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路上的四道坎:决定Facebook将来的因素

成立不过8年,现在用户却已经超过9亿,市场估计其市值达到1000亿美圆。1993年,IBM延请郭士纳执掌公司,最终得以重振“蓝色巨人”的雄风,到了2012年,随着Facebook的上市,咱们又极有可能见证一个新“蓝色巨人”的诞生。安全

可是Mark Zuckerberg和他的Facebook如今真得就安全上垒了吗?在辉煌背后,老是隐藏着危险的信号,而这样细微的地方最终每每倒是最致命的。网络

1、审查机器网站

现在,因为一些你们都心知肚明的缘由,全世界还有4个国家封禁着Facebook,这其中的一个国家有着世界上最庞大的网民群体,最广阔的市场和最具潜力的开发空间,而在另一些国家,如新加坡等地的政府也有可能由于各类缘由而对Facebook采起封锁措施。设计

若是Facebook要想取得进一步发展,就必然要想办法打破封禁,畅通无阻地进入上述国家,可是,这也必然要以自我阉割和审查做为代价,问题是这样的代价,Facebook能承受得了吗?Facebook的用户愿意吗?开发

另外一方面,在美国国内,Facebook也一样面临着国家机器的审查,CISPA就像悬在Facebook和其用户头上的一把利剑。get

也许有一天,Facebook就会由于同审查机器之间的妥协而致使用户大量流失,最终所以一蹶不振。it

2、强敌环伺基础

现在Facebook在市场上面临着来自Google +和Twitter的强大压力,尽管Google +背后有Google的全力支持,Twitter的发展势头也渐渐超过Facebook,但实际上,或许对Mark Zuckerberg和Facebook而言,最大的威胁并不来自这些台面上声名显赫的敌手,而是那些默默无闻的开发者、创业者甚至大学生。Facebook的成功和MySpace的衰败必定让Facebook心有余悸,最致命的威胁者并不每每是最大的竞争者,反而颇有多是那些突然崛起的新人。用户体验

当Facebook壮大最终成为巨人后,它会不会变得懒惰起来,会不会自大自满,会不会不思进取?扩展

或许有那么一天,Mark Zuckerberg会注意到一个由穿着睡衣、嘴边还沾着批萨渣、睡眼惺忪的年轻人设计的社交网站,那时候,他深情的目光透过屏幕,满眼都是20多岁的本身。

3、移动设备

Facebook现在绝大部分营收都来源于网站上的展现广告收入,根据以前公布的2012年S1财报来看,总营收达到10.6亿美圆,由广告实现的营收达到8.7亿美圆。

但Facebook在移动设备上的表现一贯为人诟病,而受制于智能手机的屏幕尺寸,屏幕越小,所能展现的广告就越少,这样势必会使Facebook的广告营收受到严重影响,而移动智能设备又必然成为将来互联网发展的核心和趋势。

不仅仅是广告展现的问题,Facebook的疲软在移动应用上表现得更是淋漓尽致,而Facebook对此应对的措施,目前看来只是经过收购Instagram等优秀的应用来提高本身的用户体验和竞争力,还在根本上还未有如何突破性的改进。

把握住现在愈来愈明显的移动化趋势,这对已经成功把握住社交潮流的Facebook来讲,无疑是往后发展的重中之重。

4、用户的新鲜感

为何Facebook能迅速崛起,并一举战胜曾经社交领域的霸主MySpace?

或许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Facebook在创立初期坚持的只面对特定用户开放策略,最早只是接纳精英用户和年轻人,经过他们的影响力和活力来提升网站的知名度并不断改进用户体验,当基础用户群扩大受众增多时,再进一步开放吸纳普通用户。创建初期的Facebook只面向常春藤联盟开放,然后扩展到全美的大学,以后继续开放,最终到2006年面向全球网民开放注册。

持续贯穿这一过程的始终是用户的新鲜感。不一样层次、年龄、背景的用户逐渐进入用户圈子,经过此来维持并刺激网站的新鲜度,可问题是当用户群达到现实维度的规模时,当用户的真实生活近乎完整地投射到Facebook之上时,当互联网上最本质的“隐匿性”特征被社交网络破坏殆尽时,用户的新鲜感还能有多少,还能保持多久。

即便是IBM,也曾在九十年代经历过阵痛,然后励精图治才能凤凰涅磐,对Facebook而言,如今还远不是开香槟庆祝的时候,不久之后的IPO、上市不过是通往成功之路的第一步,真要作巨人,Facebook才刚上道而已。
原文出自互联网,由企业即时通信转载发布!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