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dora,从安装到放弃

550+ RMB 买了个笔记本——联想 T61,翻新的,杂凑的……甭问从哪买的,我不是托。html

搁小十年前,我很穷的时候,它对我来讲是高端本,只有在网上看看的份。很是不幸,小十年后,我依然很穷,因此 550+ RMB 买了个杂凑的,翻新的……网店老板给它预装了雨林木风 Win XP。linux

一直都以为,XP 是最经典的 Windows 系统。Windows 7 是为了填 Vista 的坑。Windows 10,则让诸位变成了微软苟延残喘的战略的炮灰。不过,XP 如日中天的时候,我为了抢占所谓的道德制高点,义无反顾的拥抱了 Linux。shell

我正式用的第一个 Linux 发行版是 Fedora Core 4。老 Linux 用户知道的,Fedora Core 是 RedHat 的继承者,也是 Fedora 的前身。往事不堪回首,唏嘘一番以后,决定安装最新的 Fedora 24,像一名 Linux 新手那样……segmentfault

来玩一个安装 Fedora 的游戏吧!app

LiveUSB

https://getfedora.org 网站下载了 Workstation 版本的光盘镜象文件,而后在 Windows 系统中使用 Fedora 项目提供的 liveusb-creator 工具将光盘镜象文件『刻录』到个人 2GB 的 U 盘上。ssh

将 U 盘插到本上,摁下开机键,ThinkPad 开机画面出现的那一瞬间,快速摁下 F12 键,进入启动介质选单,选择了 U 盘启动,回车……因而就遇到第一只怪兽:socket

vesamenu.c32: not a COM32R image
boot:

吓死本本了……google 的结果显示,这只怪兽很古老了,2010 年就出现了。传说,bug 们,若是很长时间没有被修复,它们取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长此以往就成精了,就成 feature 了。ide

对付这只怪兽的招数是,输入咒语『linux』,而后回车,喝杯茶的功夫就进入了 Fedora 的 Live 系统。可能前两年,这句咒语是『linux0』,我试过了,不灵。今年,须要去掉 0。工具

后来,我在 Gentoo 系统中,按照 Fedora 官方介绍的姿式,用 dd 命令将光盘镜象文件刻录到 U 盘上:oop

$ sudo dd if=Fedora-Workstation-Live-x86_64-24-1.2.iso of=/dev/sdb

这样作,vesamenu.c32 怪兽就不会再出现,很顺利的进入 Fedora Live 系统……不过,这只是安徒生童话里才有的结局。实际上,dd 命令,我尝试了三次才成功。第一次失败,多是由于个人 U 盘已经被 liveusb-creator 工具写入了一些数据,致使它的分区再也不是 FAT32 格式。第二次失败,是由于我错误的选择了 Linux 分区格式,而后又用 mkfs.vfat 命令将其格式化为 FAT32 格式。第三次,是分区时选了 FAT32 格式,而后用 mkfs.vfat 格式化为 FAT32 格式……成功了!

进入 Fedora Live 系统(其实是 GNOME 3 桌面)以后,找到『Install to Hard Drive』按钮,即可进入安装 Fedora 的过程。

分区

安装 Fedora 的过程当中,大 BOSS 是硬盘的分区。我只须要机器上有个单系统,因此这个大 BOSS,我打起来不怎么费力。更况且,我这机器是小十年前的,根本不须要考虑 UEFI 之类杂七杂八的问题。

硬盘一共 80GB 空间,分了 1 GB 给 /boot,40 GB 给 /,4 GB 给了 swap,剩下的给了 /home

我想对身为 Windows 高手的 Linux 小白解释一下,/boot 相似于 C 盘,/ 相似于 D 盘,/home 相似于 E 盘,swap 就是 pagefile.sys 文件。之因此不像 Windows 那样简单明快,是由于 Linux 继承了 Unix 的一切皆文件的哲学。文件系统是一个树状结构,/ 是文件系统的根结点,/boot/home 是第二层结点。不过,这种树形关系是逻辑上的,对硬盘进行分区,就是将文件系统中的部分结点绑定到硬盘分区。swap 分区不在文件系统中,它是隐匿的分区……Windows 的 pagefile.sys 默认也是隐藏起来的。

装好 Fedora 以后要作的第一件事

网上有一些文章,标题是『装好 Fedora 以后要作的 x 件事』,其中第一件事大都是『更新系统』。这是错误的作法。正确的作法是,删除那些可能一辈子都用不到的软件包。

虽然 Fedora Live 系统为我安装的软件包并不太多,可是若是直接更新系统,大概要下载 900 多 MB 的文件,而一份 Fedora Workstation 光盘镜象文件不过 1.5 GB 而已。

我删除的一些软件包以下

abrt
gnome-software
evolution
gnome-abrt
gnome-weather
gnome-contacts
gnome-maps
gnome-clocks
gnome-documents
gnome-screenshot
gnome-disk-utility
baobab
gvfs-goa
cheese
vinagre
open-vm-tools-desktop
xorg-x11-drv-vmware
lvm2
PackageKit-glib
chrony
firewalld
samba-client
samba-common
setroubleshoot
shotwell
rhythmbox
totem

使用 dnf remove 命令来删除它们,例如:

$ sudo dnf remove abrt gnome-software ...

