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的前世、此生和将来——系列一:山雨欲来

2013年被广泛认为互联网金融元年,各种媒体争相报道互联网企业进军传统金融行业,抑或报道金融企业深度触网行动,老是能赚足眼球。2013年6月13日,阿里巴巴集团旗下支付宝与天弘基金合做推出余额宝货币基金理财产品,仅仅用一个月时间,余额宝资产规模即超过100亿人民币大关,顿时掀起一股全民理财的潮流。使人更为震惊的是,截止2014年2月17日,余额宝的用户规模突破8100万,资产规模超过4000亿人民币。嫁接互联网基因的余额宝大有携雷霆之势席卷货币基金业,搅动传统高大上金融业的态势。那么4000亿是什么概念呢?央行公布2013年银行间债市总共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也不过3500亿;截至2014年初,即使整个货币基金行业也只有9000亿规模。金融业人士或许以为奇怪,余额宝的本质只是一款货币基金,没有任何金融创新,惟一的不一样只是运用互联网销售渠道(最先Paypal在美国市场发起过相似余额宝产品),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影响力?其实,缘由就在于创造性地嫁接随时随地可接入的互联网技术,再加上中国普通民众长期被压抑的小额理财需求,两者相遇,必然爆发出巨大威力,瞬间引爆互联网金融浪潮在中国大地的传播。大数据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余额宝看似为一个独立事件,然而洗净铅华,方能看清隐藏余额宝现象背后的玄机。咱们认为余额宝事件将是打响中国互联网行业与金融行业走向深度融合(人才、技术、渠道和思惟方式等的全面融合)的第一枪,预示着互联网思惟继变革新闻、音乐、出版和零售行业以后,开始触及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行业。不难预测,变革金融业的过程将异常的艰难,牵一发而动全身,但也极具爆发性和革命性。为了看清互联网金融浪潮的趋势,迫使咱们从更高的维度鸟瞰互联网与金融的融合,认真梳理互联网金融的前世此生。当前,互联网金融还笼罩在迷雾之中,相信经过系统地总结金融行业的电子化历程,深入地分析当前的互联网金融业态,或许能够拨云见日,窥见互联网金融将来的一隅。spa

敬请期待,接下来的文章事件

导读:支付宝

1、金融与技术的首次亲密接触——金融电子化产品

1.二十世纪70年代之前:金融后台业务的电子化电商

2.二十世纪80年代:金融前台业务的电子化后台

3.二十世纪90年代之后:网上办理金融业务阿里巴巴

2、金融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互联网金融互联网

1.一场跨界的战争二维码

a.阿里巴巴的金融帝国

b.京东的供应链金融梦

c.平安集团的自我重塑

d.银行业试水电商业务

e.券商化蝶之网上证券

2.百花齐放的互联网金融业态

a.日益便捷的移动支付

b.极具潜力的大数据金融

c.形态万千的直销银行

d.野蛮生长的P2P借贷平台

e.夹缝求生的众筹融资平台

f.丰富的资产交易平台

g.非国家化的货币发行方式

3.互联网金融的有效监管

3、互联网金融的将来猜测——金融民主化之路

1.互联网时代的核心竞争力

2.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趋势

3.互联网金融的演化之路

- - - - - - - - - - -分割线- - - - - - - - - - ---------------------------------------------------------------

欢迎关注"互联网金融浪潮"(internetfinancewave)公众号! 咱们致力于传递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思潮、创业和技术信息。盼与诸君一块儿在互联网金融浪潮中——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可点击左上部"互联网金融浪潮"关注咱们,或者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关注咱们。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