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件编码的生成流程

文章版权由做者李晓晖和博客园共有,若转载请于明显处标明出处:http://www.cnblogs.com/naaoveGIS/数据库

1.背景

1.1区域级别代号

系统中咱们将区域级别代号分为:区(district)、街道(street)、社区(community)、单元网格(cell)。编码

而他们所对应的数字代号分别是:3d

区:2;code

街道:3;blog

社区:4;排序

单元网格:5get

1.2 tcregion表和vcregion表

tcregion表中包含了全部区域的相关信息。博客

                       

Vcregion表it

此表为基于tcregion表的视图表,建立代码以下:io

 

建立后所得表以下。观察此表能够得出,街道代码、社区代码和网格代码之间的内在联系。

 

2.获取新增部件编码须要的参数

获取新增部件的编码须要两个参数,一个是subTypeID,另外一个是cellName。SubTypeID的获取方式是:

 

CellName为网格编码,其获取方式通常是标志定位时获得XY,经过地理服务端或者直接查询数据库所得。以下,即是一个cellName。

 

3.流程图

 

 

4.详解编码组成格式

 

 

QDM:表示由单元网格查出的区代码的最后六位数。

Unicode:表示由subTypeID查出的对应部件的部件编码,取最后四位数。

MaxCode(+|-)1:表示将该部件图层中的最大编码按照排序规则加或者减1。

 

5.详解编码得到流程

该流程已经用存储过程写出,可查询dlsys.fcGetPhyLayerNewObjCode。这里只是将此存储过程当中的流程分步解说。

5.1获取QDM

假设cellName ='41030200100502'。

 

若是没有查到数据,则用cellName的前六位代替,即410302。

 

5.2获取对应的部件统一编码和部件图层名

假设查出的SubTypeID为514。

 

或获得uniqueCode须要取最后四位数,得:

 

5.3获取maxCODE

由4.1和4.2已经得出了QDM和uniqueCode以及phylayerName(燃气井盖)。

则在表dlgis.燃气井盖中查询其中已有的最大编码。查询到后,再和由QDM以及uniqueCode按照规则组合出来的数据比较,获得最大值。

 

这里获得的是:

 

5.4获取编码排序规则

编码多是递增规则也多是递减规则。这里经过配置而得其规则:

 

5.5获得新增编码

 

即用maxCode加上或减去1。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