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作过一次测试,就必定知道测试环境,但测试环境是如何搭建和维护的呢?就不必定全部人都明白了。
测试环境的搭建,每一个公司都有不同的流程和方法。一种是运维或者开发负责搭建和维护,另外一种是测试人员进行搭建和维护。
大部分复杂的测试环境都是由开发搭建的,开发知道任何配置文件需放在哪一个路径,搭建起来相对容易。若是是运维搭建,就得根据开发提供的安装手册进行搭建和维护,手册中通常会有固定的维护方法。若是是测试搭建,其实和运维干的差很少。
安装手册很是重要,特别是环境比较多的时候,好比有一套开发环境,一套功能测试环境,一套性能测试环境。虽然可能写起来篇幅很长,也不必定有人看,可是若是没有,一旦出了问题,就没有办法及时维护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安装手册也要保持不断地更新。
拿到安装手册,通常是Linux系统,能够依托Jenkins或者独立编写一堆Shell脚本自动执行:把安装文件拷贝到指定目录,服务作一个启动,日志作一个更新;若伴随有数据库配置,要执行一些SQL,使新配置的数据生效;若遇到服务器硬盘不够,须要根据手册上日志路径去删无用的测试日志。若是水平不够,不会编写Shell脚本,也能够手工执行编译、拷贝命令进行的更新或者维护,只是效率不高。
这就是为何有的招聘须要测试精通Linux、懂数据库,极可能须要测试人员自定义搭建和维护测试环境。大规模的测试团队,有配置管理员来承担测试环境的运维工做,这对我的锻炼Linux操做和数据库方面知识有不错的效果。
测试环境搭建时,尽量和上线的环境一致。小公司若是没有条件,能够同比例缩小。好比一套环境有三层:应用服务器、缓存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能够每层取两台,基本可以模拟分布式结构。实在不行,每层一台也能够,可是这样没法模拟分布式,就看对测试质量的要求了。
最后有一点提醒:测试环境没有问题是否是上线后就没有问题了?答案显然是否认的。测试环境和生产环境总有或多或少的差别,因此在线上环境先发一个灰度版本,作一版冒烟测试或者一些跟踪的测试后,再正式发布就比较保险。数据库
记光荣之路吴老3月9日早晨分享缓存
做者:Flyleaves
出处:http://www.cnblogs.com/Flyleaves/
参考声源:http://m.ximalaya.com/zhubo/44966139
本文版权归做者、微信公众号光荣之路和博客园共有,欢迎转载,但未经做者赞成必须保留此段声明,且在文章页面明显位置给出原文链接,不然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