关闭状态

利用一致的彻底数据库备份修复整个数据库,自从备份以后发生的全部修改都将丢失;修复数据库后不须要进行恢复,利用RESETLOGS选项直接打开数据库。

注:以上三种不归档模式下的数据库恢复都须要在数据库关闭状态下进行,而且须要拥有正确的控制文件备份。

一个或多个数据文件

归档模式

加载状态

在数据库打开状态下执行表空间或数据文件恢复操做,首先将表空间或数据文件置为脱机状态,而后利用备份修复它们,对它们进行恢复,最后再将它们从新置为联机状态;任何数据修改都不会丢失,而且在恢复过程当中数据库的其余部分仍然是能够访问的。

所有的数据文件

归档模式

关闭状态

利用备份修复数据文件,而后使用控制文件加载数据库,而且执行彻底恢复;若是全部的联机重作日志文件都没有丢失或损害,最后能够用正常方式打开数据库(不须要使用RESETLOGS选项)

一个或多个数据文件以及恢复所需的归档重作日志文件。

归档模式

加载状态

对包含丢失的数据文件的表空间进行基于时间的表空间恢复,将这个表空间恢复到最近的可用归档重作日志所对应的时刻下的状态。

全部的控制文件,还可能包括一个或多个数据文件

归档模式

未加载状态

利用备份修复丢失的控制文件与数据文件,而后对数据文件进行恢复;任何数据修改都不会丢失,可是在恢复过程当中数据库将处于不可用状态。

全部的控制文件,还可能包含一个或多个数据文件,以及恢复所需的归档惩一儆百日志文件与联机重作日志文件

归档模式

未加载状态

利用备份修复丢失的控制文件与数据文件,而后进行不彻底恢复,将数据库恢复到最近的可用归档重作日志所对应的时刻下的状态;包含在丢失的日志文件中以及它随后的其它日志文件中的数据修改都将会丢失;最后须要使用RESETLOGS选项来打开数据库。

注:归档模式下的数据库恢复并不必定要求关闭数据库,其中某些状况要求在加载模式下进行恢复,而且也须要拥有正确的控制文件备份。

 

不一样备份恢复方式的特色

RMAN 方式

自定义方式

在对联机数据文件进行备份时,RMAN将对当前处于不一致状态的数据块进行反复读取,直到读取到一个一致状态的数据块为止;你不将包含数据文件的表空间设置为进入备份模式

必须将包含要进行备份的数据文件的表空间设置为进入备份状态,而后在备份完成后再将表空间设置为退出备份模式;在表空间处于备份模式期间,数据库的性能将会因为频繁的I/O操做而受到严重影响(oracle会将用户修改的数据块先写入联机重作日志文件中)

能够进行增量备份,即仅对那些上一次自动备份以来发生变化的数据块进行备份;可使用增量备份对数据库进行恢复,这就意味着你能够对运行在不归档模式下的数据库进行恢复;不过当数据库运行在不归档模式时,所作的增量备份也必须是一致的(即彻底关闭状态下创建的备份)

在备份时只能对全部的数据块进行备份(复制文件),而不能仅对变化的数据块进行备份;若是数据库运行在不归档模式下,就只能进行数据库修复而不能进行任何恢复操做。

在备份过程当中会对复制的每个数据块进行校验,在利用备份进行修复时也会对数据库的正确性进行检查

在备份和修复过程当中都不会对数据块进行任何校验与检查;若是修复所使用的备份中包含损坏的数据块,那么恢复后的数据库中将包含错误的数据

在备份过程当中仅会复制那些包含数据的数据块,而并不会复制那些彻底空白的数据块,这样获得的备份文件的大小就会大大缩小。

在备份过程当中只能彻底复制数据文件,不管数据文件中包含了多少实际数据,备份的大小与数据库的大小是相同的。

利用恢复目录来存放与备份和恢复相关的重要信息,包括:

l  数据库中包含的模式

l  哪些文件须要进行备份

l  哪些文件在通过了指定的天数后尚未进行新的备份

l  哪些文件因为已经有了更新的备份或者已经没法用户恢复过程而须要删除

l  当前RMAN的参数配置等

不会对用户的备份与恢复操做进行任何记录,除非你本身以手工方式进行记录

能够将一系统相关的RMAN命令做为脚本保存在档案库中,在须要时招行这些脚本就能够完成特定的备份或恢复操做

只能将备份或恢复命令保存成操做系统批处理文件,维护起来比较困难。

能够利用RMAN备份轻松地复制出一个与当前数据库如出一辙的数据库,你能够利用复制出来的数据库做为测试用数据库或者备用数据库使用

若是要创建测试用数据库或备份数据库,必须按照建立普通数据库的过程来进行复杂的操做。

在进行备份或修复操做时能够自动进行并行操做

必须根据要进行备份或恢复的文件以手工方式并行招行操做系统命令

提供归档日志自动容错功能:若是RMAN发现某个备份中丢失了或损坏一个归档重作日志文件,它会自动利用其它备份中的相同的归档重作文件来进行替换

没法自动提供归档日志的容错替换功能

经过使用介质管理API,RMAN能够与其它第三方的介质管理软件紧密地结合在一块儿进行工做。

没法与任何第三方介质管理软件直接结合在一块儿进行工做。

  在前面我已经不止一次的提到过,RMAN很是简单,同时也很是灵活,通过这近一个月的学习和实践,咱们介绍了不少基础性的操做,固然RMAN的功能毫不止于此,一些更高级的功能,好比数据块恢复,经过Duplicate建立standby等等。路漫漫其修远矣,吾将上下而求索~~~~~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