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上一篇,聊了信息架构。这一篇,咱们聊聊产品架构。html
等下,这俩儿,不是一个意思吗?在网上,有时候是一个意思。在这篇,不是一个意思。
行,说说吧,产品架构,是个啥?我的的理解,除了共通的架构部分,信息架构,偏重内容的展示形式,好比是列表仍是宫格;而产品架构,则偏重是什么功能。
举个例子,微信和微信读书,都有一个叫“我”的一级页面。从信息架构的角度来看,两者极其类似;从产品架构的角度来看,由于所承载的功能有很大不一样,因此两者区别很大。
归纳来说,产品架构,
就是对产品主要功能的一种提早规划和架构。
本文的话,主要以 App 为例,探讨如何更好的设计产品架构。内容未必全面,同时也只能涵盖部分类型的产品,因此仅供参考,也但愿可以抛砖引玉,欢迎你们留言交流。
01 从核心功能出发
在电影或网络视频中,有时咱们能看到相似如下场景。微信
一对单身男女的初次约会。这位男生全程都大谈特谈,本身收入有多高,家里有几套房几部车,大姨夫在机关上班,二舅家里是开矿的......而后,这对男女的关系走向,可能在当场就画上了句号。
现实生活中,男女之间,正常的交往,一般都是先从天气等话题开始聊起。以后要经历屡次约会,天然而然的在不一样话题之间切换,话题也是由浅入深。这样双方才会感受舒服天然。
其实不光男女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大抵如此。
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会充满试探,而且像打乒乓球同样你来我往。曾经年幼的我也怀疑过,人类这样作,是否是套路有余、真诚不足。
如今我会认为,这可能无关套路和真诚,而是天然规律。有人甚至为此写了一本书,并且是从科学的角度,那就是罗纳德・B・阿德勒的《沟通的艺术》,在此我也正式推荐给你们。
我比较好奇的是,人类的交往模式,为何是这个样子?
我的有一些猜想,有两点比较核心。
首先,相互理解和心灵相近过于稀有,因此孤独对于多数人而言,是一种常态,也致使人没有那么开放;
其次,人类还要面临竞争、工做生活等各类压力,每一个人都在孤独而艰难的“谋生”。
基于以上两点,人类的自恋也好,自私也好,都是很是容易理解的。绝大多数人都还在为本身和家人挣馒头吃,他们是没有多余的馒头分给其余人的。这样的大多数人,确实是也只能是以“自我为中心”。
“自我为中心”这一特性,致使人类在与他人交往时,每次都会像挤牙膏同样,只挤出一小部分。这一小部分,就是对他人的兴趣、信任、关心等利他的东西。
咱们人类,面对本身的同类尚且如此。面对一款 App 的时候,那份牙膏会挤的更多一点吗?未必,恐怕只会更少。
作产品和作人同样,初次与“对方”见面时,若是就把本身的优点和大招都“和盘托出”,结果每每使人遗憾。
笔者做为一名设计师,也接过一些外包项目。个别外包项目,可能出于各类缘由,会把规划好的全部功能,在最初的 1.0 版本就通通加上。结果每每不太乐观。
在不少互联网公司里面,状况固然不会这么严重,但相似的问题也存在。
不少公司,都不会在 1.0 版本的时候,上太多功能。大的功能,也都是在大的版本更新时再上。然而,比较常见的是,随着功能愈来愈多,这款产品也会变得愈来愈复杂,在市场上的表现,也愈来愈弱。
咱们都知道,小孩子都是越大越强壮。为何有些产品,会越大越弱呢?我的的见解,是“养育”的方式不对。
怎样更好的“养育”本身的产品呢?万里长征第一步,先从核心功能开始。
1 核心功能,只有 1 个
PC 时代,有很多网站的首页都是聚集了各个一级频道的内容。每一个一级频道的内容都抓一些过来,右上角再给一个“更多>>”的连接,就是一个模块了。多个这样的模块,就构成了一个传统又典型的“首页”。
移动互联网时代,这种类型的首页不多见了。即使有些 App 的首个一级频道也叫“首页”,承载的也是一个单一的功能。好比小红书,首页就是展现笔记。这其实很好。
有哪些不够好的呢?根据个人观察,来分享一个例子。
好比说,1.0 版本就会作 2 个甚至更多主要功能。并且这几个主要功能之间,看上去相互平行,权重基本一致,分不清主次。
用户会以为,这款产品,能干好几样事情,但很难说的出,最主要的一件事是啥。总体来说,有点像多点突破,这必然很是艰难。
由于“挤牙膏”这种现象的存在,因此最好是凭借一个功能,每每就是核心功能,来实现单点突破,从而赢得用户,并留住用户。
因此,我的建议,首个一级频道,应该开门见山,永远放核心功能。其它一级频道,在早期,都要围绕核心功能,提供一些服务性功能(好比“消息”、“设置”等),作好后勤工做。网络
2 核心功能即护城河
前段时间,脉脉上有个问题,是“为何不少社交软件中加好友后几句话就'加个微信吧'?"。
这个问题颇有意思。由于随着微信好友数量愈来愈多,朋友圈内容愈来愈多,朋友圈会被愈来愈多的人看到,你们加好友其实也是比较谨慎的,但你们仍是愿意去加一些素未谋面的人。为何呢?
