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2月“ China Summary Translation: 'Market Guide for Container Management Software'”的报告中,Gartner认为,在中国市场,容器技术的使用是近期的热点。本地厂商因为可以贴近客户实际需求,而在选择中占据优点,例如阿里云、灵雀云等中国本地厂商。
Gartner容器市场指南
报告中Gartner指出,到2020年,全球50%以上的企业将在生产环境中运行容器。容器的普及程度将在将来18到24个月内持续上升。
随着容器技术的日渐成熟,客户在部署微服务平台时,每每会考虑容器落地。可是,因为其快速敏捷的特色,容器的数量会在快速扩展时急剧上升,大大增长了技术管理的复杂度。原来虚拟机的管理方式已经没法应对容器管理,不少客户使用容器管理软件来协助管理大规模的容器集群。
在中国市场,容器技术的使用是近期的热点。目前,主要是互联网公司在大规模部署使用容器技术,但在生产环境中部署超过50个容器的大型企业案例并很少见。Gartner认为,本地厂商因为可以贴近客户实际需求,而在选择中占据优点,例如,阿里云、灵雀云等中国本地厂商。
Gartner给出几个关键结论:
应用开发者是容器技术的主要使用者,但容器管理软件供应商愈来愈多地将基础设施和运营(I&O) 做为目标领域,以开发企业级市场机会。
容器编排能力十分关键,须要重点考虑,可是选择解决方案时也须考虑其余方面的能力,如应用生命周期集成、策略管理、监控、安全、存储、网络、治理以及应用编程接口(API)和管理用户界面(UI)功能。
不少供应商强调多云的主要优点,尝试将软件做为支持多云环境部署和工做负载可移动性的层结构来提供,以减小公有云锁定。如今判断这种部署模式是否会成功,还为时尚早。
应用开发和运营领域的发展日益完善,这些领域与容器技术有很大的互补性,包括:
应用开发——DevOps将不断推进面向CI / CD模型的交付最佳实践。
应用架构——组件化云原生设计, 包括网格应用和服务架构(MASA),miniservices和microservices,正在不断发展。
基础设施管理——做为最佳实践的不可变的基础设施发展。
云计算的采用还在继续,自服务、自动化和水平可伸缩组件将成为标准。
Gartner指出,针对内部定制开发的容器技术兴趣在不断增长,市场上将出现更多的供应商。其中许多供应商都有一些“遗产”,如应用程序发布自动化,持续配置自动化或PaaS。ISV也将增长对容器的使用,这要求企业具备支持容器的基础设施。一些早期采用的企业已经拥有了本身的容器堆栈。可是,大多数组织没有普遍或深度的专业知识来本身作。他们须要解决方案层面的意见。例如,用本地容器工具,仍是从PaaS发展而来的工具?这没有好坏之分,取决于开发人员所但愿的抽象级别。
关于容器的将来
为了解容器当前和将来的状态,国外研究分析师 Tom Smith近期收集了30余位积极使用容器技术的IT高管的看法。你们一致的观点认为:容器继续成熟,采用率上升,复杂度降低,Serverless兴起。
成熟
咱们期待与AI,AR和VR一块儿使用更多的技术,随着人们使用AI轻松地开发、部署和管理容器,容器将会被大量采用和创新,会有更多的计算能力来更快地完成任务。
预计会有愈来愈多的人采用,容器在企业中已经被高度渗透。CNCF表示容器已经有60%-70%的部署,可是运行在Kubernetes上的计算工做负载占比要低得多。所以,
Kubernetes还有巨大的增加机会。
愈来愈多的公司将会发现容器的好处,不只由于可使用容器来构建新的应用程序,并且真正开始重构现有的应用程序,并有效利用底层平台提供的水平可伸缩性等功能。企业从谈论云和容器转向在生产中使用容器,容器的使用成为主流。与此同时,围绕安全性和合规性的思考也将改变。
容器在容器编排和调度环境中提供了更好的状态管理,以及更好的执行时间,以支持无服务器的用例。
容器使用率将继续增加。推进新技术快速部署的能力不容忽视,容器的快速部署、管理和短生命周期的快速发展将推进新功能的开发。公司不得不跟上容器技术环境的快速变化,安全、编排和开发等领域都充斥着破坏的机会!
