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产品分析时,问清楚这60个问题

分析对象不一样,思考的内容不一样。web

1、项目初期,对可行性的分析学习

作产品分析时,问清楚这 60 个问题

1. 市场环境测试

1.1 背景和趋势:这个方向是否是很火(O2O)? 会不会是将来互联网的趋势(VR)?字体

1.2 竞品状况:有多少团队在作?BAT 是否是在涉足,或者计划涉足?他们目前的市场份额如何?人工智能

1.3 当下市场规模:所在的垂直市场有多大?所在的大类市场有多大?市场的空间多大?蓝海仍是红海?spa

2. 用户需求设计

2.1 需求定义:是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没问题存在的需求都是伪需求)?这个问题是否是特别严重?有没有详细的场景描述(XXX 时,特别讨厌作 XXX,要是 XXX 就行了)?有多少用户会遇到这些问题(好比是你和你老婆会遇到,仍是你肯定全部人都会遇到)?orm

2.2 需求刚弱:是否是很痛点、很贴切的需求(好比上门洗车并非刚需)?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好比不解决真实性的问题,只是把租房信息放平台上有意义吗)?目前用户的需求是否是已经充分知足(好比我为何要特意下个舞蹈教学爱屁屁而不是在优酷看)?对象

2.3 需求真伪:是否是你们都承认这个问题须要解决(好比「我胖但我不想减肥」)?你们说的需求是否是你们真正的需求(怎么获得真实的用户需求?)?教程

3. 产品逻辑

3.1 功能逻辑:功能能不能真正知足需求(好比我要的是方便快捷,但上门理发反而更折腾)?有没有不合理的漏洞(好比咱们但愿记录用户的信用,但用户交易却不会经过咱们进行)?要怎样实现目标功能(配合的具体运营、技术、产品要怎么作)?

3.2 商业逻辑:离交易是否是足够近(不要作到最后发现成了公益平台)?用户价值在你的产品上会不会体现(好比付费时的交易、创做时的内容、社交时的关系链)?

4. 自身能力

4.1 团队状况:运营、技术和产品的能力可否实现目标的功能(相似人工智能、团购大战不是小团队能够碰的)?创始团队是否有能力胜任其职责(创始团队没法 hold 住更多牛人的加入)?

4.2 资金状况:按照预想的盈利方式、收支计划,钱够不够花?在下一次融资前,公司的发展可否达到能够谈融资的地步?

虽然说不少都是创始人该想的,但落实到产品上,就应该是产品经理搞明白的。

2、产品设计时,对功能交互的用户体验的分析。

作产品分析时,问清楚这 60 个问题1. 有用性

1.1 需求类别需求是基本型、指望型仍是兴奋型(参考 需求不是『我以为重要』就重要的)?需求所要求的功能是目前是重要的仍是紧急的仍是其余(好比聊天记录都会丢失时要不要美化图标)?

1.2 可操做性功能使用是否是可以达到效果(好比老人机模式却没有让字体够大)?有没有考虑到用户的使用场景(好比移动数据下提供纯文字省流量的模式)?在使用时会不会常常打断用户(页面跳转太多、须要完成的步骤太多)?

1.3 容错可靠全部错误状况是否是考虑到了(好比「啊,这个空白页面是什么意思竟然没有解释」)?在极端情况下是否是可以可靠(好比便签字数太多就根本不能用了)?

2. 易用性

2.1 学习成本用户的学习成本是否是足够低(好比要先给用户看一百字的新手教程吗)?逻辑的一致性是否是够好(好比按钮长得不同、信息格式不同)?用户再次使用时需不须要重复学习(用过一次就彻底可以掌握并记忆)?

2.2 信息传递文案是否是都能通俗易懂(好比「如今没法中止通用卷设备」)?用户须要的信息是否是都能找到(好比我是滴滴的司机,却找不到奖惩规则)?提醒和警告是否是完整(告诉用户发生了什么、由于什么、能作什么)?

2.3 高效完成如今的方式已是最好的了吗?有没有更好的方式(好比 Windows 下操做弹出 USB 设备还能够再简化)?有没有在处理特殊状况时的高效方法(好比能不能有多选和批处理的功能)?

3. 友好性

3.1 视觉效果是否是美观?会不会形成不适感?

3.2 简洁清晰界面元素还能再减小吗?视觉焦点是在重要信息和功能上吗?

3、在项目管理和我的管理上,要作问题分析。

1. 定义问题(What、Who、Why)

  • 要解决什么问题(严重 BUG,功能缺失,项目延期仍是文档有误)?

  • [项目] 责任人是谁(是产品经理没有发现、测试没有意识到仍是开发有疏漏)?

  • 具体原由是什么(好比技术并不了解业务背景因此作错)?

2. 解决问题

  • 有哪几种解决方案(不是先处理人,而是先处理问题、罗列方案)?

  • 每种方案的利弊是什么(好比有的会影响产品进度但节省成本、有的会耗费公司财力但速度快等)?

  • [项目] 利益相关者认同哪一个方案(好比关乎运营的方案不能绕过他们、改动设计的地方也不能不通知设计师)?

  • 从长远来看哪一个方案获益最大、损失最小(好比临时的解决方案虽然快,但可能会埋下隐患)?

3. 复盘问题

  • 形成问题的深度缘由是什么(好比技术水平自己有问题、工做流程设计有误)?

  • 问题如何暴露的,在以前为何没有暴露(谁发现的问题、在其余时间为何没发现)?

  • 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什么(好比招募专家、改进工做流程)?

  • 检查异常的机制是否是须要改进(好比在哪一个环节加入总监的评审)?

4. 提升效率 / 节省成本

  • 工做中比较复杂的、步骤繁琐的事务能不能简单处理(好比须要大量对帐结算的方案能够简化逻辑,实际不影响效果)?

  • 简单处理的事务能不能造成标准化的流程机制(好比对帐结算在固定周期、用固定方法完成)?

  • 标准化的流程机制可否实现自动化(好比对帐结算用程序实现自动化)?

我数了数,大概有 60 个问题。若是做为产品经理在作各类分析的时候全都搞明白,应该差很少了。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