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网络
硬件方面:经过线缆将网络设备和计算机链接起来框架
软件方面:操做系统,应用软件,应用程序经过通讯线路互连加密
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传递操作系统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计算机网络
数据通讯设计
资源共享接口
增长可靠性ip
提升系统处理能力资源
网络协议与标准:一组控制数据通讯的规则路由
协议三要素:
语法
语义
同步
标准;一致赞成的规则能够理解为标准
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
ANSI (美国国家标准局)
ITU-T (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部)
IEEE (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
WAN与LAN
广域网(WAN)
范围:几十到几千公里
做用:用于链接远距离的计算机网络
局域网(LAN)
范围:1公里左右
做用:用于链接较短距离内的计算机
网络拓扑结构:
星型拓扑:
优势:易于实现,易于网络拓展,易于故障排除
缺点:中心节点压力大,组网成本较高
网型拓扑:
各个节点至少与其余两个节点相连,可靠性高,组网成本高。
数制:
计算机的数制:
二进制这个词的意思是基于两个数字,二进制数或者二进制位表示为0和1
十进制数系统包括10个数字,十进制数0.1.2.3.4.5.6.7.8.9
十六进制系统的基数是16,前十个数字是0到9,后面是A,B,C,D,E,F,分别表示为10,11,12,13,14,15,
二进制的优势:
二进制只需用两种状态表示数字,容易实现预算规则简单
0+0=0,0+1=1,1+0=1,1+1=10
0*0=0,0*1=0,1*0=0,1*1=1
用二进制容易实现逻辑运算
真 假
协议分层:
网络通讯的过程很复杂
数据以电子信号的形式穿越介质到达正确的计算机,而后转换成最初的形式,以便接收者能阅读。
为了下降网络设计的复杂性,将协议进行了分红设计
服务于服务访问点:
服务:是网络中各层向相其邻层提供的一组操做
服务访问点;(SAP-至关于相邻层的接口)
a+1层实体经过a层的SAP来使用a层所提供的服务
服务类型:
面向链接的服务:
先创建连接再传输数据,以后再断开链接
数据传输过程当中,数据包不须要携带目的地址
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无链接的服务:不须要先创建链接,直接发送数据
每一个报文都带有完整的目的地址
不保证报文传输的可靠性
服务元素:
请求
指示
响应
确认
OSI协议模型:
OSI七层框架:物理层 > 数据链路层 > 网络层 > 传输层 > 会话层 > 表示层 > 应用层
物理层:创建,维护,断开物理连接,定义了接口及介质,实现了比特流的传输。
数据链路层:创建逻辑连接,进行硬件地址寻址,差错效验等功能,经过MAC地址实现数据的通讯,帧包装,帧同步,交换机工做在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进行逻辑地址寻址,实现不一样网络之间的通讯,定义了ip地址,为数据传输选择最佳路径,路由器工做在网络层。
传输层:定义传输数据的协议端口号以及流控和差错效验,实现了程序于程序的互联,可靠与不可靠的传输。
会话层:创建,管理,终止会话,例如 断点续传。
表示层:数据的表现形式,如加密,压缩。
应用层:网络服务于最终用户的一个接口。
TCP/IP协议族的组成:
应用层:HTTP,FTP,TFTP,SMTP,SNMP,DNS。
传输层:TCP,UDP。
网络层:ICMP,IGMP IP ARP RARP。
链路层:由底层网络定义的协议。
物理层:由底层网络定义的协议。
PDU(协议数据单元):
网络层:包 packet 路由器
传输层:段 segment 防火墙
数据链路层:帧 frame 交换机
物理层:比特流 bits 网卡
应用层: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