将来,容器将做为企业应用部署和管理的关键基础设施。随着技术的成熟,它会变得更加稳定、标准化和便携。但愿成熟的容器技术可以带来更多的用例,诸如应用程序智能、性能表现等。
就像全部优秀的技术同样,容器变得“Boring”。解决方案提供商在包装和分销方面作得更好,将会有更多关于如何在容器周围加入信任,确保不是恶意以及防止臃肿的知识。
围绕Kubernetes的编排正在标准化,这将加速开源和商业生态系统的发展,并推进工具开发。还将看到,随着云供应商提供一致的产品,这个堆栈也将成熟起来。甚至微软、亚马逊和IBM都支持
Kubernetes。五年后,不运行Kubernetes和Docker的企业将成为少数。
清晰
容器将像任何优秀的技术同样继续消失于背景中,工具使得利用技术变得更容易,容器的部署和使用将有更大的简化。
容器是一种在本地或云中构建类云应用程序的机制,容器变得更容易处理和扩展,没有单点故障,也没有单一供应商。
容器使事情变得不那么复杂,成为新的常态。开发人员但愿在容器中构建全部新应用程序,人们须要改变构建的方式,首先分析应用程序,以便在发布时,能够监控从构建到生产到建设和扩展的全流程。
1)今天Kubernetes不是以app开发者为核心角色而构建的。须要让
Kubernetes更易于开发人员快速启动和运行。
2)咱们看到了在Knative和OpenFast等Kubernetes之上构建抽象的趋势,在Kubernetes之上部署了无服务器功能,抽象了the knobs of Kubernetes。随着愈来愈多的项目成熟并以原生方式运行,更多开发人员能够更轻松地使用该技术。只有28%的应用程序在容器上运行,它还处于早期阶段,咱们有机会让这项技术变得更加平易近人和实用。
容器仍然太复杂。若是比较一下如今开发人员所须要的知识量,就会发现间接须要的能力比五六年前要复杂得多。五年前,若是想构建一个Python应用程序,有一些众所周知的标准。如今开发人员不只要学习如何生成Docker镜像,还要学习如何在编排系统上部署,如何将配置传递到容器,以及全部关于安全性的细节。最终,开发人员将没必要处理容器,由于更高级别的抽象是构建在容器之上的。
无服务器和FaaS已经在路上
在开发人员体验和开发速度方面,容器的价值获得坚实地证实。然而,在容器安全性方面确定会有所改进。将来,咱们设想一个更安全的容器,运行沙箱在Nano VMs,就像Kata容器或AWS Firecracker同样。Serverless函数将代替传统API应用程序的大量工做。
在运营框架和如何描述自动化之间有两个巨大的机会。
Kubernetes已经成为标准。快速脚本工做。运营者有可能在很是强大的环境中实现这一目标。咱们一直在寻找可使用的80/20工具。当使用标准化的YAML语言进入Kubernetes时,标准化的应用程序自动化将为咱们提供一个功能强大的地方,在这里咱们能够看到一个真正的服务目录。无服务器FaaS也很是使人兴奋,由于它容许您只专一于应用程序的逻辑。
容器使每一个人均可以轻松实现无服务器。没有必要依赖虚拟机,虚拟机正在消失。它更容易转向Serverless,容器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所改善。将有更多选项能够在容器内运行更多应用程序。他们将继续改变,改善,变得更加稳定,更快地从失败中恢复,同时省下大笔资金。
无服务器和FaaS已经在路上。更高级别的抽象有助于在系统中得到更小的组件。随着颗粒愈来愈小,必须弄清楚如何管理和知道在哪里运行,这时候 Istio做为一种服务网格产品,能够帮助跟踪全部组件。
1)在去年的KubeCon上,“Serverless”计算的概念是指向容器创新将来的一个重要话题和热点——即构建和部署几乎任何类型的应用程序,而无需配置或管理运行这些应用程序的服务器。此外,用户将根据使用模式付费,只支付所消耗的计算时间,不运行时不收费。
2) 容器最终将取代虚拟机。与vm相比,容器提供了显著的优点,如下降了部署成本、显著下降了启动性能、减小了机器占用空间,且具有易用性。随着愈来愈多的公司和IT组织使用容器,将会出现应用程序从虚拟机到容器的大规模迁移。
3) 容器的采用幅度将远远超出仅以Docker为主要容器类型的状况。竞争产品将被更普遍地接受和使用。Docker做为市场领导者,已经偏离了标准容器技术的开发,而是更加专一于开发和营销一个全面的应用程序开发平台。致使其余容器产品的普及和使用的大幅增加。
参考资料:
1. Gartner “China Summary Translation: 'Market Guide for Container Management Software'“,by Kevin Ji & Dennis Smith, Published on 18 February 2019, ID: G00382483.
2.The Future of Containers
https://dzone.com/articles/the ... ers-1
3.Cloud 2019 Predictions (Part 5)
https://dzone.com/articles/clo ... art-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