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为何“云原生应用管理与交付”会成为 Kubernetes 之上重要的价值聚焦点?CNCF App Delivery SIG 在推进 Kubernetes 之上应用层技术快速演进的过程当中将扮演什么角色?这个领域又将发生哪些值得你们期待的创新?让咱们一块儿了解 App Delivery SIG 新任 Co-chairs 邓洪超有什么见解。
做者|邓洪超git
近日,全球顶级开源社区云原生计算基金会( Cloud Native Computing Foundation,如下简称 CNCF ) 宣布“云原生交付领域小组( Application Delivery SIG )”换届结果,来自阿里云的高级技术专家、Kubernetes Operator 机制初创做者之一邓洪超将与 VMware 高级研发专家 Jennifer Strejevitch 共同担任新一任小组 Co-chairs 。github
据官方介绍,CNCF 领域小组的做用是“帮助整个生态深刻理解这些技术领域里的最佳实践,并同 CNCF TOC(技术监督委员会)紧密协做以甄别可持续的开源项目,或者帮助它们弥补不足”。CNCF 目前下辖三个领域小组,App Delivery SIG 是 CNCF 基金会官方成立的第一个以“应用”为中心的领域小组。在云计算生态核心关注点迅速聚焦到“云原生应用”的今天,该小组被社区誉为是 “ CNCF 最具价值的领域小组”。
随着愈来愈多的企业和开发者开始将业务与技术向云原生演进,以 Kubernetes 为表明的容器技术已经成为云计算的新界面。从阿里云与微软联合开源的 OAM + OpenKruise 组合露头角,再到阿里云进一步使能平台构建者的开源框架 KubeVela 迅速走红,为何“云原生应用管理与交付”会成为 Kubernetes 之上重要的价值聚焦点?CNCF App Delivery SIG 在推进 Kubernetes 之上应用层技术快速演进的过程当中将扮演什么角色?这个领域又将发生哪些值得你们期待的创新?让咱们一块儿了解 App Delivery SIG 新任 Co-chairs 邓洪超有什么见解。
编程
邓洪超,阿里云高级技术专家,Kubernetes Operator 机制的初始做者之一,开源项目OAM 与 KubeVela 项目核心维护者,前CoreOS 软件工程师,对 Kubernetess 应用管理体系有多年研究和实践经验。
Q: 祝贺你成为 CNCF 应用交付领域小组的 Co-chairs!先和你们介绍下本身吧?
邓洪超: 很是荣幸在今年六月经过选举的方式当选此职,也很是感谢社区伙伴们的支持。我从学校毕业后,就一直围绕“开源”和“云原生”工做。此前,我就任于 CoreOS,是 Kubernetes 项目早期工程师之一,与社区共同主导了 Scheduler、APIServer 等核心组件的设计和开发,也和同事共同建立和推进了 Operator 扩展机制。Operator 的出现,更是促进了整个 CNCF 生态的协同发展。在阿里巴巴,我主要负责云原生应用平台的架构设计,建立了 KubeVela 和 OAM 等项目来升级阿里巴巴的应用平台基础架构,提高开发者的研发与交付效率。我但愿经过我以及团队同窗、社区伙伴们的共同努力,不断推进云原生概念往前发展。
Q: CNCF 应用交付领域小组是一个什么类型的组织?它的成立背景、聚焦的问题、承担的使命是什么?
