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两个方面,开发成本和推广成本。html
原生APP通常要同时开发iOS和Android两套,而小程序只须要作一套。毫无疑问,这点是小程序最大的优点,从这个角度来看,小程序是“跨平台“的。前端
具体到开发效率上,很遗憾,在现阶段,开发一套完整逻辑的应用程序,小程序的开发效率是低于APP的。小程序独立出了一个封闭的生态。web
咱们常常说不要重复的造轮子,可小程序如今是裸奔,你得本身去造轮子。而iOS和Android通过经年的累积,已有大量的成熟组件可使用。正则表达式
相反,小程序目前还处于内测阶段,没有任何优秀的第三方组件可使用。而官方提供的组件,接口很是的少,实现功能没问题,但你想本身去定义组件属性、样式是很困难的(这点真的很奇怪,全部组件没有任何设置样式的接口)。canvas
咱们团队作了个简单的对比,开发一样一款简单的天气应用。iOS拿到UI设计稿后,轻车熟路两天搞定,各类交互不须要UE,都是iOS经常使用动画。web前端这边,拿着设计稿去找UI:小程序
这个透明的状态栏我无法实现,由于小程序的状态栏必需要有 ; 底部的Tab栏我只能设置颜色和图片,设计稿里的样式我作不出来; Banner轮播的指示点我改不了。微信小程序
咱们在小程序开发中遇到最棘手的2个问题:微信
缺乏统计、绘图组件,之前的echarts和hightcharts都没法使用,只能用canvas去绘制,耗费的时间之多可想而知。咱们目前正在着手修改一款基于canvas的开源绘图组件,让其支持小程序。app
小程序不支持WebView,大量已被静态化好的HTML页面彻底没办法在小程序上展现。若是要支持格式化的文本显示,目前思路有二种:echarts
编写工具,用正则表达式解析HTML,并转化成小程序的标签。这个过程很繁琐,不只要处理标签还要处理样式。好比html中的 ul 签,处理起来就很棘手;再好比小程序里的中是不能嵌套的(嵌套后内部的text样式无效),而这样的嵌套在html中太常见了。
编写一个针对wxml的文本编辑器,用这样的编辑器从新录入和格式化文本(这就是小程序带来的一个挺好的机会)
小程序原生支持WebView的可能性很小。若是支持WebView,那之前用HTML5开发的各种WebApp又能够在小程序里跑了,iOS —-> 微信—-> 小程序—-> WebView,这复杂的结构是要逆天的。但有可能微信会开放一个只支持CSS+HTML的WebView,不能运行Javascript。
开发者在开发小程序以前必定要预先对这些技术问题作充分的了解,并在设计上、功能规划上尽量的规避。
现阶段,你想按照你的UI设计去开发,困难不小。有人说目前小程序还在内测,将来会有大量的组件出现。会有组件出现我绝不怀疑,但组件的质量怎么样,开发者的热情有多高,能不能造成一个良好的社区氛围,这些都是未知数。中国可以静下心来作开源的开发者,真的挺少。
至于推广成本和用户获取上,不少人都认为小程序会有绝对的优点,它处于微信内部,理应离微信关系链条更近。可微信至今没有给小程序分享的接口,也许之后会给新的接口,也许会将小程序绑定到公众号,借助公众号来传播,也许根本不给小程序提供分享的接口。
谁知道呢?
APP获取用户成本高的一个根本缘由是用户手机里的APP已经饱和了,咱们不能拿一个新兴生态的用户获取成本和一个已经饱和的生态作对比。
当小程序的生态也饱和的时候,这个成本还低吗?点开你微信里的订阅号,刺目的红色数字有没有亮瞎你的眼?而你又认真去阅读的文章有几篇?大量刷来的用户那不叫用户,想获取一个真实的用户的成本历来都不低。
这里仍是建议各位开发者,把精力真正的放在产品上,不要一味的盯着着微信的传播优点和平台优点。小程序因为门槛较低,竞争的激烈程度将远超iOS和Android。
Web发展这么多年, 积累的大量前端人才,极有可能被这波热潮释放。把精力投入在打磨产品上,结合本身产品的特色适度营销,这才是王道。
「H5程序俱乐部」是一个专一微信小程序学习交流的微信公众号
天天发布微信小程序设计/开发/运维知识,小程序最新资讯
H5程序俱乐部微信号:wxapp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