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Android 中,多数状况下每一个程序都是在各自独立的 Linux 进程中运行的。当一个程序或其某些部分被请求时,它的进程就“出生”了;当这个程序没有必要再运行下去且系统须要回收这个进程的内存用于其余程序时,这个 进程就“死亡”了。能够看出,Android 程序的生命周期是由系统控制而非程序自身直接控制。这和咱们编写桌面应用程序时的思惟有一些不一样,一个桌面应用程序的进程也是在其余进程或用户请求时被创 建,可是每每是在程序自身收到关闭请求后执行一个特定的动做(好比从 main 函数中 return)而致使进程结束的。要想作好某种类型的程序或者某种平台下的程序的开发,最关键的就是要弄清楚这种类型的程序或整个平台下的程序的通常工做 模式并熟记在心。在 Android 中,程序的生命周期控制就是属于这个范畴——个人我的理解:)html
在 Android 系统中,当某个 activity调用 startActivity(myIntent) 时,系统会在全部已经安装的程序中寻找其 intent filter 和 myIntent 最匹配的一个 activity,启动这个进程,并把这个 intent 通知给这个 activity。这就是一个程序的“生”。好比咱们在 Home application 中选择 “Web browser”,系统会根据这个 intent 找到并启动 Web browser 程序,显示 Web browser 的一个 activity 供咱们浏览网页(这个启动过程有点相似咱们在在我的电脑上双击桌面上的一个图标,启动某个应用程序)。在 Android 中,全部的应用程序“生来就是平等的”,因此不光 Android 的核心程序甚至第三方程序也能够发出一个 intent 来启动另一个程序中的一个 activity。Android 的这种设计很是有利于“程序部件”的重用。android
一个 Android 程序的进程是什么时候被系统结束的呢?通俗地说,一个即将被系统关闭的程序是系统在内存不足(low memory)时,根据“重要性层次”选出来的“牺牲品”。一个进程的重要性是根据其中运行的部件和部件的状态决定的。各类进程按照重要性从高到低排列如 下:
1. 前台进程。这样的进程拥有一个在屏幕上显示并和用户交互的 activity 或者它的一个IntentReciver 正在运行。这样的程序重要性最高,只有在系统内存很是低,万不得已时才会被结束。
2. 可见进程。在屏幕上显示,可是不在前台的程序。好比一个前台进程以对话框的形式显示在该进程前面。这样的进程也很重要,它们只有在系统没有足够内存运行全部前台进程时,才会被结束。
3. 服务进程。这样的进程在后台持续运行,好比后台音乐播放、后台数据上传下载等。这样的进程对用户来讲通常颇有用,因此只有当系统没有足够内存来维持全部的前台和可见进程时,才会被结束。
4. 后台进程。这样的程序拥有一个用户不可见的 activity。这样的程序在系统内存不足时,按照 LRU 的顺序被结束。
5. 空进程。这样的进程不包含任何活动的程序部件。系统可能随时关闭这类进程。程序员
从某种意义上讲,垃圾收集机制把程序员从“内存管理噩梦”中解放出来,而 Android 的进程生命周期管理机制把用户从“任务管理噩梦”中解放出来。我见过一些 Nokia S60 用户和 Windows Mobile 用户要么由于长期不关闭多余的应用程序而致使系统变慢,要么由于不时查看应用程序列表而影响使用体验。Android 使用 Java 做为应用程序 API,而且结合其独特的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同时为开发者和使用者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app
Activity lifecycle
Activity有三种基本状态:
Active:处于屏幕前景(当前task的栈顶Activity处于Active状态),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Activity处于Active状态;
Paused状态:处于背景画面画面状态,失去了焦点,但依然是活动状态;
stopped:不可见,但依然保持全部的状态和内存信息。函数
能够调用finish()结束处理Paused或者stopped状态的Activity。
各类状态之间经过下列的函数调用转换: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void onStart()
void onRestart()
void onResume()
void onPause()
void onStop()
void onDestroy()
Activity的生命周期能够分为三组:
The entire lifetime of an activity happens between the first call toonCreate()through to a single final call toonDestroy()
. The visible lifetime of an activity happens between a call toonStart()until a corresponding call to onStop()
. The foreground lifetime of an activity happens between a call to onResume()until a corresponding call toonPause()
.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