我的以为,最大的缘由,也不是去看别人的朋友圈。而是说到随时随地、立刻能联系上的即时通信工具,不少人第一个就想到微信,一部分人只会想到微信。
即时通信,做为微信的核心功能,其体验是很优秀的。当初给微信带来爆发性用户增加的,并非这个核心功能,而是语音对讲、附近的人、摇一摇这些功能。
然而时至今日,这个核心功能,倒是微信留住用户的核心(或至少是之一),成了微信的护城河,或至少是护城河的中坚力量。
互联网行业,现在的现状是:一方面大部分需求已经被覆盖和知足;另外一方面,强者恒强、弱者恒弱,马太效应很是明显。
在这种形势下,只有把核心功能作到足够好,好到成为本身的护城河,才有可能后来居上,或与众诸侯“三足鼎立”,或至少“富甲一方”。相似的例子,还有网易云音乐、抖音等。
02 加什么样的新功能?
这段主要探讨大的新功能,或者说是重大功能。好比朋友圈、公众号之于微信,社区、电商之于 Keep。
核心功能已经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或者核心功能已经作的很是好了。这时候,出于盈利、市场需求、兴趣等各类因素,企业一般都会考虑加新功能。
加什么样的新功能?先来看下微信,做为一种生活方式,微信提供的功能实在是多。因此我的以为,水无常形,人各有志,企业自由发挥便可。
不过却是有一些原则性问题,我的有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1 开弓没有回头箭,不作减分的功能
一旦加了新功能,一般就会有用户用。一旦有用户用,就很难撤回了。若是这个新功能作的不够好,或者不太合适,减分了,最后每每得不偿失。
因此,对于新功能,除非有十足的把握,不然的话,宁肯不作,不可作错,宁缺毋滥。
2 用户喜欢的是简单,反感的是复杂,与功能的多少没有必然联系
经过你们的平常聊天,或者 App Store 的评论区,会发现,你们喜欢用“简单”这个词儿来表达对一款产品的承认或喜欢,同时会用“复杂”、“臃肿”等词语来表达对一款产品的不满。
相信全世界的 Mac 用户都是喜欢 Mac 的,由于 Mac 的简单优雅,以及好用。
Mac 虽然简单,但功能并很多,就拿触控板来讲,我经常使用的功能不多,但其实这里支持的手势、承载的功能很是之多,是彻底可以玩出花来的。
难能难得的是,如此多的功能,能够和一块再简单不过的触控板完美融合,这真是一种奇妙的感受。
微信也是一个典型例子,功能不少,但看起来用起来都很简单。
因此,我的以为,企业其实不用担忧本身的产品功能太多。要担忧的话,也是担忧产品是否是足够简单。
3 用户要的功能,有些不能给,有些要变个花样给
拿笔记产品为例,上知乎上搜一下,会发现会有一些用户但愿笔记本能支持多层级(无限层级)目录。
微信的朋友圈,也有不少用户说,我常常刷朋友圈,每次都得点两下,为何不能放到外面,这样点一下不是更好。
作产品,尤为是产品作的还不错的时候,不免会碰到相似的问题。应该怎么处理呢?我的有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a) 二八原则
若是只有 20% 的用户须要这个功能,加了又会影响剩余 80% 用户的体验,确定是得不偿失。就要考虑不给,或者变个花样给。
b) 对“简单”形成严重破坏的不给,对“简单”形成小破坏的变个花样给
笔记产品,其文件夹能够有无限层级,那和电脑就很像了。
这个功能,一旦用起来,可能会出现以下状况。
首先,用户有可能在一个文件夹里,既看到笔记、也看到文件夹;
其次,用户的文件夹,有的是单层,有的是多层。最后他也记不住谁是单层,谁是多层,并不太利于整理;
最后,若是文件夹有多层,在手机上用起来,会像剥洋葱同样,一层一层剥下去,返回的时候,还得一层一层从新盖上去,并不方便。
最后的结果,就是显得有点乱有点复杂,也很难再保持“简单”的形象,损失有点惨重。因此,即使有少许用户要这个功能,也不能给。
