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ID分为6个级别,不一样的
级别应知足应用程序的需求。
RAID 0
特色:磁盘在两个以上的磁盘驱动器中传送数据,与I/O同时运行,提升I/O性能。若n表明磁盘数量,则每一个磁盘驱动器中有n分之一的数据。
应用:读写性能较高。可是,没有数据冗余。RAID 0自己仅适用于对数据访问具备容错能力的应用程序,以及能经过其它途径从新造成的数据。
RAID 1
特色:具备磁盘镜像,可以保护数据,读性能有所提升。RAID 1将数据在两个以上的磁盘中造成镜像,因此磁盘之间很是类似。RAID 1利用n+n的保护模式,从而须要两倍的驱动器数量。
应用:读操做密集型的OLTP和其它事务数据具备较高性能和可靠性。其它应用程序也能从RAID 1中获益,包括邮件、操做系统、应用程序文件和随机读取环境。
RAID 0+1
特色:对数据进行分条和镜像,使用n+n个驱动器,性能(分条)和可靠性(镜像)较高。一个磁盘驱动器发生故障,不会影响性能和可靠性,而在RAID 0中,驱动器故障会影响性能和可靠性。另外,磁盘分条技术能够提升性能。
应用:OLTP和I/O密集型应用程序须要很高的性能和可靠性。这些性能包括事务日志、日志文件、数据索引等,其成本以每一个I/O的花费来计算,而不是以每一个存储单元的花费计算。
RAID 1+0 (RAID 10)
特色:与RAID 0+1类似,对数据进行分条和镜像,使用n+n个驱动器,性能(分条)和可靠性(镜像)较高。不一样之处在于RAID 10对全部磁盘进行集体分条,而后实现镜像功能。
应用:OLTP和I/O密集型应用程序须要很高的性能和可靠性。这些性能包括事务日志、日志文件、数据索引等,其成本以每一个I/O的花费来计算,而不是以每一个存储单元的花费计算。
RAID 3
特色:在字节层面进行奇偶校验和分条,具备独立的专用磁盘驱动器,根据所需的驱动器数量,利用n+1的方式存储校验信息。
应用:为视频图像、地球物理学、生命科学和其它顺序处理的应用程序提供良好性能。可是,RAID 3不能很好地适用于那些对多用户或I/O流进行并发操做的应用程序。
RAID 4
特色:与RAID 3相同,可是提供块级的奇偶校验保护模式。
应用:利用读写缓存,能很好地适应文件服务环境。
RAID 5
特色:利用n+1的模式提供磁盘分条和旋转奇偶校验保护模式,为多用户和I/O流并发操做提供良好的可靠性,具备很好的读操做性能。利用空闲的磁盘驱动器,从新构建(磁盘重建)数据,防止重建后数据再次遭破坏。
应用:减小所需的磁盘数量,提供良好的可靠性和读操做性能,若是不利用写入缓存,写操做性能受到必定影响。RAID 5适用的应用程序包括关系型数据、读密集型数据库表格、文件共享和Web应用程序。
RAID 6
特色:利用双奇偶校验模式,对磁盘进行分条和旋转校验,旨在下降磁盘重建过程对数据可靠性的影响,尤为是使用大容量光纤通道和SATA磁盘驱动器时更是如此。RAID 6和其它多驱动器校验模式的问题在于,在写入数据或重建出现故障的磁盘驱动器时,须要校验奇偶,这时性能会受到影响。
应用:整体来讲,若是你想实现高性能的读写操做,就要利用小型磁盘驱动器,避免使用RAID 6。另外一方面,若是你想存储大量数据,而存储点有可能须要重建,正确配置RAID 5和RAID 6,就能知足应用程序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