之因此删除这些软件包,是由于它们不重要。不重要就删除吗……不民主啊!但是,删除了它们,在更新系统的时候,能够少下载大概 400 MB 的包。

若是你对 Fedora 以及 GNome 3 不熟悉,删除软件包的时候要当心。由于删除一个软件包的时候,Fedora 的包管理器会自动找出这个软件包所依赖的那些软件包,而后将它们一总删除。若是你在删除某个软件包的时候,发现它所依赖的软件包中有 gnome-shellmutter 时,若是你想重启机器后还能进入桌面,那你就应该放弃对这个软件包的删除操做。

凡事过犹不及。不少年前,有个小伙伴装了 360 全家桶,用它对系统进行了各类优化,重启机器就再也进不去 Windows 桌面了。在 Fedora 中,若想得到相似感觉,可试删除 evolution-data-server 这个包:

$ sudo dnf remove evolution-data-server

在对本身不须要的软件包进行延安整风,三反五反等运动以后,即可对系统进行更新了

$ sudo dnf update

我不须要的居然还有那么多

系统更新后,我重启了系统,发现可以正常进入桌面。看来,搞搞整风运动仍是有必要的。清除了本身看着不顺眼的东西,还无伤大致。

接下来,我运行了 gnome-system-monitor 程序,要看看系统资源的占用状况。结果发现,Fedora 还真是与时俱进,拿内存当白菜了。进入桌面后,我还啥都没干呢,内存就用了 1 GB,而这台机器的内存,总共不过 2 GB。个人 Gentoo 系统,跑着 Mate 桌面,开了 Firefox,两个 Emacs 进程,两个终端进程,一个文件管理器进程,这还刚用了 573 MB 的内存呢!

我看了看 gnome-system-monitor 的进程列表,几个 evolution-* 进程就用掉了 40+ MB,驻留内存(Resident Mem)是 200+ MB,而一个 Xorg 进程不过用了 12.7 MB,驻留内存不过 38.3 MB 而已。崽卖爷田心不疼啊……然而我却只能很无奈的看着它们这么嚣张,由于它们属于 evolution-data-server 包,要删掉它们,就意味着要删掉整个 GNOME 3 桌面!我不由想起了赵高,想起了十常侍,想起了魏中贤,想起了李莲英……

移步 /etc/xdg/autostart 目录里逛了一圈,感受我也能够像两千多年前的苏格拉底那样来感慨一下,这个世界上,居然有这么多东西是我不须要的啊!

$ sudo rm at-spi-dbus-bus.desktop \
          orca-autostart.desktop \
          caribou-autostart.desktop \
          spice-vdagent.desktop \
          evolution-alarm-notify.desktop \
          tracker-extract.desktop \
          gnome-initial-setup-copy-worker.desktop \
          tracker-miner-apps.desktop \
          gnome-initial-setup-first-login.desktop \
          tracker-miner-fs.desktop \
          gnome-keyring-pkcs11.desktop \
          tracker-miner-rss.desktop \
          gnome-keyring-ssh.desktop \
          tracker-miner-user-guides.desktop \
          gnome-welcome-tour.desktop \
          tracker-store.desktop \
          liveinst-setup.desktop \
          vmware-user.desktop \
          sealertauto.desktop

我又查看了一下 systemd 运行的的服务,也能够关掉一批:

$ sudo systemctl disable bluetooth.service \
                         firewalld.service \
                         accounts-daemon.service \
                         ModemManager.service \
                         abrtd.service \
                         abrt-ccpp.service \
                         lvm2-monitor.service \
                         packagekit.service \
                         gssproxy.service \
                         avahi-daemon.service \
                         colord.service \
                         chronyd.service \
                         fedora-import-state.service \
                         livesys-late.service \
                         livesys.service \
                         libvirtd.service \
                         auditd.service

继续关掉一些我不须要的服务(去 /etc/systemd/system 目录实地考察后肯定):

$ sudo systemctl disable abrt-{oops,vmcore,xorg}.service \
                         hyper{vfcopyd,vkvpd,vvssd}.service \
                         vmtoolsd.service \
                         nfs-client.target  remote-fs.target \
                         spice-vdagentd.service \
                         cups.service \
                         lvm2-{lvmetad,lvmpolld}.socket \
                         dmraid-activation.service

而后,又重启了一下系统,发现居然还能进桌面,并且桌面占用的内存减掉 300+ MB……好神奇!

也许更神奇的是,你按照我上面的作法弄了一遍以后,结果桌面进不去了 :)

开箱即用的用户体验

开箱即用,意思是把全人类都须要的东西装到一个箱子里吗?

用户体验,意思是全部的用户只有一个体验吗?

我知道,Linus 也用 Fedora,但我仍是喜欢 Gentoo。由于,在 Gentoo 这样的系统中,我能够从几乎是最简的系统上一点一点的建立个人箱子与个人体验。若是安装到这台机器上的 Fedora 有一天又被玩坏了,我会将它换成 Debian 或 Gentoo。

后记

几天后,发现 GNOME 桌面运行一段时间后,就感受机器运转的有些生涩起来。看看了看内存占用,不知道啥时候,交换区都被悄悄的耗掉 37 MB。再看看 gnome-shell,占用的内存都到 350+ MB 了……这一定是存在内存泄漏的节奏啊。

再也忍受不了……Bye,Fedora!

接下来,咱们来玩一个安装 Debian 的游戏吧,请移步「Debian,从按安装到喜欢」。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