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录:打造用户喜欢的产品》读书笔记

本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介绍了产品经理的职责定位(人员)、工做方式(流程)、产品原则(产品)。网络

 


读书体验-缺点
  整本书通读下总体体验通常,各个章节之间联系和区别比较模糊,没有很清晰的条理,以致于在阅读中感受不一样的章节是在就相同的要素作不一样角度的讨论,而不是真正的体系化的讲解对产品经理或者产品的认知,让人感受干货很少。spa

  最有趣的是,在阅读过程当中,本身想是否是花本书十分之一的篇幅就能够把其中全部的内容讲清楚。但我读到最后,发现做者竟然作了本书的总结,只用了5页的篇幅就搞定了本书全部的内容……设计

 

读书体验-优势
  本书的优势也很明显,做为产品经理的启蒙读物,书中没有复杂的工做说教,只是简单的描述一些基本原则,可让读者更轻松的对产品经理有最基本的认知(有必定工做经验状况下,能够更好的理解书中的内容)。blog

  每一个章节的内容很少,每章讨论一个很小的内容范围,可让读者在阅读起来减小疲惫感,不会让读者望而却步。我当时定的目标天天阅读两个小的章节,整本书阅读完后,没有啃书的枯燥体验,比较轻松项目管理

 

第一部分 人员
  本部分主要介绍了产品经理的工做定位与职责。经过与产品营销、项目管理、产品设计、软件开发的横向比较,明确了产品管理的内容与其余工做的界限与联系。做为以前作过开发、项目经理的我来讲,产品营销、项目管理与产品管理之间的界限|联系的讨论对我来讲印象较深,对营销有了概念上的认识、对项目管理与产品管理的界限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这二者是对我后续工做有指导做用的。资源

 

  产品经理的工做是从细节上定义开发团队开发什么产品。市场营销的职责是对外宣传产品。两项工做天差地别。开发

  因为我目前公司的产品经理岗位承担有必定的市场营销的工做,因此这种理念能够更好的让我区分二者工做的区别,就目前的工做内容对症下药。客观来说,产品管理和产品营销是相辅相成的,产品经理对于产品理解的更深,一旦掌握了营销的方法,营销方面会会事半功倍;对应的,熟悉营销方法,即掌握了用户的心理状态,能够反哺产品管理工做,产品经理能够作出让市场更易于接受的产品。文档

  产品设计概述了交互|视觉的做用、软件开发概述了研发人员的做用,因为平常工做与这两种角色沟通较多,已经对其有了必定的理解和认识,故就我的来说,对实际工做并没有更多的指导意义。原型

  本部分还讲解了产品经理中的两点工做方式:相信队友、管理上司。做为一个偏完美主义者,我的在工做中,亲历亲为的工做比较多,正面来说这样的工做方式能够作到全部工做新心中有数、产品能够精益求精。反面来说,这种工做方式可能受到我的精力影响,与团队合做相比,没法发挥组织最大绩效。相信队友(巴顿将军的忠告)这一点对于我改善工做态度和工做方式有必定的启发做用,相信各岗位的同事能够发挥他们聪明才智,更好的解决团队中他们环节中遇到的问题,可让组织发挥最大绩效,更好的提高团队综合战斗力。管理上司中概述了如何与上司沟通和如何把上司看成资源促进工做开展。把上司看成资源的理念,在平常工做中有所概念,但在书中提出后,确实加深了我的对此种工做方式的认同,同时启发我利用合理的方式把上司看成资源,促进工做开展,实现我的目标,最终提高组织绩效。产品

  本部分还讲解了招聘和管理产品经理的方式方法,其中对于产品经理的要求有一点最有感触:对产品的热情。最近恰好看过罗永浩采访刘做虎的访谈,其中印象深入的也是两我的对于产品的热爱,这点更加深了我对产品经理这个岗位的认同感。


第二部分 流程
  本部分虽说的是流程,但某些篇幅仍然是对于第一部分的进一步解释。提炼后,属于产品流程的的几个方面分别是:
  1. 市场调研
  2. 产品探索
  3. 评估产品机会
  4. 产品说明文档
  5. 开发方式
  6. 大公司的工做方式

 

  市场调研主要概述了调研的方式,基本没有指导意义。产品探索主要重申了与其余各个角色的差异,不要将岗位职责混淆,应当将精力放在探索产品上。评估产品机会是经过市场观察产品的定位与价值,进而评估产品开发的可行性。产品说明文档主要概述高保真原型做为说明文档的易用性和全面性,进而推广该说明文档的方式。开发方式概述了敏捷开发和瀑布开发的方式,简要的分析了两种开发方式的优缺点。大公司的工做方式提供了在大公司工做的工做经验,其中提供的创建人脉、本身填补工做空缺、向上司借力三点是价值较大的经验建议。

  该部分最大的价值是提供了一个产品经理应该知道,但你们不必定会在工做中执行的原则:客用户提供的需求解决方案,不必定就是产品须要作的功能需求,应该挖掘用户的深层需求,而不是提供客户用设计出来的功能。分析并解决用户的深层次痛点,才是产品须要提供的功能。


第三部分 产品
  本部分提供了产品最终目标的解释和打造产品过程当中的经验。

  因为目前在软硬件业务均涉及的公司工做,故对来讲比较新颖和启发性较强的一个理念是:
  1. 硬件为软件服务
  2. 软件为用户体验服务
  3. 用户体验为情感服务
  4. 产品为真正的需求服务


  最后一条主要表达,根据产品原则,解决用户刚需才是产品的根本(Less is More)。前三条对我均有启发性意义。目前公司利润源主要在硬件,故硬件为软件服务这一原则在公司内部每每没有被注意到,也容易被忽视。用户体验为情感服务,主要分析用户情感对于产品承认的重要性。

  本部分篇幅较大的在分析用户情感的价值上,从情感接纳曲线角度,用户分为五种类型:技术爱好者、非理性消费者、理性消费者、超理性消费者、观望者。受情感影响最大的用户类型为非理性消费者,也是最应该重视的用户群体。通过自我分析,对于C端用户,情感价值可能比重更高,对于B端用户,因为受经济效益的影响,理性消费者的价值更高。因为用户群体的不一样,情感价值的比重也不必定彻底一致。

  产品经验分为三种产品分别列举十条要点:大众网络服务产品须要注意保护用户隐。企业级产品要注意区分客户和用户的判断和各自的需求.平台产品须要兼顾经销商、开发人员、终端用户的需求,且终端用户最为产品的使用这,最为重要。其他建议均无重要参考价值。

 

总结
本书能够做为产品经理启蒙读物。按干货满满,体系讲解可以让人对产品经理有基础认知和实际可应用的工做建议为标准,本书3.5星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