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8日 22:34:34 晴
如今是磨刀时间!
这些天,我从家里回来,经历了准备数据库期中考试,办了个健身卡,买了个新书包,除了这些,也没有什么其余印象深入的。学习方面,利用github学了一些东西,参加了每周的多看读书会,看到了一些好书。可是技术和课程内的学习我都不算满意,至少跟在家里的时候那几天相比不如。我想应该是“专一”的问题,可是我如今又不太知道怎么能才能作到专一,至少没有在家里那几天轻松地作到。
今天我想说的是,我忽然想到的,对周围人际关系和本身的成绩的思考,可能就是幼稚的乱侃罢了,不过仍是要写下来,也算是思考的记录,时间可鉴。为了防止陷于背后评论别人或者独自抱怨的偏路,我都用代称称呼我想描述的这些人。描述他们的目的就是给本身光明正大的启迪。
我想C君的眼中,学习成绩应该是第一位的,就像高中的我。并且这种情感必须是在一开始就确立的,是一直符合本身心里的需求的——就是需求好成绩。包括后来的W君,一开始想的比较多,后来发现成绩仍是一个大杀器,就快速把学习、上进摆到了本身需求的第一位。说说我吧,我从高考
失败
后,本身心里对学习成绩的需求就被情感否认了,可是,又找不到其余的第一需求,即便找到了(恋爱啊,钱啊),
虽然有所努力,也
没法真正地摆到心里需求第一位,没法付诸于高效地实施。因此呢,按照比尔盖茨“幸福不排名次,但成功必排名次”的理论,个人动力不足需求不足致使在几个方面分散了精力,也致使了我在该使劲的关键时候拿不出力量来(期末复习时候,平时表现另说)。在各个方面都是“马马虎虎”,致使名次靠后,成了后进生了。
既然说了,就多说一点,我那样分析我本身,并不会瞧不起本身(瞧不起过去的本身有什么用?你本身不知道你的限制吗),关键是在于,之后怎么改进。我想我会告诉本身:抓住时机,各个击破,多管齐下,咬牙锻炼。抓住时机是讨巧的事情,是方向方法的问题。各个击破是强调一段时间只作一件事,作就把它有始有终,这其实对本身一段状态的坏有很大的关系,作事习惯每每决定成绩。多管齐下,其实就是不要把心思全放在学习上,生活品质仍是要追求的,那也是打好漫漫人生的根基。咬牙锻炼,是对“努力”的定义,是对作大部分事情的风格要求,既不是闭眼冲刺人生有几次博,也不是无所谓洒洒碎,只有作好足够的锻炼,才能提升本身的肌肉水平。嗯。
还有一件事,就是今晚由于跟T君讨论软工,不太顺畅,因此忽然内心十分低落,有种“我内心的惟一依靠不行了,个人世界崩溃了”的感觉,可是,回了坐了一会,思考了这样的内心的原由,就慢慢恢复正常了。我最近在看《不惧怕》,我想这就跟其余人的恐慌症同样吧。但愿之后本身难受能继续这样,找源头,平复。由于我实在没有那么患得患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