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统技术交流QQ群(915246)验证问题答案:刘遄git
导读 | 在近日举办的Gartner CIO峰会期间,Gartner研究总监Kevin Ji为参会CIO重点解读了该十大趋势在战略(Strategic)、战术(Tactical)、执行(Operational)三个层面对IT和执行的影响。如下为演讲精华内容。 |
趋势一:消失中的企业数据中心(Disappearing Enterprise Data Centers)安全
目前在中国,大型企业自建并管理数据中心还是主流模式,但Gartner看到以欧美为主的国外市场,领先的企业更加倾向于整合与缩减自有数据中心,转而使用外包数据中心资源。这种变化主要驱动于“公有云”的使用,愈来愈多的应用迁移到公有云上。另外,使用外包数据中心可有效节约IT整体成本,而数据中心的建设运维每每与业务的主营业务关系并不大。服务器
趋势二:“云优先”战略(Cloud-First Strategy)网络
“云优先”指的并不是是应用全都迁移到“云”,而是如何使用“公有云”的最大化业务价值。“云优先战略”的核心,是从业务价值的角度出发,把有限的IT资源放到创造价值最大的领域,而把同质化的非核心能力进行外包,即不只要关注系统的重要性,还须要基于该企业应用的核心能力,而决定使用传统IT、私有云仍是公有云。中国企业目前较为关注私有云建设,对公有云相对较保守,在这方面须要尽早规划。企业对公有云不该看作新技术,而更应该看作一种新的能力。app
趋势三:“容器”和“无服务器”服务部署(Containers and Serverless Function)less
愈来愈多的企业尝试着“容器化”,由于“容器”可以大大下降交付的延迟、提升交付效率。另外一个趋势是使用公有云提供的“无服务器”服务。在构建支持数字化转型的应用中,能够大大减小开发代码的工做量,在保证交付质量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交付效率。运维
趋势四:业务驱动的IT署(Business-Driven IT)ide
Gartner研究显示,超过29%的IT支出来自业务单元,而非传统IT。该数字在将来几年内仍将增长。所以,如何匹配业务、让业务承认IT的价值,是将来IT须要提高能力的方向。IT不能仅以技术为中心,而须要转型成业务驱动的IT,以支持业务的数字化转型。工具
趋势五:数据中心即服务(Data Center as a Service)布局
从全球布局来说,将来数据中心再也不是一个物理的地点,而将是承载多种交付能力的服务集合——须要作到风险可控、成本优化、创新引领、合规匹配、快速迭代、并具有全球交付的能力。企业应考虑的是如何使用最好、最优的方法,让客户体验达到价值最大化。但目前来看,许多企业规划技术设施时仍将大部分应用放在传统的数据中心中。
趋势六:API经济(APIs—Integration Economy)
经过集成各个应用、将各个渠道和应用相匹配以及监控,API经济可以有效支持数据化转型。企业应从需求的角度出发,以“由外及内(outside-in)”的方式,考虑API的设计和落地。同时,企业也应考虑API经济带来的数据安全问题,确保在核心应用更弹性、更平台化的同时,渠道畅通且安全合规。
趋势七:物联网与边缘计算(IoT and Edge Computing)
Gartner定义的物联网平台分为终端层、平台层、企业层。终端层主要为物联网的节点、设备、通路,提供数据压缩和数据加密服务。平台层包括数据分析、策略及由上到下的数据打通。企业层则是分析数据在企业应用中的集成与使用。这三层相辅相成。而目前来说,物联网在企业落地方面仍然存在挑战,主要是因为网络标准化还没有统一,应用场景、接口的复杂性,以及整个生态系统还没有创建。
趋势八:过分规划的容量(Stranded Capacity)
在部分大型企业中,在传统的数据中心及“云”上均存在容量浪费的问题。Gartner数据显示,传统的数据中心中,28%的服务器空置,40%的机架未填满,平均服务器CPU使用率仅达32%。同时,45%的企业机构在转移到“云”时,只是平台迁移而缺少必要优化,致使在前18个月会产生55%的系统冗余和70%的过分花费。为避免容量的浪费及过分分配,企业机构须采起一些相应手段,如使用合适的容量、控制资源分配、选择计价模型及开源工具,来有效节约经济成本。
趋势九:企业声誉与数字化体验(Reputation and Digital Experience)
数字化转型中,为用户提供无延迟、可靠的数字化体验相当重要,这也会影响到企业的声誉。例如,物联网技术中物与物的链接较慢,致使整个业务运行效率下降,从而由于延时致使用户体验不佳、用户满意度下降,对企业声誉形成损害。目前,企业应着重考虑用户使用移动设备的体验,为用户提供高质量服务。
趋势十:扩展基础设施能力(Extended 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
企业须结合大数据、数据挖掘的技术,扩展基础设施能力,提高端到端的应用体验。而物联网、API经济的技术兴起,也要求企业对相关人员作出优化和调整,使得他们具有相应能力知足新的业务需求,尤为是跨技术平台的综合规划能力、协助业务的顶层设计能力、对业务影响的分析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