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MP Snooping简介html
IGMP Snooping是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Snooping(互联网组管理协议窥探)的简称,它是运行在二层设备(路由器与主机之间的交换机)上的组播约束机制,用于管理和控制组播组。安全
运行IGMPSnooping的二层设备(交换机)经过对收到的IGMP报文进行分析,为端口和MAC组播地址创建起映射关系,并根据这样的映射关系转发组播数据。框架
如图 1所示,当二层设备没有运行IGMP Snooping时,组播数据在二层被广播;当二层设备运行了IGMP Snooping后,已知组播组的组播数据不会在二层被广播,而在二层被组播给指定的接收者。ide
图 1 二层设备运行IGMPSnooping先后的对比oop
传统以太网交换机处理组播数据包时只是简单地在每一个端口上进行广播,这种方式使得组播包洪泛到并不支持组播的网络,这样的网络比较多的时候则会形成带宽极大的浪费。而运行在交换机上的IGMP Snooping 协议 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同时它也不须要主机和组播路由器支持额外的协议。 IGMP Snooping 协议监视网络上的IGMP 消息,为每个组播MAC地址创建一个VLAN。该VLAN端口所链接的网络中至少含有一个主机组成员或者含有组播路由器。这些端口即为组播数据包应该转发的端口组,它们在一块儿组成组播VLAN 的端口集。协议将维护这个端口集。这样,当转发组播数据包时,组播数据包只在它所在的组播VLAN 端口上转发而不会广播到不须要组播的端口,节省了带宽。同时,该以太网交换机在保持对组播路由器透明的前提下,完成IGMP 代理的功能,过滤掉没必要要的IGMP 消息,防止了“IGMP 报告风暴”。性能
IGMP Snooping经过二层组播将信息只转发给有须要的接收者,能够带来如下好处:spa
l 减小了二层网络中的广播报文,节约了网络带宽;代理
l 加强了组播信息的安全性;视频
l 为实现对每台主机的单独计费带来了方便。
1. IGMP Snooping相关端口
如图 2所示,Router A链接组播源,在Switch A和Switch B上分别运行IGMP Snooping,HostA和Host C为接收者主机(即组播组成员)。
结合图 2,介绍一下IGMP Snooping相关的端口概念:
l 路由器端口(Router Port):交换机上朝向三层组播设备(DR或IGMP查询器)一侧的端口,如Switch A和Switch B各自的Ethernet1/1端口。交换机将本设备上的全部路由器端口都记录在路由器端口列表中。
l 成员端口(Member Port):又称组播组成员端口,表示交换机上朝向组播组成员一侧的端口,如Switch A的Ethernet1/2和Ethernet1/3端口,以及Switch B的Ethernet1/2端口。交换机将本设备上的全部成员端口都记录在IGMP Snooping转发表中。
说明:
l 本文中提到的路由器端口都是指交换机上朝向组播路由器的端口,而不是指路由器上的端口。
l 如不特别指明,本文中提到的路由器/成员端口均包括动态和静态端口。
l 在运行了IGMPSnooping的交换机上,全部收到源地址不为0.0.0.0的IGMP广泛组查询报文或PIM Hello报文的端口都将被视为动态路由器端口。
2. IGMP Snooping动态端口老化定时器
说明 | 超时前应收到的报文 | 超时后交换机的动做 | |
---|---|---|---|
动态路由器端口老化定时器 | 交换机为其每一个动态路由器端口都启动一个定时器,其超时时间就是动态路由器端口老化时间 | 源地址不为0.0.0.0的IGMP广泛组查询报文或PIM Hello报文 | 将该端口从路由器端口列表中删除 |
动态成员端口老化定时器 | 当一个端口动态加入某组播组时,交换机为该端口启动一个定时器,其超时时间就是动态成员端口老化时间 | IGMP成员关系报告报文 | 将该端口从IGMP Snooping转发表中删除 |
说明:
IGMP Snooping端口老化机制只针对动态端口,静态端口永不老化。
IGMP Snooping协议对交换机的影响
