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统增长交换空间有两种方法:linux
严格的说,在系统安装完后只有一种方法能够增长swap,那就是本文的第二种方法,至于第一种方法应该是安装系统时设置交换区。spa
一、使用分区:orm
在安装OS时划分出专门的交换分区,空间大小要事先规划好,启动系统时自动进行mount。内存
这种方法只能在安装OS时设定,一旦设定好不容易改变,除非重装系统。it
二、使用swapfile:(或者是整个空闲分区)file
新建临时swapfile或者是空闲分区,在须要的时候设定为交换空间,最多能够增长8个swapfile。权限
交换空间的大小,与CPU密切相关,在i386系中,最多可使用2GB的空间。方法
在系统启动后根据须要在2G的总容量下进行增减。总结
这种方法比较灵活,也比较方便,缺点是启动系统后须要手工设置。数据
下面是运用swapfile增长交换空间的步骤:
涉及到的命令:
free ---查看内存状态命令,能够显示memory,swap,buffer cache等的大小及使用情况;
dd ---读取,转换并输出数据命令;
mkswap ---设置交换区
swapon ---启用交换区,至关于mount
swapoff ---关闭交换区,至关于umount
步骤:
一、建立swapfile:
root权限下,建立swapfile,假设当前目录为"/",执行以下命令:
# dd if=/dev/zero of=swapfile bs=1024 count=500000
则在根目录下建立了一个swapfile,名称为“swapfile”,大小为500M,也能够把文件输出到本身想要的任何目录中,我的以为仍是直接放在根目录下比较好,www.linuxidc.com一目了然,不容易误破坏,放在其余目录下则否则了;
命令中选项解释:
---of:输出的交换文件的路径及名称;
---bs:块大小,单位byte,通常为1k即1024个byte;
---count:总块数即空间总大小,单位为块即k;
---if:读取的源空闲空间,为何是zero,不清楚,先固定这么写吧;
二、将swapfile设置为swap空间
# mkswap swapfile
三、启用交换空间,这个操做有点相似于mount操做(我的理解):
# swapon swapfile
至此增长交换空间的操做结束了,可使用free命令查看swap空间大小是否发生变化;
四、若是再也不使用空间能够选择关闭交换空间,这个操做有点相似于umount操做(我的理解)::
# swapoff swapfile
使用这种方法在每次系统启动时都须要手动设置、开启swapfile,比较麻烦,解决方法:
在 /etc/rc.d/rc.local 文件的末行下追加加如下内容:(编辑这个文件固然是用vi了~)
/sbin/swapon /swapfile
保存后退出,这样在系统启动后,swap空间就会自动加载了;
总结:在安装OS时必定要规划后swap大小,一般为内存的2倍,可是要考虑到之后增长内存的可能,因此能够考虑设的稍大一些,不过在咱们目前广泛使用的i386 PC机上,最大也不能超过2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