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系统硬件分类说明
按照硬件用途进行分类:
家用硬件设备: 台式机 笔记本
企业硬件设备: 服务器设备缓存
二.按照硬件外观进行分类
1U服务器: U服务器厚度 1U=4.45cm
2U服务器:
4U服务器:安全
三.系统硬件组成部分
1) CPU(中央处理器) 大脑 运算/控制
2) 硬盘 能够存储数据(永久存储)
3) 主板 能够串联多个设备
4) 内存 能够存储数据(临时存储)
5) 电源 提供设备供电
6) 风扇 散热
7) 网卡 实现和其余主机设备通信
8) 光驱 安装系统
9) 阵列卡 将多个硬盘整合成一块
10) 远程管理卡 远程开机/远程安装系统服务器
四.CPU 做用: 运算/控制
关注信息:
路数 - 服务器中CPU颗数(单路1颗 双路2颗 三路3颗 四路4颗) 4路4颗就是表明4个cpu( 路.颗=量词 )并发
核数 - 服务器并行处理任务能力(软件运行起来产生进程信息) 几核处理(核)字就是表明性能;4核,8核处理器也是只表明一个cpu处理器
五.磁盘 做用: 存储数据信息(永久)以及磁盘容量的单位换算
关注信息:
容量 - 决定存储数据容量 (最小存储数据单位Byte(字节)) ide
单位换算: 系统换算方式: 1KB = 1024字节 1MB = 1024 KB 1GB = 1024 MB 1TB = 1024 GB 1PB = 1024 TB 厂商换算方式: 1KB = 1000字节 1MB = 1000 KB 1GB = 1000 MB 1TB = 1000 GB 1PB = 1000 TB 1TB硬盘: 实际硬盘容量是多少? 1TB*1000*1000*1000*1000/1024/1024/1024 六. 接口 - 决定数据读取效率 sata(家用设备) -- scsi -- sas (服务器)电脑主机上面待插入的接口
七.种类 - 决定数据读取效率 购买价格
机械硬盘 4T-600元+ 固态硬盘 512G - ????高并发
八. 转速 - 存储数据效率 K=速度 企业环境: 10k 15k 家用环境: 5.4k 7.2k 硬盘转速5400和7200区别
硬盘转速是决定内部传输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用户的平常数据储存。因此转速越快,硬盘寻找文件的速度就越快,也就意味着传输速度越快。更加透彻的来讲,目前大部分 笔记本电脑 所采用的机械式硬盘均是依靠主轴的马达带动盘片高速旋转以产生浮力,使磁头漂浮在盘片上方,要将所要存取数据的扇区带到磁头下方,转速越快则等待时间也就越短,从而也就意味了高效率的工做。性能
企业环境: 10k 15k 八. 内存 做用: 存储数据信息(临时) 缓解磁盘压力【可指运行内存,分担磁盘压力】 关注信息: 程序 - 开发人员编写代码信息 进程 - 运行起来的程序软件 守护进程 - 一直运行进程(没有中断过) 缓冲 - 存储到内存中(缓冲区--写数据), 不用放入磁盘中【可指运行内存,分担磁盘压力】 用户存储数据 --> 内存(缓冲) --> 保存到磁盘中 缓存 - 存储到内存中(缓存区--读数据), 存放在磁盘中 用户读取数据 --> 内存(缓存) <-- 磁盘中数据信息(热点数据【指基本经常使用信息数据】 4) 电源 做用: 给服务器硬件供电 关注信息: 九.冗余能力 - 备份能力 多个电源模块 部署电池(UPS 不间断供电系统) 发电机 十. 阵列卡 做用: 将多块硬盘逻辑整合为一块 1) 提高单块硬盘容量 2) 提高数据存储效率 3) 提高数据安全性 PS: 预习 阵列卡raid配置方法 dell服务器如何配置raid IBM服务器如何配置raid 6) 远程管理卡 做用: 远程开启主机/批量远程安装系统
服务器存储数据方法
高并发存储/读取数据(门户网站)(高层公司访问用户过大)
存储数据: CPU接收处理数据 ---->(缓冲) 内存中保存-- --> 永久保存到磁盘 缓解存储压力
读取数据: CPU接收处理数据 ----> 内存中读取(缓存)<------- 磁盘中热点数据 提高读取效率高
低并发存储/读取数据(中小企业访问用户较小不须要经过内存分担压力) 被用户访问时, 读多写少状况
存储数据: CPU接收处理数据 --> 永久保存到磁盘
读取数据: CPU接收处理数据 --> 内存中读取 <-- 磁盘中热点数据 提高读取效率网站
服务器工做原理说明
用户操做 --> 输入设备(键盘 鼠标 写字板) --> CPU(控制管理硬件 内存 硬盘) --> 输出设备(显示器)
内存: 过分设备 CTO(CPU) --> 主管经理 --> 新员工(硬盘)操作系统
服务器硬件排序
CPU --> 内存 --> 网卡 --> 磁盘(固态) --> 机械硬盘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