邓洪超: CNCF App-Delivery TAG (Technical Advisory Group),中文称做 CNCF 应用交付领域小组,是基金会官方第一个也是惟一一个以“应用”为中心的领域小组。它在云原生应用交付技术的发展和扩张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旨在帮助整个生态深刻理解该技术领域里的最佳实践,并同 CNCF TOC(技术监督委员会)紧密协做以甄别可持续的开源项目。
CNCF 在广义上将用户群体分为三大类 [1]:架构
从一开始,CNCF 的重点就放在了“基础设施”上,由于这类人群构成了 CNCF 社区的主体,也是他们推进了业界朝着云原生路线图 [2] 的规划方向发展。随着云原生生态的核心价值逐渐聚焦于“云原生应用”自己,CNCF 逐渐将重点转移到应用开发者一侧,开始关注应用编程、运维和测试的相关项目。在这个背景下,CNCF 成立了应用交付领域小组,做为链接基础设施和开发者的桥梁,同应用开发和运维人员创建起更紧密的联系。
app
CNCF 应用交付领域小组专一于云原生场景下的应用构建、部署、管理、和运维环节,解决整个应用交付生命周期中的核心问题,甄别和修正应用管理开源项目理论和实践之间的鸿沟,推进应用交付工具和流程的标准化。该小组负责“以富有远见的方式来协调和链接应用交付领域中的关注点、最终用户和开源项目”。在组织架构上,该小组一般由应用交付领域中倍受承认的技术专家负责领导,并向上对 CNCF TOC 汇报。目前该小组下面还设有如下 Working Groups (WG): GitOps、Operator、Cooperative Delivery、Chaos Engineering。
框架
Q: 云原生应用交付领域的现状、趋势和挑战如何?你在社区中观察到哪些有潜力的开源项目?
运维
邓洪超: 当前云原生应用交付领域的现状是,虽然以 k8s 为核心的容器应用交付形态逐渐普及,可是在 k8s 之上不一样应用平台的差别性仍然很大。这是因为 k8s 之上缺少标准统一的应用交付和管理方式——以前整个社区过度关注于“基础设施”,而忽视了应用层这一侧的标准化。
iphone
在过去的一年里,随着云原生关注点逐渐往应用层转移,咱们可以看到整个生态的一系列标准化趋势:
分布式
而随着这些趋势在生态中逐步标准化,咱们可以看到,云原生生态技术将会带来全新的应用交付形态:
ide
Q: 做为小组的Co-chairs,对于推进小组的发展,推进云原生应用交付领域的演进,你有哪些计划?
邓洪超:以后我在 CNCF 将会重点关注应用管理与交付、云原生编程模型、开发者体验等聚焦“应用开发者”的领域,联合社区力量孵化和吸纳更多有潜力的开源项目进入 CNCF,以及编写白皮书提供应用交付相关领域的最佳实践。同时,咱们也应该意识到 CNCF 应用交付领域小组还很年轻,还有许许多多新的想法和创意能够去实践,我也会支持和协助创建更多的 working groups 来知足和适应社区的发展需求。
在阿里巴巴内部,咱们也在大规模场景下的云原生应用管理与交付能力建议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并将这些实践经过 OAM/KubeVela [4]、OpenKruise [5]、OpenYurt [6] 等开源项目回馈给社区,咱们也将继续与社区协同,致力于在 AI,边缘等更加垂直的领域当中,更普遍地推进云计算底层基础架构和云端应用的部署与分发方式的演进,和更多的企业和开发者,让“无处不在的云计算”成为现实。
最后说一句,云原生生态的往前发展,离不开整个社区全部人的努力。放眼当今世界,中国的企业是全世界云原生技术落地最好的案例,中国的开源力量在全世界比重中也愈来愈大。我但愿经过咱们共同的努力,不停地创新、反思、修正、再创新,不断解决云原生应用交付的关键问题,让构建云原生应用平台变得更简单,让云原生开发者的交付体验变得更顺滑。
[1]CNCF:
https://www.cncf.io/announcements/2019/09/12/cloud-native-computing-foundation-announces-application-delivery-sig/
[2]云原生路线图:\_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cncf/trailmap/master/CNCF\_TrailMap\_latest.png\_
[3] Dagger:
https://dagger.io/
[4]OAM/KubeVela:
https://kubevela.io/
[5]OpenKruise:
https://openkruise.io/en-us/
[6]OpenYurt:
https://github.com/openyurtio/openyurt
本文内容由阿里云实名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做者全部,阿里云开发者社区不拥有其著做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具体规则请查看《阿里云开发者社区用户服务协议》和《阿里云开发者社区知识产权保护指引》。若是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填写侵权投诉表单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社区将马上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