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an理论05-QinQ

vlan理论05-QinQapp

一、基本原理
QinQ 是在 802.1Q VLAN 的基础上增长了一层 802.1Q VLAN 标签,拓展了 VLAN 空间。为了适应城域以太网的发展, QinQ 封装、终结的方式也愈来愈丰富,在运营商的业务精细化运营方面获得了愈来愈深刻的应用。ide

QinQ 报文封装格式:QinQ 报文有固定的格式,就是在 802.1Q 的标签之上再打一层 802.1Q 标签, QinQ 报文比 802.1Q报文多四个字节。接口


二、QinQ 封装
QinQ 封装是指如何把单层 Q 报文转换成双层 Q 报文,封装主要发生在城域网面向用户的 UPE 接口上进行。根据不一样的封装数据, QinQ 能够分为几种不一样类型:
1)、基于接口的 QinQ 封装:
基于接口的封装是指进入一个接口的全部流量所有封装一个相同的外层 VLAN Tag,封装方式不够灵活,用户业务区分不够细致,这种封装方式也称做 QinQ 二层隧道。
2)、基于流的 QinQ 封装:
基于流的 QinQ 封装能够对进入接口的数据首先进行流分类,而后对于不一样的数据流选择是否封装外层 Tag、封装何种外层 Tag,所以这种封装方式也称做二层灵活 QinQ。
3)、在路由子接口上进行 QinQ 封装:
QinQ 封装通常在交换式接口上进行,但有一种特殊状况, QinQ 也能够在路由子接口上进行封装。
当 MPLS/IP 核心网采用 PWE3/VLL/VPLS 透传业务数据时, NPE 上的路由子接口能够根据用户 VLAN ID 封装外层 VLAN ID,经过外层 VLAN ID 接入 VLL/PWE3。此种方法能够经过一个子接口来透传多个标识用户的 VLAN ID,这种子接口也叫 QinQ Stacking 子接口。这种封装方式也是基于流的 QinQ 封装方式,但 QinQ Stacking 子接口只能和L2×××(PWE3/VLL/VPLS)业务结合起来才有意义,不支持三层转发功能。路由


三、基本 QinQ和灵活 QinQ的区别
1)、基本 QinQ:基于接口方式实现,为具备不一样内层 VLAN ID 的报文添加不一样的外层 VLAN Tag;
2)、灵活 QinQ:是对 QinQ 的一种更灵活的实现,又叫 VLAN Stacking 或 QinQ Stacking。它是基于接口与 VLAN 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的,对进入二层 QinQ 接口的帧,能够根据不一样的内层 Tag 而加上不一样的外层 Tag,对于用户 VLAN 的划分更加细致。部署


四、QinQ Mapping 的基本原理
1)、子接口在向外发送本地 VLAN的帧时,将帧中的 VLAN Tag替换成外部 VLAN的 VLAN Tag;
2)、在接收外部 VLAN 的帧时,将帧中的 VLAN Tag 替换成本地 VLAN 的 VLAN Tag。
目前,设备支持如下几种映射方式:
a)、 1 to 1 的映射方式
当部署 QinQ Mapping 功能设备上的子接口收到带有一层 Tag 的报文时,将报文中携带的一层 Tag 映射为用户指定的一层 Tag。
b)、 2 to 1 的映射方式
当部署 QinQ Mapping 功能设备上的子接口收到带有两层 Tag 的报文时,将报文中携带的两层 Tag 映射为用户指定的一层 Tag。it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