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地址是一个32位二进制数的地址,理论上讲,2013 有大约60亿(2的32次方)个可能的地址组合,这彷佛是一个很大的地址空间。实际上,根据网络ID和主机ID的不一样位数规则,能够将IP地址分为A(8位网络ID和24位主机ID)、B(16位网络ID和16位主机ID)、C(24位网络ID和8位主机ID)三类,因为历史缘由和技术发展的差别,A类地址和B类地址几乎分配殆尽。服务器
对于一个设立了因特网服务的组织机构,因为其主机对外开放了诸如WWW、FTP、E-mail等访问服务,一般要对外公布一个固定的IP地址,以方便用户访问。固然,数字IP不便记忆和识别,人们更习惯于经过域名来访问主机,而域名实际上仍然须要被域名服务器(DNS)翻译为IP地址。用户能够方便地记忆,而对于大多数拨号上网的用户,因为其上网时间和空间的离散性,为每一个用户分配一个固定的IP地址(静态IP)是很是不可取的,这将形成IP地址资源的极大浪费。所以这些用户一般会在每次拨通ISP的主机后,自动得到一个动态的IP地址,该地址固然不是任意的,而是该ISP申请的网络ID和主机ID的合法区间中的某个地址。拨号用户任意两次链接时的IP地址极可能不一样,可是在每次链接时间内IP地址不变。[2]网络
一、IPv4地址ide
因特网使用的地址都是IPv4地址,32比特,一般用4个点分十进制数表示。为了给不一样规模的网络提供必要的灵活性,IP的设计者将IP地址空间划分为几个不一样的地址类别,地址类别的划分就针对于不一样大小规模的网络。函数
A类网:网络号为1个字节,定义最高比特为0,余下7比特为网络号,主机号则有24比特编址。用于超大型的网络,每一个网络有16777216(2^24)台主机(边缘号码如全“0”或全“1”的主机有特殊含义,这里没有考虑)。全世界总共有128(2^7)个A类网络,早已被瓜分完了。oop
A类地址范围:0.0.0.0到127.255.255.255。 这里要强调下,数字0和127不做为主机的IP地址,数字127保留给内部回送函数,而数字0则表示该地址是本地宿主机,不能传送,可是0和127确实是属于A类地址,因此,A类地址最多只有126个地址。测试
A类地址中的私有地址和保留地址:spa
10.0.0.0到10.255.255.255是私有地址(所谓的私有地址就是在互联网上不使用,而被用在局域网络中的地址)。翻译
127.0.0.0到127.255.255.255是保留地址,用作循环测试用的。设计
0.0.0.0到0.255.255.255也是保留地址,用作表示全部的IP地址。orm
A类地址默认子网掩码为255.0.0.0
B类网:网络号为2字节,定义最高比特为10,余下14比特为网络号,主机号则可有16比特编址。B类网是中型规模的网络,总共有16384(2^14)个网络,每一个网络有65536(2^16)台主机(一样忽略边缘号码),也已经被瓜分完了。
中文名
B类地址
范 围
128.0.0.0到191.255.255.255
172.16.0.0到172.31.255.255
保留地址
169.254.0.0到169.254.255.255
C类网:网络号为3字节,定义最高三比特为110,余下21比特为网络号,主机号仅有8比特编址。C类地址适用的就是较小规模的网络了,总共有2097152(2^21)个网络号码,每一个网络有256(2^8)台主机(一样忽略边缘号码)。
中文名
C类地址
地址范围
192.0.0.1到223.255.255.255
192.168.0.0到192.168.255.255
默认 网掩 码
255.255.255.0
D类网:不分网络号和主机号,定义最高四比特为1110,表示一个多播地址,即多目的地传输,可用来识别一组主机。
如何识别一个IP地址的属性?只需从点分法的最左一个十进制数就能够判断其归属。例如,1~126属A类地址,128~191属B类地址,192~223属C类地址,224~239属D类地址。除了以上四类地址外,还有E类地址,但暂未使用。
中文名
D类地址
地址范围
224.0.0.0到239.255.255.255
应 用
用于多点播送
类 型
一个专门保留的地址
E类地址也不分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它的第1个字节的取值范围是11110 - 11111110(240-254)
E类地址范围:240.0.0.1到255.255.255.254
E类IP地址以“11110”开始,为未来使用保留。
全零(“0.0.0.0”)地址对应于当前主机。全“1”的IP地址(“255.255.255.255”)是网络层的广播地址。
E类IP地址的第一段数字范围为240~254,E类地址保留,仅做为搜索、Internet的实验和开发之用。
E类地址范围
240.0.0.1到255.255.255.254
对于因特网IP地址中有特定的专用地址不做分配:
(1)主机地址全为“0”。不论哪一类网络,主机地址全为“0”表示指向本网,经常使用在路由表中。
(2)主机地址全为“1”。主机地址全为“1”表示广播地址,向特定的所在网上的全部主机发送数据包。
(3)四字节32比特全为“1”。若IP地址4字节32比特全为“1”,表示仅在本网内进行广播发送。
(4)网络号127。TCP/IP协议规定网络号127不可用于任何网络。其中有一个特别地址:127.0.0.1称之为回送地址(Loopback),它将信息经过自身的接口发送后返回,可用来测试端口状态。
二、IPv6地址
IPv6地址的长度为128位,也就是说能够有2的128次方的IP地址,至关于10的后面有38个零;如此庞大的地址空间,足以保证地球上每一个人拥有一个或多个IP地址。
(1)IPv6地址类型
在RFC1884中指出了三种类型的IPv6地址,他们分别占用不一样的地址空间:
* 单点传送:这种类型的地址是单个接口的地址。发送到一个单点传送地址的信息包只会送到地址为这个地址的接口。
* 任意点传送:这种类型的地址是一组接口的地址,发送到一个任意点传送地址的信息包只会发送到这组地址中的一个(根据路由距离的远近来选择)
* 多点传送:这种类型的地址是一组接口的地址,发送到一个多点传送地址的信息包会发送到属于这个组的所有接口。
(2)IPv6地址表示
对于128位的IPv6地址,考虑到IPv6地址的长度是原来的四倍,RFC1884规定的标准语法建议把IPv6地址的128位(16个字节)写成8个16位的无符号整数,每一个整数用四个十六进制位表示,这些数之间用冒号(:)分开,例如:3ffe:3201:1401:1:280:c8ff:fe4d:db39
但愿手动管理IPv6地址的难度太大了,DHCP和DNS的必要性在这里显得更加明显。为了简化IPv6的地址表示,只要保证数值不变,就能够将前面的0省略。
好比:1080:0000:0000:0000:0008:0800:200C:417A
能够简写为:1080:0:0:0:8:800:200C:417A
另外,还规定能够用符号::表示一系列的0。那么上面的地址又能够简化为:1080::8:800:200C:417A
IPv6地址的前缀(FP, Format Prefix)的表示和IPv4地址前缀在CIDR中的表示方法相似。好比 0020:0250:f002::/48表示一个前缀为48位的网络地址空间。[1]
(3)IPv6地址分配
RFC1881规定,IPv6地址空间的管理必须符合Internet团体的利益,必须是经过一个中心权威机构来分配。这个权威机构就是IANA(Internet Assigned Numbers Authority,Internet分配号码权威机构)。 IANA会根据IAB(Internet Architecture Board)和IEGS的建议来进行IPv6地址的分配。
IANA已经委派如下三个地方组织来执行IPv6地址分配的任务:
*欧洲的RIPE-NCC
* 亚太平洋地区的APN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