IGMP Snooping协议,它要求交换机既能分析IGMP 数据包,又必须支持VLAN。从协议层次框架上分析,TCP/IP 协议栈获得IGMP 的报文,交由IGMP Snooping 协议进行处理, IGMP Snooping 协议根据处理结果更新VLAN。同时,当收到生成树的TCN(拓扑结构变化通知) 时, IGMPSnooping 还须要从新计算组播VLAN 以减小网络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交换机在监听主机与路由器之间的 IGMP 会话, 但这样作意味着交换机必须复制并分析全部的组播帧才能找寻出全部的 IGMP 数据包。能够想像这是一项繁重的任务,会严重影响交换机的性能,用专用芯片来实现这一处理过程能够 释解交换机的压力,但同时会增长交换机的成本。 二层交换机的内部由三部分组成:CPU,CAM Table 和 Switching Engine。CAM Table 是核心,它的内容由 CPU 来维护,Switching Engine 则依照 CAM Table 的内容和 CPU 的指令来 完成端口间的交换任务。
好了,如今让咱们经过一个实例来说述 IGMP Snooping 会给交换机的 CPU 带来多大的负担。 主要内容都基于下面这幅图。
首先,主机 1 发出报告,请求接收到达 224.1.2.3 的多播数据,CAM 表中没有相关条目,因而这条消息被洪泛传递到全部接口。交换机在分析这个 IGMP 包后知道,知道端口 0(CPU, 为了接收后续的组播包)、端口 1(路由器)和端口 2(主机 1)与这个组播地址有关,因而在 CAM 表中增长了以下条目:
接下来是主机 4 也要加入这个多播组,根据 CAM 表,它发出的 IGMP 包只被转发到端口 0,1和 2。但同时 CAM 表变成以下的形式:
接下来是主机 4 向 224.1.2.3 地址发送流量为 6Mbps 的视频信息,根据 CAM,这些数据包 将被转发到端口 0,1 和 2。因此这种方式只能用于多播数据流较小的状况下,实际网络中一般没法应用。
Layer 3 Aware Switch 这种方法是在交换机内部加上一块专门用来处理 IGMP 消息的三层感知芯片。同原来同样, 全部的多播数据包仍然要送至 CPU,不过它们再也不由 CPU 而是由这块专用芯片来处理。为了实现这一点,最初的 CAM 表中应该包含下面的项目:
如今若是主机4再发送 6Mbps 的数据到地址 224.1.2.3,将不会对 CPU 产生任何影响。由于根据 CAM 表中的具体条目,该信息流只会被送至 1,2 和 5 号端口。这种方式很好的解决了IGMP Snooping带来的问题,可是却增长了交换机的成本。
运行了IGMPSnooping的交换机对不一样IGMP动做的具体处理方式以下:
注意:
本节中所描述的增删端口动做均只针对动态端口,静态端口只能经过相应的配置进行增删。
1. 广泛组查询
IGMP查询器按期向本地网段内的全部主机与路由器(224.0.0.1)发送IGMP广泛组查询报文,以查询该网段有哪些组播组的成员。
在收到IGMP广泛组查询报文时,交换机将其经过VLAN内除接收端口之外的其它全部端口转发出去,并对该报文的接收端口作以下处理:
l 若是在路由器端口列表中已包含该动态路由器端口,则重置其老化定时器。
l 若是在路由器端口列表中还没有包含该动态路由器端口,则将其添加到路由器端口列表中,并启动其老化定时器。
2. 报告成员关系
如下状况,主机会向IGMP查询器发送IGMP成员关系报告报文:
l 当组播组的成员主机收到IGMP查询报文后,会回复IGMP成员关系报告报文。
l 若是主机要加入某个组播组,它会主动向IGMP查询器发送IGMP成员关系报告报文以声明加入该组播组。
在收到IGMP成员关系报告报文时,交换机将其经过VLAN内的全部路由器端口转发出去,从该报文中解析出主机要加入的组播组地址,并对该报文的接收端口作以下处理:
l 若是不存在该组播组所对应的转发表项,则建立转发表项,将该端口做为动态成员端口添加到出端口列表中,并启动其老化定时器;
l 若是已存在该组播组所对应的转发表项,但其出端口列表中不包含该端口,则将该端口做为动态成员端口添加到出端口列表中,并启动其老化定时器;
l 若是已存在该组播组所对应的转发表项,且其出端口列表中已包含该动态成员端口,则重置其老化定时器。
说明:
交换机不会将IGMP成员关系报告报文经过非路由器端口转发出去,由于根据主机上的IGMP成员关系报告抑制机制,若是非路由器端口下还有该组播组的成员主机,则这些主机在收到该报告报文后便抑制了自身的报告,从而使交换机没法获知这些端口下还有该组播组的成员主机。
3. 离开组播组
运行IGMPv1的主机离开组播组时不会发送IGMP离开组报文,所以交换机没法当即获知主机离开的信息。可是,因为主机离开组播组后不会再发送IGMP成员关系报告报文,所以当其对应的动态成员端口的老化定时器超时后,交换机就会将该端口对应的转发表项从转发表中删除。
