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71010422 马亮 实验三做业互评与改进报告

任务一:从班级博客园的如下班级的软件工程第一次做业中各选一篇学生博文做业进行阅读并进行评论

一、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0061008同窗博客的我的建议与评论

是否能够向他人征集测试数据?或者由他人根据模块的功能编写单元测试是否可行?
这里并非说只能由软件做者来写测试单元,而是在相同条件下做者的优先级最高,由于代码的做者最了解代码的目的、特色和实现的局限性。若是做者的代码已经实现了用户所提出的要求,若让他人来写测试单元,他人在测试的过程当中可能会认为做者的代码能够实现更多的功能、更加的完善等想法,这样一直下去的话,即会浪费时间、精力等资源,更加会拖延整个项目的进度。html

二、对福州大学衡与墨同窗博文的我的建议与评价

资金和人力有限的创业公司须要严格的执行软件开发流程吗,还有分工上,有时候并无产品经理,也咩有测试人员,这时候有什么适用的软件开发流程吗?
若是这样的公司能够根据公司本身的人力、物力、财力、项目的重大难易程度等前提条件进行灵活的分配,下图是我我的总结的主流的开发流程的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

软件开发流程app

三、对西北师范大学Pretend同窗博文的我的建议与评价

在一个开发团队中,每一个人编写代码的水平各不相同,那么,如何在团队中合理分配每人的任务?
下图是主流的软件团队的模式

软件团队的模式
首先呢,在一个团队中,成员之间必然有着技术性的差别,在团队开发过程当中,能够根据团队对的规模,项目的大小来灵活的调整团队的成员分配
但根据同窗的描述,比较适合的是功能团队模式,该团队是把一个大的项目分红若干个功能,每个小团队共同去完成一个功能,这个小团队里面有技术大牛和菜鸟共同组成,菜鸟向大牛去学习,大牛带着菜鸟们共同完成该功能工具

任务2:软件文档是软件开发过程当中产生的软件产品,与软件生存周期有着密切关系。搜索关键词“软件工程国家标准”,了解软件工程国家标准情况和代号说明,深刻分析国家标准中GB/T8567-2006标准关于软件产品文件规范内容与软件生存周期各阶段的关系

任务3:参考如下纲要采访一个高年级同窗在软件工程实践课中作过的项目

如下是我对大四学长的采访
学长作的是学生管理系统,是去年完成该项目的单元测试

  • 项目如今还有用户吗?
    当初作的是一个测试型小项目,没有具体的用户
  • 项目可否继续开发,源代码/文档还有么?
    源代码还在个人手里,已经准备2.0的开发了,可是原团队的其余成员不在身边,只能由我本身开发
  • 项目开发有什么经验和教训?
    必定不要觉得前面作的软件需求分析都是无用功、不要以直接写代码能够节省时间、不要觉得其余团队比你快就比你作的好、不要觉得团队中其余人都是傻逼
  • 对学好软件工程有什么经验和教训:
    对于初学者来讲,知识基础较薄弱,对一些应用操做、概念、工具方法等理解起来较为困难,要能从总体概念上较好地理解和把握、学好软件工程,不是仅仅把几本专业书籍细致地看几遍,而后上机练习几回就能够成功,学习过程当中要注意多看多练要注意结合实际,更要多思考,面对错误不要一范就问,要尝试本身去解决。可是还要注意什么都学,确定是什么都学不透的,要集中精力打攻坚战,学习软件工程首先要明白本身的学习目标到底是什么,根据本身的实际工做出发,有针对性的在相应的学习方向上进行提升,制定出详细的学习规划。还要注意与其余科目的相辅相成,就像咱们在学习面向对象分析的时候要结合大一学习的面向对象及其方法学这一专业科目进行研究拓展;在学习语言时,要看看与C语言的联系,多思多想,把从各个科目学到的知识通汇贯通。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