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单页应用呢?单页应用的全称是 single-page application,简称 SPA,它是一种网站应用的模型,它能够动态重写当前的页面来与用户交互,而不须要从新加载整个页面。单页应用的流畅性让 Web 应用更像桌面端或 Native 应用了。相对于传统的 Web 应用,单页应用作到了先后端分离,后端只负责处理数据提供接口,页面逻辑和页面渲染都交给了前端。前端发展到如今,单页应用的使用已经很普遍,目前时兴的 React、Vue、Angular 等前端框架均采用了 SPA 原则。单页应用意味着前端掌握了主动权,也让前端代码更复杂和庞大,模块化、组件化以及架构设计都变得愈来愈重要。前端
SPA 的一个重要实现就是改变路由时,页面不刷新。实现这个功能,一般有两种方式:使用 window.history 对象或 location.hash。后端
window.history 包含了浏览器的历史信息,它有如下几种经常使用方法:浏览器
history.back():与在浏览器点击后退按钮相同;前端框架
history.forward():与在浏览器中点击按钮向前相同;服务器
history.go(n):接受一个整数做为参数,移动到该整数指定的页面,好比 go(1) 至关于 forward(),go(-1) 至关于 back(),go(0) 至关于刷新当前页面。架构
HTML5 对 history 对象新增了 pushState() 和 replaceState() 方法,这两个方法能够往历史栈中添加数据,给用户的感受就是浏览器的 url 改变了,可是页面并无从新加载。pushState() 是在浏览记录中添加一个新记录,replaceState() 则是修改当前的浏览器记录,这是两者的细微差异,使用时参数的字段和含义都是同样的。app
window.history.pushState(state, title, url)框架
state 是状态对象,能够用 history.state 读取;title 表示新页面的标题,可是如今的全部浏览器都会忽略这个字段,因此能够传 null;url 是新页面的地址,必须是和当前页面在同一个域。当用户点击浏览器上的前进和后退按钮时,或者调用上述 window.history 的 back、forward 和 go 方法,就会触发 popstate 事件。该事件只针对同一个文档,若是浏览历史的切换致使加载了不一样的文档,popstate 事件将不会被触发。popstate 事件回调函数的参数中的 state 属性指向 pushState() 和 replaceState() 方法为当前页面提供的状态,也就是 pushState() 和 replaceState() 方法使用时传的第一个参数 state。前后端分离
hash 是 location 对象的属性,它指的是当前 url 的锚,也就是从 # 号开始的部分。修改 location.hash 并监听 window 的 hashchange 事件,也能达到一样的目的。模块化
SPA 可圈可点,如今已被你们普遍使用,也获得了主流框架的支持,可是它也有局限性,咱们将它的优缺点总结以下。
优势有:
无刷新体验,用户在切换页面过程当中不会频繁被“打断”,由于界面框架都在本地,对用户的响应很是及时,所以提高了用户体验;
分离先后端关注点,前端负责界面显示,后端负责数据存储和计算,各司其职,不会把先后端的逻辑混杂在一块儿;
减轻服务器压力,服务器只用出数据就能够,不用管展现逻辑和页面合成,吞吐能力会提升几倍;
API 共享,同一套后端程序代码,不用修改就能够用于Web界面、手机、平板等多种客户端;
彻底的前端组件化,前端开发再也不以页面为单位,更多地采用组件化的思想,代码结构和组织方式更加规范化,便于修改和调整。
缺点有:
对 SEO 不太优好,尽管能够经过 Prerender 预渲染优化等技术解决一部分,可是相对仍是不容易索引到它;易出错,须要使用程序管理前进、后退、地址栏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