运行IGMPv2或IGMPv3的主机离开组播组时,会经过发送IGMP离开组报文,以通知组播路由器本身离开了某个组播组。当交换机从某动态成员端口上收到IGMP离开组报文时,首先判断要离开的组播组所对应的转发表项是否存在,以及该组播组所对应转发表项的出端口列表中是否包含该接收端口:
l 若是不存在该组播组对应的转发表项,或者该组播组对应转发表项的出端口列表中不包含该端口,交换机不会向任何端口转发该报文,而将其直接丢弃;
l 若是存在该组播组对应的转发表项,且该组播组对应转发表项的出端口列表中包含该端口,交换机会将该报文经过VLAN内的全部路由器端口转发出去。同时,因为并不知道该接收端口下是否还有该组播组的其它成员,因此交换机不会马上把该端口从该组播组所对应转发表项的出端口列表中删除,而是重置其老化定时器。
当IGMP查询器收到IGMP离开组报文后,从中解析出主机要离开的组播组的地址,并经过接收端口向该组播组发送IGMP特定组查询报文。交换机在收到IGMP特定组查询报文后,将其经过VLAN内的全部路由器端口和该组播组的全部成员端口转发出去。对于IGMP离开组报文的接收端口(假定为动态成员端口),交换机在其老化时间内:
l 若是从该端口收到了主机响应该特定组查询的IGMP成员关系报告报文,则表示该端口下还有该组播组的成员,因而重置其老化定时器;
l 若是没有从该端口收到主机响应特定组查询的IGMP成员关系报告报文,则表示该端口下已没有该组播组的成员,则在其老化时间超时后,将其从该组播组所对应转发表项的出端口列表中删除。
经过在边缘设备上配置IGMPSnooping Proxying(IGMP Snooping代理)功能,能够减小其上游设备收到的IGMP报告报文和离开报文的数量,有效提升其上游设备的总体性能。配置了IGMP Snooping Proxying功能的设备(称为IGMPSnooping代理设备),在其上游设备看来,至关于一台主机;而在其下游主机看来,则至关于一台查询器。
说明:
尽管在其上游设备看来,IGMP Snooping代理设备至关于一台主机,但主机上的IGMP成员关系报告抑制机制在IGMP Snooping代理设备上并不会生效。
如图 3所示,做为IGMP Snooping代理设备的SwitchA,对其上游设备Router A来讲是一台主机,代理下游主机向Router A发送报告报文和离开报文;而对其下游的主机来讲则是一台查询器,代理Router A向下游主机发送广泛组查询报文和特定组查询报文,维护组成员关系。
IGMP Snooping代理设备对IGMP报文的处理方式如表 2所示。
表2 IGMPSnooping代理设备对IGMP报文的处理方式
IGMP报文类型 | 处理方式 |
---|---|
广泛组查询报文 | 收到广泛组查询报文后,向本VLAN内除接收端口之外的全部端口转发;同时根据本地维护的组成员关系生成报告报文,并向全部路由器端口发送 |
特定组查询报文 | 收到针对某组播组的特定组查询报文时,若该组对应的转发表项中还有成员端口,则向全部路由器端口回复该组的报告报文 |
报告报文 | 从某端口收到某组播组的报告报文时,若已存在该组对应的转发表项,且其出端口列表中已包含该动态成员端口,则重置其老化定时器;若已存在该组对应的转发表项,但其出端口列表中不包含该端口,则将该端口做为动态成员端口添加到出端口列表中,并启动其老化定时器;若尚不存在该组对应的转发表项,则建立转发表项,将该端口做为动态成员端口添加到出端口列表中,并启动其老化定时器,而后向全部路由器端口发送该组的报告报文 |
离开报文 | 从某端口收到某组播组的离开报文后,向该端口发送针对该组的特定组查询报文。只有当删除某组播组对应转发表项中的最后一个成员端口时,才会向全部路由器端口发送该组的离开报文 |
支持IGMPSnooping功能的交换机使能了三层组播路由后,在不一样的状况下对各类组播协议报文的处理有所差别。具体规则以下:
(1) 若是交换机上只使能了IGMP,或同时使能了IGMP和PIM,进行常规处理。
(2) 若是交换机上只使能了PIM:
l 对于IGMP报文,将其看成未知报文在VLAN内进行广播;
l 对于PIM Hello报文,则会为其维护相应的动态路由器端口。
(3) 在交换机上关闭IGMP时:
l 若是未使能PIM,则删除全部动态成员端口和动态路由器端口;
l 若是已使能PIM,则删除动态成员端口,只保留动态路由器端口。
(4) 在交换机上关闭PIM时:
l 若是未使能IGMP,则删除动态路由器端口;
l 若是已使能IGMP,则保留全部动态成员端口和动态路由器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