其余的反馈,好比在朋友圈里加一个屏蔽朋友的功能,由于极少被用到,有了会打扰大部分用户,因此就不必出如今朋友圈,出如今比较深的我的资料设置页,足矣。
c) 列出重要的影响因素,并对其优先级进行排序
把朋友圈做为一级频道单独放出来,我的猜想,可能属于 80% 的需求。但微信并无这样作。由于微信作这个决策的时候,要平衡的因素至少有三个,优先级从高到低,排列以下。
第一,微信只放 4 个 tab,没地方了;
第二,朋友圈是个插件功能,可拆卸,做为一级频道也不合适;
第三,少点一下,体验更好。
如此一来,要把朋友圈放到哪里,结果就很明显了。
因此,你们在作功能决策的时候,最好是把重要的因素都拎出来,而后按优先级排序。如此一来,就比较容易作出正确的决策。
03 何时加?
聊完加什么功能,咱们再聊聊何时加。
大部分公司,上比较大的新功能,都是踩着大更新的点,好比 3.0、4.0 这样的版本。
这样子好像没毛病,由于你们都是这样作的,结果却千差万别。这是为啥呢?
咱们都知道,一般而言,春播秋收,是天然规律。别人家更新 3.0 版本的时候,应该是春天。咱家更新 3.0 版本的时候,多是秋天,甚至是冬天,收获确定也不同。
因此,我的观点,仍是要在春天的时候上大的新功能。那么,这个春天,有什么特色呢?架构
产品凭借核心功能或重大功能,起码已经“富甲一方”
对于那些有不少竞品的产品,春天的特征,不必定非得是依赖优秀的体验或服务然后来居上,也不必定非的是和各大诸侯“三足鼎立”,最起码,得
“富甲一方”——有一批稳定的用户,而且在用户中反响不错。
比较忌讳的是,已有的核心功能或重大功能,反响平平,甚至说反响不太好。这个时候,加新的重大功能,是比较危险的。
由于旧有的核心功能或重大功能都没作好,用户对这款产品,一般是没有信心的。再贸然的加新的大功能,一般只会加剧用户的不满和失望情绪。对于新来的用户,也很难留得住。
这个时候,多是秋天或冬天,应该怎么办呢?我的建议,仍是须要先聚焦在核心功能或重大功能上,去找缘由,为何作的不够好。是体验不够好、内容不够好、服务不够好、方向不太对,仍是别的缘由。对症下药便可。
核心功能作对作好了,春天天然就来了。
核心功能以后,就是其余重大功能。
重大功能的思路和作法,和核心功能同样。作到他加分为止,或者最起码,不能减分。如此一来,这款产品就有可能成为祖国的昆明,四季如春。
最后的最后,核心功能可能不赚钱。但山不转水转,很大几率咱们是能找到一个或多个可以赚钱的重大功能。
即使最后没找到,那若是作到了行业前三,相信早晚会有人向你抛来橄榄枝的,Foxmail、Instagram、WhatsApp,都是很好的例子。
04 加在哪里?
这个问题,其实就是信息架构的范畴,也是很是关键,直接影响到人与界面的交互体验(IX)。而 IX 做为软件产品用户体验的基石,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由于,很大程度上,
用户是根据信息架构,来感受来判断,这款产品,是简单仍是复杂。
结语
春播秋收,是天然规律。
工具
四季里的春天,须要静心等待。
产品更新迭代的过程,一样存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这里的春天,一样须要静心等待。所不一样的是,这里的春天,不只能够人为创造出来,甚至能够人为决定它的持续时间。
核心功能、重大功能,作好作到极致,就会“忽如一晚上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大的经济环境,也是有周期的。就像 2018 和 2019,对互联网行业而言,就是冬天。但若是你家产品的核心功能和重大功能作的足够好,无论大环境是什么季节,相信你家永远在春天。
最后,借痛仰乐队《公路之歌》的一段歌词,来结束本文。
一直往南方开
一直往南方开
一直往南方开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