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前端向后」微信公众号,你将收获一系列「用心原创」的高质量技术文章,主题包括但不限于前端、Node.js以及服务端技术前端
写在前面
常常听到抓手二字,意会出很多含义,但又似懂非懂,直到听过一个很是形象的比喻微信
一.抓手是技术与业务的结合点?
业务的重大变革大多与背后的技术演进有关,创新技术的流行也几乎都是由于解决了某些商业问题,两者是相辅相成的:ide
业务驱动技术,技术带动业务blog
在这样的语境下,抓手能够理解为技术与业务的结合点。不管推仍是拉,都先要创建联系,根据业务特色选择合适的技术,为技术找到合适的业务场景。若是没有结合点,空有技术没法产生价值,单有业务场景缺乏技术支持也没法充分发掘出价值it
这个结合点多是大的商业模式、发展战略、业务方向,也多是很是具体的一类业务场景、某个功能模块。从技术角度出发,一种广泛的策略是将业务发展方向做为技术投入的指引:class
贴着业务作技术im
这样作的好处是下降了技术投入的风险,先找到可能的结合点才进一步建设技术能力,避免端着技术找不到结合点的状况。服务好当下的业务场景,并根据将来的业务方向谋划技术演进的方向,所谓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修屋顶,站在将来看今天技术
二.抓手是契机,是切入点?
抓手有时候也代指契机,由于结合点并不老是显而易见的,不少时候意味着时机,甚至在通往一个结合点的路上才能发现更合适的结合点微信公众号
另外一些时候,抓手也能够理解为切入点,与业务结合点不一样,切入点更可能是针对问题的,多是一类商业难题、用户诉求,也多是具体的一次事故、一个低效的流程、一个潜在的风险因素。从一个小点开始,逐步扩大到更深、更多的场景,过程当中遇到的技术挑战也愈来愈大,最终造成一套完整的技术方案,解决一大类业务问题img
而这一切的源头可能只是一个细小的问题,所以,也有一种说法叫:
问题等于机会
发现问题等于发现机会,扒开裂缝就可能拽出一个大机会
三.抓手是爬山道上的铁索!
业务发展是技术演进的抓手,业务比如爬山时手中紧握的铁索,技术就像脚下的站立的石阶:
没有抓手步履维艰,再完美的石阶也毫无心义。空有抓手,脚下没有稳固的石阶也一样没法到达更高更远的地方
在开荒的阶段由先遣队一级一级地铺设石阶,同时一米一米地装上铁索,这个过程伴随着业务的探索和技术的演进。每到达一个阶段性的高点,就能享受一段技术红利,让浩荡的业务大军开过来:
不少时候最初只有一个依稀可见的顶峰(商业目标),上山的路线并不明确,铺路的同时也在摸索可能的方向(业务场景)和路径(技术能力),并经过设定大大小小的阶段性高点(里程碑)来休整状态(节奏),最终才能搭出一条通往峰顶的路线
所以,在业务场景和技术能力都不肯定的早期,更重要的是快速验证,精雕细琢的事情不该该放到铺路阶段来作,若是方向正确,休整的时候再回来修补也彻底来得及:
好比当咱们须要一个锤子的时候,手边正好没有,可是却有一只高跟鞋,勉强也能够替代锤子。可是长期来看,这么用不划算,由于高跟鞋的价格比锤子高不少,耐用性差不少,维护成本也高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