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据切分的原理能够参见博客:http://blog.csdn.net/jhq0113/article/details/44226789
mysql
关于Atlas的介绍能够参见博客: http://blog.csdn.net/jhq0113/article/details/44239823linux
Atlas源代码用C语言编写,它对于Web Server至关因而DB,相对于DB至关因而Client,若是把Atlas的逻辑放到Web Server程序里去处理,这样会大大增长Web Server程序的复杂度,同时Web Server和DB之间的耦合度也至关高,由于只要DB增长/减小服务,Web Server就有可能要发生代码改变,若代码不改变,就得经过中间关系表与心跳机制来维护Server之间的关系,这样会带来性能的损耗,而Atlas是架设在Web Server与DB之间的一个中间件,Web Server与DB之间的耦合关系放到了Atlas来处理,既作到了灵活也保留了性能,这也是Atlas存在的价值。git
Atlas支持表的水平切分,支持读写分离,对数据实时性要求较高的项目能够在select语句前增长/*master*/强制读主库,主从MySQL数据库之间数据的同步须要本身配置,主从mysql数据库数据主从复制的配置方法参见博客:github
http://blog.csdn.net/jhq0113/article/details/44263367
sql
1.安装数据库
注意:只能安装在64位的Linux操做系统上,CentOS官方建议rpm安装方式vim
获取地址:https://github.com/Qihoo360/Atlas/releases
后端
目前最新的版本为:并发
Atlas-2.2.1.el5.x86_64.rpm CentOS 5.* 版本
负载均衡
Atlas-2.2.1.el6.x86_64.rpm CentOS 6.* 版本
个人环境是CentOS 6.6 Basic Server x86_64
安装命令:
[root@jhq0229 src]# rpm -i Atlas-2.2.1.el6.x86_64.rpm
安装位置:
/usr/local/mysql-proxy
配置文件:
/usr/local/mysql-proxy/conf/test.cnf
重要配置文件详解:
(1)线程数
event-threads项设置,太小没法充分发挥多核CPU的性能,过大形成没必要要的线程切换开销,推荐设置为CPU的核数。
(2)最小空闲链接数(2.x以上版本不须要该项,1.x版本须要)
min-idle-connections项设置,太小则在高并发下会有报错,过大虽然不报错但在测试时不容易看出读写分离效果,推荐设置为比客户端的并发峰值稍大,详见《配置参数详解》。上面的配置范例是针对Atlas 2.X版本,没有该选项。对于Atlas 1.X版本的配置文件,须要加入该配置选项
(3)Atlas的工做端口
proxy-address项配置,例如proxy-address = 0.0.0.0:1234表明客户端应该使用1234这个端口链接Atlas来发送SQL请求。
(4)Atlas的管理端口
admin-address项配置,例如admin-address = 0.0.0.0:2345表明DBA应该使用2345这个端口链接Atlas来执行运维管理操做。
(5)管理接口的用户名和密码
admin-username项和admin-password项设置,这两项是用来进入Atlas的管理界面的,与后端链接的MySQL没有关系,因此能够任意设置,不须要MySQL在配置上作任何改动。
(6)日志级别
以log-level项配置,分为message、warning、critical、error、debug五个级别。
(7)日志路径
以log-path项配置,如log-path = /usr/local/mysql-proxy/log。
(8)主库的IP和端口
proxy-backend-addresses = 192.168.0.12:3306
(9)从库的IP和端口,@后面的数字表明权重,用来做负载均衡,若省略则默认为1,可设置多项,用逗号分隔。若是想让主库也能分担读请求的话,只须要将主库信息加入到下面的配置项中。
proxy-read-only-backend-addresses = 192.168.0.13:3306,192.168.0.14:3306
(10)用户名与其对应的加密过的MySQL密码,密码使用PREFIX/bin目录下的加密程序encrypt加密,用户名与密码之间用冒号分隔。主从数据库上须要先建立该用户并设置密码(用户名和密码在主从数据库上要一致)。好比用户名为myuser,密码为mypwd,执行./encrypt mypwd结果为HJBoxfRsjeI=。若是有多个用户用逗号分隔便可。则设置以下行所示:
pwds = myuser: HJBoxfRsjeI=,myuser2:HJBoxfRsjeI=
(11)分表设置,此例中person为库名,mt为表名,id为分表字段,3为子表数量,可设置多项,以逗号分隔,若不分表则不须要设置该项,子表须要事先建好,子表名称为表名_数字,数字范围为[0,子表数-1],如本例里,子表名称为mt_0、mt_一、mt_2
tables = person.mt.id.3
个人配置:
从以上配置能够清楚看到:
主库:192.168.1.18:3306
从库:192.168.1.16:3306 权重为1
注意:主从复制须要自行配置。
Atlas Proxy的ip和端口为:192.168.1.18:8060
主从复制的用户和密码为:mastt 123456,以上的pwds的密码是通过加密处理的
若用Navicat登录,就用Atlas Proxy的ip和端口,用户名和密码用主从复制的,主从复制的帐户须要设置能够在Navicat上登录。
分表配置项:
个人主从库名称是orders,里有三张表,分别是my_orders_0,my_orders_1,my_orders_2,按year字段进行分表,虽然分了2015张表,可是你的数据库里不必定有这么多张表,这里的2015只是取模的一个基数,按照此规律去找到相应的表,例如year=2015,数据请求会发送到my_orders_0表。
编写简单Atlas的启动脚本:
[root@jhq0229 ~]# vim /etc/init.d/atlas
内容以下:
受权并加入开机启动
[root@jhq0229 ~]# chmod +x /etc/init.d/atlas
[root@jhq0229 ~]# chkconfig atlas on
启动atlas服务
[root@jhq0229 ~]# service atlas start
2.功能测试:
1).利用mastt用户123456密码Navicat登录到192.168.1.18:8060查看数据库表,开始数据库中没有数据。
表结构以下:
插入数据
此时咱们会看到my_orders_0,1,2表中分别有一条数据,15年的在0表,16年在1表,17年的在2表。
查询测试,若是不指定表的全名,查询时须要year字段做为where条件,不然不会经过,测试结果以下图:
读写分离测试,为了达到测试效果,咱们在从库的my_orders_0表手动添加一条数据,语句以下:
此时,主库的0表只有一条数据,从表里有两条数据,若是咱们执行查询语句
SELECT * FROM my_orders WHERE `year`=2015出现一条结果,则都的是主库,若出现两条则为从库,结果以下图:
证实已经读的是从库。
测试强制读主库,若执行语句/*master*/ SELECT * FROM my_orders WHERE `year`=2015有两条记录则读的是从库,若是是一条记录都的是主库,测试结果只有周润发一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