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的产品经理在通过紧张的产品设计与研发,最终把产品推上线后都会放松一把:产品终于上线了。上线后的调整是必要的,但真的不能放松。由于,PM“真正”的工做才刚开始... app
产品上线后,会直接引起一个问题:个人产品怎么样?下面将个人一些经验分享给你们。 工具
关于产品表现如何,能够拆分红两个问题: 设计
* 个人产品是用户须要的吗? — 对不对? 游戏
* 个人产品是用户喜欢的吗?— 好很差? ip
经过哪些数据判断产品表现呢?我试着给出几个产品数据项和数值,供你们参考: get
* 月用户增加率 产品
* 活跃比例 后台
* 留存率 基础
以本身负责的两个日活比例大于8%的工具类产品为例(推广渠道与力度维持不变) file
一、月用户增加率
“月用户增加率”是判断产品对不对的重要指标
*注:数据来自于友盟后台。出于保护,月用户数已作处理
1.一、产品上线后前3个月的数据波动是比较大的,最好拿第四个月及以后的数据做比较(灰度发布,小版本快速迭代,搭建推广渠道等工做,都会对数据带来重要影响)
1.二、月新增用户增加率均值达到20%左右则算是“对”的产品(数据观察期应为4个月+)
1.三、当月增加率达开始达到50%时,证实用户开始自增加
1.四、日新增也是基础数据,可是产品成长初期,参考意义不大
二、活跃数/比例
“活跃比例”是检验产品“活得”好很差的指标,按照时间间隔分为“日活比例”“周活比例”和“月活比例”
日活比例 = (当天启动应用客户端的用户数/用户总量)*100%
周活比例 = (当周启动应用客户端的用户数/用户总量)*100%
月活比例 = (当月启动应用客户端的用户数/用户总量)*100%
2.一、活跃比例曲线
不管日活比例,周活比例,月活比例都遵循这样的曲线规律。曲线的三个阶段分别是:启动期、平稳期、发展期。
* 启动期:产品上线初期,新增用户对活跃用户数的比重较大,因此各项活跃比例都是较高的
* 平稳期:当产品上线必定时间后,随着用户基数增长,比例会降低。若是产品方向是对的,在平稳期的活跃比例会维持在必定水平上,不会持续下降
* 发展期:产品按需迭代,用户粘性会慢慢提升,这时的活跃比例会随着老用户占比的增长而有提高趋势
若是,你的产品活跃曲线以下图,那就须要反思并调整
* 在平稳期并不平稳,那须要思考,产品是否真正打到痛点
* 在发展期并无活跃比例提高,那须要评估,迭代的功能是否知足了用户的需求
2.二、活跃比例参考值
对于工具类产品而言,不一样产品,活跃比例也并不相同,参考值以下
* 日活比例:5%-10%,达到8%以上,算是优秀的工具产品
* 周活比例:20%+
* 月活比例:40%-50%之间
三、用户留存率
“活跃比例”也是检验产品“活得”好很差的重要指标。Facebook平台流传出留存率“40–20–10”规则,分别是“第二天留存率”、“第7日留存率”和“第30日留存率”。意为:若是要让游戏的DAU超过100万,那么新用户第二天留存率应该大于40%,7天留存率和30天留存率分别大于20%和10%。这只是个参考,对于大多数app来讲,可以达到这个数字是很是难的。
对于纯工具产品达到如下的留存率已然不错了
* 第二天留存率:达到20%
* 一周留存率:达到20%
* 一月留存率:达到15%
内容型工具产品(如影视类,音乐类)相应的留存率会提高50%
* 第二天留存率:达到30%
* 一周留存率:达到30%
* 一月留存率:达到20%
若是你的产品的相应留存率低于这个指标,那须要反思本身的产品。若是在非人工干预的状况下,留存不够理想。那么,运营工做的开展也会比较艰难。
四、最后配上一张留存数据以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