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成P2P平台面临出局,千亿资本何去何从?

阅读原文网络

做者:楠沨开发

 

据研究院数据中心统计,截至2016年10月底,我国 P2P贷款余额已经攀升至7,470亿元左右,环比增加6.0%。进入10月份百强榜的平台,其贷款余额总计3,275亿元,占到整个行业的44%;榜单前30家平台贷款余额合计2,496亿,占到整个行业的33%左右。若是考虑到陆金所等数据缺失的平台,前30家平台贷款余额合计占比估计在46%左右,剩余平台贷款余额约3千亿。P2P行业面临大洗牌,千亿资本要何去何从?get

 

政策监管下的马太效应产品

 

2015年问题平台多达1120家,歇业停业(包含隐形停运)的平台占到近三分之一,与之相对的是恶意跑路和诈骗平台,此两类平台共占到34.35%的比重,提现困难和失联的平台分别占比18.73%和12.67%,挤兑倒闭和经侦介入的分别有16家和7家,相对较少,但影响很大,这其中就包括11月出事的E租宝。这必定程度上也是国家加大监管力度的原因。互联网

2015问题平台分布类型im

 

不久前,《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评估稿)》出台(如下简称办法),规定网贷机构应当选择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做为第三方资金存管机构。据银监会不彻底统计,截至2016年6月底,国内正常运营的P2P平台有2349家,完成银行资金存管、符合监管要求的平台不足3%,97%的平台面临转型或出局,这可能引起投资人集中挤兑,从而致使问题平台频繁出现恶意跑路、 提现困难、 失联、 涉嫌诈骗、 倒闭等现象。统计

 

以陆金所为表明的P2P平台正全面向开放的金融交易信息服务平台转型。互联网金融平台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将来将是专业化和部分垂直细分领域更具优点。qq

 

目前,在政府监管的参与以及市场的推进下,P2P的竞争模式已经由利率竞争转为综合实力竞争,平台经过强化建设自身脱颖而出,实现平台价值乃至行业价值效益的最大化。《2016年中国P2P网贷行业半年报》显示,2016年上半年共有515家平台退出,其中出现跑路、提现困难、经侦介入等问题的有268家,良性退出的247家。P2P盘子在缩小,集中度在上升,行业将呈现出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数据

 

2016年P2P平台数量变化规范化

 

投资人向大平台靠拢

 

凭借高收益这一优点吸引大批量投资者涌入的P2P网贷市场,在一系列政策监管下开始了广泛降息的过程。数据显示,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期间,网贷行业的综合利率逐月下降,并呈现出稳步递减趋势。2016年9月,网贷行业综合收益率首次跌破10%,为9.83%,环比降低了25个基点(1个基点=0.01%),同比降低了280个基点。其中大多数平台的综合利率区间为8%-12%,其次为8%如下。

 

近期网贷指数显示,人气指数大涨,利率指数降低。10月17日至23日期间,利率指数下跌明显,跌幅超过3.00%,最低时(10.22)为9.52点,人气指数则大幅上涨27.00%。代表投资人对P2P理财产品依然热情不减。可是随着市场的规范化,投资人也将更趋向于向大平台靠拢。

 

投资人A:

 

等已投出去的标到期还款后,我会把一些在小平台、民营平台的资金撤回。以前由于高息诱惑才投的,可是投完后天天都担忧啊。本身投的标哭着也要等完。可是随着行业广泛降息,这些小平台对个人吸引力没那么大了。我已经开始往上市系平台重仓。

 

投资人B:

 

我只能但愿降息速度不要太快,触底不要过低,而后准备在新一波‘降息’潮来临前加大投资力度,大干一场。以前来来回回大概投了差很少13个平台,一直是将资金进行分散投资,将来可能会更多地倾向于将资金集中在2-3家台,集中投长标,锁定收益。

 

银行转而支持大平台

 

 

P2P资金存管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开发相互兼容业务系统的成本较高。银行和P2P平台经营理念不一样,双方之间存在冲突。P2P业务风险较大、利润微薄,银行不肯以自身信用为平台背书,缺少开展业务的动力,监管规则决定了在存管业务交涉过程当中,平台与银行地位不对等。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进一步发展,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将呈现融合趋势。传统金融在资金来源方面占有优点,可是对互联网金融来讲,在一些细分领域的资产端,它可能会有一些专业的能力,经过与传统金融机构的合做,可以有效下降双方的成本,发挥最大优点。传统金融和新兴互联网金融将来的理想发展状态是更为专业的分工。

 

当前环境下,国资系、银行系、上市公司、包括风投中大多数仍是以国家资金为主。据不彻底统计,截至今年7月份,已有中信银行、民生银行、恒丰银行等30余家银行宣布与P2P平台签署存管业务。真正与银行完成资金存管系统对接的平台仅不到50家,占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量的2%左右。P2P行业大洗牌后,银行会转而支持剩下的大平台。

各背景网贷平台数量

©本文由【IT战略家】原创,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得到受权。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