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rverless Kubernetes全面升级2.0架构:支持多命名空间、RBAC、CRD、PV/PVC等功能

Serverless Kubernetes概述:

阿里云Serverless Kubernetes容器服务最新开放香港、新加坡、悉尼区域,同时全面开放2.0架构,帮助用户更加便捷、轻松地步入“以应用为中心”的全新架构。经过Serverless Kubernetes,用户50秒内可从零启动500应用容器,而无需关心底层服务器资源。api

Serverless Kubernetes 2.0新架构

Serverless Kubernetes 2.0对后台架构进行了完全升级,从以前的基于Namespace的多租户隔离,升级为租户独占k8s master,极大的加强了安全性和隔离型。每一个租户拥有独立的apiserver,避免了共享Apiserver致使的租户干扰问题,同时一个集群中apiserver的安全风险也不会扩散到其余集群。安全

由于租户拥有完整的k8s master,因此自然支持更完整的原生kubernetes能力,包括多命名空间、CRD、RBAC等,详细对好比下:服务器

经过CRD/RBAC的支持,咱们能够在Serverless集群中部署Istio/knative/Argo/Spark/Kubeflow等多种controller,极大扩展了Serverless Kubernetes面向的应用场景,支撑更多云原生应用的Serverless化部署,充分享受Serverless带来的简单、敏捷和弹性能力。架构

收费模式:用户须要为集群中的Pod资源资源付费(收费规则请参考ECI收费规则)。Serverless集群中的k8s master(apiserver等)被阿里云容器服务托管,用户并不须要为master资源付费。

下面让咱们建立Serverless集群,体验2.0相关功能。less

体验Serverless Kubernetes 2.0:

建立Serverless集群

Namespace管理

对于新建立的serverless集群,默认有default/kube-system/kube-public三个命名空间。性能

用户能够建立新的namespace,并在新的namespace中建立pod。阿里云

虚拟节点

Sererless集群中默认存在一个virtual-kubelet虚拟节点,此节点负责全部pod的生命周期管理。
得益于虚拟节点的“无限容量”,serverless集群中用户无需作容量规划,也不存在节点的扩容和缩容,用户只须要关注pod的管理。spa

PV/PVC管理

目前须要用户在Serverless集群中手动部署alicloud-disk-controller。server

部署成功后才能够管理pv/pvc/storageClass等资源。blog

主子帐号受权

同托管版集群同样,Serverless集群也支持在“受权管理”页面对子帐号按照Namespace进行细粒度受权。

结束

近期ECI售价平均下降46%,建立pod的成本进一步下降。欢迎登陆阿里云容器服务控制台建立serverless集群,体验serverless的敏捷和弹性。



本文做者:贤维

原文连接

本文为云栖社区原创内容,未经容许不得转载。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