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 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

需求分析法

RBT( Requirements-Based Testing)是基于需求的测试方法,按照需求去设计测试用例。
注意: 有多细致的需求就有多细致的测试用例
原则:

  • 验证需求的正确性
  • 软件功能是否与需求相符合

等价类

针对输入无法全部覆盖,依据需求将输入(特殊情况下会考虑输出)划分为若干个等价类,从等价类中选出一个代表性测试用例,如果这个测试用例测试通过,则认为所代表的等价类测试通过。

  • 有效等价类:符合规格说明,对程序来说有意义的数据集合。
  • 无效等价类:不符合需求规格说明的。
    举个例子:输入5-15个大写字母
    有效等价类:5-15个大写字母
    无效等价类:小于5或大于15的大写字母、数字、特殊字符、小写字母。

边界值

针对输入输出边界值进行测试的一种黑盒测试方法。
通常边界值分析法是作为对等价类划分法的补充,这种情况下,其测试用例来自等价类的边界。
举个例子:
输入框长度为1-11,取边界值为:0、1、2、10、11、12

因果图

表示输入和输出关系的一种逻辑图
使用场景:当需求有多个输入时候,并且需求的输出和输入相关,我们就用因果图法。

  • 恒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恒等:如果原因为真,那么结果必定为真。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只有两个原因都为真,结果才为真。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只要有一个原因为真,结果就为真。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原因为假,结果为真。

因果图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

  1. 分析所有输入输出的可能
  2. 找出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对应关系、
  3. 画出因果图
  4. 把因果图转为判定表
  5. 把判定表对应到每一个测试用例

正交排列

正交实验设计是研究多因素多水平的一种设计方法。
根据正交性,由试验因素的全部水平组合中挑选出部分有代表性的点进行试验,通过对这部分试验结果的分析了解全面试验的情况,找出最优的水平组合。

  • 因素(Factor):在一项试验中,凡欲考察的变量称为因素(变量 )
  • 水平(位级)(Level):在试验范围内,因素被考察的值称为水平(变量的取值 )
  • 因素数(Factors):正交表中列的个数,用C代表。
  • 水平数(Levels):任何单个因素能够取得的值的最大个数。
  • 行数:L= N(CT)= (水平数 - 1)* 因素数 + 1。

正交法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

  1. 有哪些因素(变量)
  2. 每个因素有哪几个水平(变量的取值)
  3. 选择一个合适的正交表
  4. 把变量的值映射到表中
  5. 把每一行的各因素水平的组合作为一个测试用例
  6. 加上你认为可疑且没有在表中出现的用例组

举个例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因素:姓名、邮箱、密码、确认密码、验证码
2、水平:填写、不填写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表中的因素数=5;
表中至每个因素数的水平数=2
行数取最少的一个,即试验次数最少的一个
L=N(TC)=(2-1)*5+1=6=6(25)
L=6(25)
N试验次数
T水平数
C因素数
选择正交表,这里选择了L6_2_5。正交表不是随便选择的,而是设计好的。
4、生成测试用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增补测试用例
姓名、邮箱、密码、确认密码、验证码都不填写

场景设计法

场景法多个功能点组合在一起形成事件流,根据不同的事件触发,形成不同的场景。
银行取款例子:
插卡–>输入密码–>输入取款金额–>取款–>退卡

  • 基本流:没有异常事件发生的条件下的场景
  • 备选流:发生异常情况下的场景

输入错误密码:第一次输错,第二次输对。
第二次、第三次密码都输错,吞卡,账户冻结。
当输入金额大于银行余额,会提示“余额不足”。
取款操作过慢,吞卡。

错误猜测法

错误猜测法是经验丰富的测试人员喜欢使用的一种测试方法。

(1)基于经验和直觉,找出程序中你认为可能出现的错误,有针对性地设计测试用例。
(2)经验可能来自于在对某项业务的测试较多,也可以来自于售后用户的反馈意见
(3)从故障管理库中整理bug。

备注:错误猜测法只适用于其他测试用例设计法,设计完测试用例之后,进行测试用例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