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oll简介

1.epoll简介linux

epoll是I/O事件通知工具,与select/poll相比,epoll最大的好处在于它不会随着监听fd数目的增加而效率下降。
epoll API既能够用做edge触发的接口,也能够用做level触发,而且对于监听大量的文件描述符一样有很好的性能。编程

由于内核中的select采用轮询实现的,轮询的fd数目越多,耗时越多。而且,在linux/posix_types.h中#define __FD_SETSIZE 1024
即select最多同时监听1024个fd,固然,能够经过修改头文件再重编译内核来扩大这个数目,但这彷佛并不治本。缓存


2.epoll使用方法网络

(1)使用epoll_create()建立一个epoll实例。
(2)经过epoll_ctl()将想监听的文件描述符和其事件注册进epoll实例中。
POLL_CTL_ADD:注册目标文件描述符,并将事件event与相关联。
EPOLL_CTL_MOD: 更改与目标文件描述符fd关联的事件event。
EPOLL_CTL_DEL: 溢出指定的FD并发

可设置的监听事件类型:
EPOLLIN :表示对应的文件描述符能够读(包括对端SOCKET正常关闭);
EPOLLOUT:表示对应的文件描述符能够写;
EPOLLPRI:表示对应的文件描述符有紧急的数据可读(这里应该表示有带外数据到来);
EPOLLERR:表示对应的文件描述符发生错误;
EPOLLHUP:表示对应的文件描述符被挂断;
EPOLLET: 将EPOLL设为边缘触发(Edge Triggered)模式,这是相对于水平触发(Level Triggered)来讲的。
EPOLLONESHOT:只监听一次事件,当监听完此次事件以后,若是还须要继续监听这个socket的话,须要再次把这个socket加入到EPOLL队列里socket

(3)经过epoll_wait()来阻塞监听I/O事件。高并发


3.edge触发和level触发的区别工具

epoll事件分发接口可以表现为边缘触发(ET)和水平触发(LT)。 两种机制之间的差别能够描述以下。 假设发生这种状况:
①表示管道读取端(rfd)的文件描述符在epoll实例上注册。
②管道的写入端在管道的wfd上写入2kB的数据。
③完成对epoll_wait()的调用,将rfd做为就绪文件描述符返回。
④管道读取端先从rfd读取1kB数据。
⑤完成对epoll_wait()的调用。性能

若是已使用EPOLLET(边缘触发)标志将rfd文件描述符添加到epoll接口,则尽管文件输入缓冲区中仍存在可用数据,但在步骤⑤中的对
epoll_wait()的调用可能会挂起。缘由是边缘触发模式仅在受监视文件描述符发生更改时才传递事件。所以在步骤5中对epoll_wait()的调用
可能会无限期地被阻塞。ui

用做水平触发时(默认是水平触发的,未指定EPOLLET时),epoll只是一个更快的poll()。


4.注意事项

使用epoll的应用程序应使用非阻塞(O_NONBLOCK)文件描述符(select/poll应该也是同样的)建议方法以下:
a.使用非阻塞文件描述符;
b.仅在read()或write()以后检查errno值是不是EAGAIN。(如果非阻塞的读,读完了返回-EAGAIN,缓存区写满了返回-EAGAIN)


5.EPOLL_CTL_MOD标志
即便使用边缘触发的epoll,也能够在收到多个事件,调用者能够选择指定EPOLLONESHOT标志,告诉epoll在收到
epoll_wait()事件后禁用关联的文件描述符。 当指定了EPOLLONESHOT标志时,若想再次使用epoll来监听这个描述符调用者
须要使用epoll_ctl(EPOLL_CTL_MOD)从新安装此文件描述符。

6.epoll的/proc接口
/proc/sys/fs/epoll/max_user_watches 用于限制epoll()监听的最大文件描述符的个数,用于限制对内核内存的使用。默认是4%的内存占用。

 

可参考:高并发网络编程之epoll详解:https://blog.csdn.net/shenya1314/article/details/73691088epoll 总结:https://blog.csdn.net/xiangguiwang/article/details/80659826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