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用例评审?后端
用例评审主要是产品、开发和测试人员针对测试用例可否用于项目的测试而作的工做。
·用例评审的目的工具
为了减小测试人员执行阶段作无效工做;(执行无效case,提交无效问题)
为了不三方需求理解不一致;
为了每一个测试人员的质量标准与项目要求标准达成一致。
测试用例评审加入测试流程规范并试用2个多月了,期间根据各方人员的反馈,及为了提升用例评审的效率,特制定如下用例评审规范:测试
1、评审前须要作哪些准备工做设计
一、需求评审结束后,就能够着手把需求拆分为功能点 。开发
工具:建议用XMind,需包含预期结果和测试结果,Android和iOS测试结果可用标签区分标注。 优势:用画思惟导图的方式,逻辑清楚,便于评审人员(产品和开发人员)快速查看,评审效率高。同步
这里须要说明的是,不少测试者喜欢用Excel设计用例,我也不例外,可是根据一段时间的试验,和开发产品沟通后,你们都以为用XMind写思惟导图的方式更好,看起来更便捷。因此具体用什么工具方法,你们可依我的爱好而定,不过目标是同样的,让用例评审高效快捷的开展,并产生价值。产品
二、把功能点再分解为具体的测试用例 。 思维导图
这里需在思惟导图上补全预期结果和实际测试结果,便于测试结果跟进。class
三、用例写完后,本身先作好自检,自检中,针对有疑问的点罗列出来,可事先跟产品开发讨论,肯定结果后完善用例,仍有疑问的可先作标记,评审会上抛出一块儿讨论。效率
四、和评审人员(开发和产品)肯定好具体的评审时间并提早把测试用例发给参会人员查看。
2、用例评审参加人员
主要是产品、开发(客户端和后端)、测试、项目负责人、运营。
注:以上人员为必须参加人员,其余和项目质量、进度有关人员,根据实际状况可邀请参加。
3、用例评审时间
对于敏捷开发项目,建议控制在半小时之内。
若是你认为需求复杂,功能点太多,半小时讲不完,那么建议你对功能点划分优先级,优先评审优先级高的用例,再针对疑问多的用例评审,最后对于功能简单的用例可简单带过。时刻记住咱们用例的评审目标,不能流于形式。
4、用例评审的形式
一、对照测试用例,从上而下,从左到右,逐条念。
这是目前不少公司的作法,若是你也这么作过,相信你并不必定喜欢这种方式,由于它费时,不分主次,参会人员的热情与注意力逐渐下降,整个用例评审效率低,做为主持人也讲的口干舌燥,事倍功半。
二、先对功能复杂,优先级高,疑问多的用例进行评审,再评审功能简单,优先级低的功能点。
对于评审过程当中,一时半会没有结论的问题,能够记录下来,做为会后讨论跟进的重点。
这种作法,有不少优势,评审刚开始的一段时间,你们注意力集中,参与激情高,这段时间讨论有难度有疑问的问题,效率高。最重要的事最早作。
另外,整个评审会主次分明,有高潮有缓点,能够更高效的达到咱们评审的目的。
5、正式评审
正式评审过程当中须要注意几个细节,若是你都作到了,那么能够说整个评审是成功的,有价值的。
一、评审要按用例的优先级,功能的复杂程度进行;
二、评审过程当中尽可能作到,思路清晰,用最简洁的语言阐述每个功能点;
三、超过5分钟没法肯定结果的问题留做会后讨论跟进。
6、评审结束后须要作些什么事?
不是说评审会结束了,就完事了,其实对于整个用例评审,这才作了一半。
评审结束后,第一时间整理测试用例,把修正的内容从新整理补全。
会上未肯定的内容,会后继续跟进,直到肯定结果。
没有任何有疑问的地方了,再作个简单的用例评审会议总结(如修正了哪些功能点,补全了哪些?哪些模块功能有变更?哪些功能推迟到下一期作?等),这个总结是给本身整个用例评审工做总结,同时需同步给项目组其余成员,作好信息共享,这点很重要。
好了,整个完整的用例评审及须要注意的地方大概就是这些,但愿测试组人员认真去看,并落实到具体的工做中。个别地方根据项目实际状况可灵活变更,最后,有问题欢迎随时交流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