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学习(一):计算机网络概述和物理层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

接入层:直接接入终端设备(如电脑)web

汇聚层:将接入层的交换机汇聚到一个交换机windows

  汇聚层的带宽要高于接入层(要注意交换机之间承受的带宽)浏览器

 

Q : 局域网网线长度有限制么缓存

 局域网的覆盖范围通常不超过10千米安全

 城域网覆盖范围通常10-100千米,再大就是广域网了。网络

局域网:覆盖范围小,本身花钱买设备,带宽固定,本身维护ide

广域网:距离远,花钱租带宽 性能

Internet:ISP组成,有本身的机房,对网民提供访问Internet链接学习

  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电信、联通)编码

 

IP段分为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

子网掩码:255的个数是网络部分的位数,用于告诉计算机那些是网络部分主机部分(可能和分配IP有关)

路由器的地址通常是第一个,好比15.0.0.1

网关(Gateway):到其余网段应该访问哪个ip,好比路由器

Mac地址:物理地址,终端都有

 

数据包:数据+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

数据帧:数据+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Mac地址+目标Mac地址

路由器转发数据帧的过程当中会不断改变Mac地址到目标IP。

物理地址决定了下一跳给谁,IP地址决定了最终到哪去 

Q: 路由之间的传递是经过Mac地址么?

 

数据包比较大,须要拆分,因此会有缓存机制,浏览器会从缓存中一点一点的取数据

 

OSI参考模型

应用层:全部能产生网络流量的程序(和用户交互的程序,如QQ等)。

表示层:在传输以前进行的处理。好比进行加密或者压缩处理,二进制,ASCII(编码方式不一样会出现接受的数据出现错误)

会话层:

  netstat -n 查看会话,ESTABLISHE是已经创建的会话,TIME_WAIT是访问网页的,快要释放了(Q:)

  netstat -nb  能够查看会话是由哪一个应用程序创建的

传输层:提供可靠传输,流量控制,不可靠传输

网络层:负责选择最佳路径,规划IP

数据链路层:帧的开始和结束,透明传输,差错校验(只检查,不纠错,传输层纠错)(交换机)

物理层:接口标准,电器标准,如何在物理链路上传输更快(网线)

 下层为上层提供服务。

 

OSI参考模型对网络排错指导

1. 物理层故障 查看链接状态  发送和接受的数据包

遇到问题先从物理层查找,好比网线问题,在网络和共享中心中会显示网络电缆有问题,

若是没有显示网络电缆问题,再看属性中已发送和已接收的数据包,有一个为0,也多是物理层的网线故障

2. 数据链路层故障 MAC地址冲突,ADSL欠费,网速没办法协商一致,好比千兆宽带强行对应百兆设备,计算机链接到错误的VLAN

网络设备--》 属性中能看到速度

 

A:修改MAC地址

默认状况下是设备之间进行带宽协商,也能够强制修改

 

 属性---》配置----》高级---》Speed & Duplex(中文:链接速度和双工模式)

 

 

3. 网络层故障 规划地址 选择路径,好比配置了错误的IP地址,子网掩码,错误的网关,路由器没有配置到达目标网络的路由

计算机没有配网关,就无法访问其余网段,能ping通,网络层就没问题

4. 应用层故障(暂时将其他层都规划到应用层)应用配置错误,好比设置了不存在的代理 

 

 

OSI参考模型和网络安全

1.物理层安全 

别人能够接入你的网络

2. 数据链路层安全   ADSL帐号密码   VLAN交换机端口绑定MAC地址

3. 网络层安全  在路由器上使用ACL控制数据包流量,windows防火墙

4. 应用层安全  开发的应用程序没有漏洞

 

 

TCP/IP协议

OSI中的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在TCP/IP中属于应用层

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在TCP/IP中属于网络接口层

 

 

数据封装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1. 速率:链接在计算机网络上的主机在数字信道上传送数据位数的速率

单位是b/s,kb/s, Mb/s, Gb/s(bit,Byte),指发送端和接受端的传输速度

宽带速率通常是bit/s,百兆是100M bit/s,而下载速度单位是字节,Byte/s,因此要除以8

2. 带宽:数据通讯领域中,数字信道送传送的最高数据率

单位同上。指端口和端口之间的速度

Q:查看路由器的带宽

3. 吞吐量:即在单位时间内经过某个网络的数据量

单位同上。指总得流量。

4. 时延(又指延迟)

分为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

发送时延:发送端发送完一个文件的时间

  数据块长度(比特)/ 信道带宽(比特/秒)

排队时延:路由缓存排队时间,缓存满了就扔掉,即丢包

处理时延:路由分发文件,处理向哪里发的处理时间

传播时延:在信道传播的时间

接口带宽更改的是发送时延,物理介质是无法经过接口带宽改变的。

5. 时延带宽积

传播时延 x 带宽

第一章未完

 路由器和交换机:

路由器工做在网络层,交换机工做在数据链路层,前者负责在不一样网段转发数据,后者是根据MAC地址寻址。

 

第二章 物理层 

2.1 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物理层解决如何在链接各类计算机的传输媒体上传输数据比特流,而不是指具体的传输媒体

主要任务能够描述为肯定传输媒体接口的一些特性,好比

机械特性:接口形状,大小,引线数目

电气特性:好比规定电压范围(-5V到+5V)

功能特性:好比规定-5V为0,+5V为1

过程特性:规定创建链接时各个相关部件的工做步骤

2.2 数据通讯的基础知识

典型的数据通信模型

 

 

 

码元(code)-- 在使用时间域的波形表示数字信号时,则表明不一样离散数值的基本波形就是码元

1码元能够携带n bit的信息量(不一样的电压值表明不一样的数值)

信道:通常表示向一个方向传递信息的媒体。

 

基带信号(基本频带信号)---- 来自信源的信号,不易传播

带通讯号:把基带信号通过载波调制后,把信号的频率范围搬移到较高的频段以便在信道中传输

 

传输距离近的时候,计算机网络采用基带传输,长距离须要通过载波调制转为带通讯号。

 

对基带数字信号的几种调制方法:

调幅: 1的时候有振幅,0的时候没有

调频:一直有振幅,高频1,低频0

调相:正弦波和余弦波区分0和1

 

总结:

数据通讯的基础知识

  数据通信模型

  相关术语

  信道: 单工通讯,半双工通讯,全双工通讯  

  基带信道,带通讯号

  调制方法:调频,调幅,调相

  经常使用的编码:单极性不归零码,双极性不归零码,单极性归零码,双极性归零码

        曼彻斯特编码,差分曼彻斯特编码

  信道的极限容量

    奈氏准则  没有信号干扰,码元的传输速率有上限

    香农公式  有信号干扰,无差错传输速率

 

2.3 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

2.4 信道复用技术

2.5 数字传输系统

2.6 宽带接入技术

 

 

博主是web开发,对物理层这块学习没有深刻......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