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log.csdn.net/singwhatiwanna/article/details/23387079 (来自singwhatiwanna的csdn博客)java
为了更好地阅读本文,你须要先阅读Android apk动态加载机制的研究这篇文章,在此文中,博主分析了Android中apk的动态加载机制,并在文章的最后指出须要解决的两个复杂问题:资源的访问和activity生命周期的管理,而本文将会分析这两个复杂问题的解决方法。须要说明的一点是,咱们不可能调起任何一个未安装的apk,这在技术上是没法实现的,咱们调起的apk必须受某种规范的约束,只有在这种约束下开发的apk,咱们才能将其调起。另外,本文给出的解决方案也不是完美的,可是逻辑已经能够正常地跑通了,剩下的极个别细节问题是能够优化的。android
咱们知道,宿主程序调起未安装的apk,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资源如何访问,具体来讲就是,凡是以R开头的资源都不能访问了,由于宿主程序中并无apk中的资源,因此经过R来加载资源是行不通的,程序会报错:没法找到某某id所对应的资源。针对这个问题,有人提出了将apk中的资源在宿主程序中也copy一份,这虽然能解决问题,能够一听起来就很奇怪,首先这样会持有两份资源,会增长宿主程序包的大小,其次,没发布一个插件都须要将资源copy到宿主程序中,这样就意味着每发布一个插件都要更新一下宿主程序,这和插件化的思想是相悖的,插件化的目的就是要减少宿主程序apk包的大小同时下降宿主程序的更新频率并作到自由装载模块。因此这种方法并不可行。还有人提供了一种方式:将apk中的资源解压出来,而后经过文件流去读取资源,这样作理论上是可行的,可是实际操做起来仍是有很大难度的,首先不一样资源有不一样的文件流格式,好比图片、xml等,还有就是针对不一样设备加载的资源多是不同的,若是选择合适的资源也是一个须要解决的问题,基于这两点,这种方法不建议使用,由于它实现起来有难度。下面说说本文所采用的方法。git
咱们知道,activity的工做主要是由ContextImpl来完成的, 它在activity中是一个叫作mBase的成员变量。注意到Context中有以下两个抽象方法,看起来是和资源有关的,实际上context就是经过它们来获取资源的,这两个抽象方法的真正实如今ContextImpl中。也便是说,只要咱们本身实现这两个方法,就能够解决资源问题了。github
/** Return an AssetManager instance for your application's package. */
public abstract AssetManager getAssets();api
/** Return a Resources instance for your application's package. */
public abstract Resources getResources();性能优化
下面看一下如何实现这两个方法cookie
首先要加载apk中的资源:app
说明:加载的方法是经过反射,经过调用AssetManager中的addAssetPath方法,咱们能够将一个apk中的资源加载到Resources中,因为addAssetPath是隐藏api咱们没法直接调用,因此只能经过反射,下面是它的声明,经过注释咱们能够看出,传递的路径能够是zip文件也能够是一个资源目录,而apk就是一个zip,因此直接将apk的路径传给它,资源就加载到AssetManager中了,而后再经过AssetManager来建立一个新的Resources对象,这个对象就是咱们可使用的apk中的资源了,这样咱们的问题就解决了。ide
其次是要实现那两个抽象方法性能
okay,问题搞定。这样一来,在apk中就能够经过R来访问资源了。
这是本文开头提到的另外一个须要解决的难题。为何会有这个问题,其实很好理解,apk被宿主程序调起之后,apk中的activity其实就是一个普通的对象,不具备activity的性质,由于系统启动activity是要作不少初始化工做的,而咱们在应用层经过反射去启动activity是很难完成系统所作的初始化工做的,因此activity的大部分特性都没法使用包括activity的生命周期管理,这就须要咱们本身去管理。谈到activity生命周期,其实就是那几个常见的方法:onCreate、onStart、onResume、onPause等,因为apk中的activity不是真正意义上的activity(没有在宿主程序中注册且没有彻底初始化),因此这几个生命周期的方法系统就不会去自动调用了。针对此类问题,采用Fragment是一个不错的方法,Fragment从3.0引入,经过support-v4包,能够兼容3.0如下的android版本。Fragment既有相似于Activity的生命周期,又有相似于View的界面,将Fragment加入到Activity中,activity会自动管理Fragment的生命周期,经过第一篇文章咱们知道,apk中的activity是经过宿主程序中的代理activity启动的,将Fragment加入到代理activity内部,其生命周期将彻底由代理activity来管理,可是采用这种方法,就要求apk尽可能采用Fragment来实现,还有就是在作页面跳转的时候有点麻烦,固然关于Fragment相关的内容我将在后面再作研究,本文不采用Fragment而是经过反射去手动管理activity的生命周期。
咱们要在代理activity中去反射apk中activity的全部生命周期的方法,而后将activity的生命周期和代理activity的生命周期进行同步。首先,反射activity生命周期的全部方法,还反射了onActivityResult这个方法,尽管它不是典型的生命周期方法,可是它颇有用。
其次,同步生命周期,主要看一下onResume和onPause,其余方法是相似的。看以下代码,很好理解,就是当系统调用代理activity生命周期方法的时候,就经过反射去显式调用apk中activity的对应方法。
文章开头提到,要想成为一个插件apk,是要知足必定条件的,以下是采用本文机制开发插件apk所须要遵循的规范:
1. 不能用this:由于this指向的是当前对象,即apk中的activity,可是因为activity已经不是常规意义上的activity,因此this是没有意义的。
2. 使用that:既然this不能用,那就用that,that是apk中activity的基类BaseActivity中的一个成员,它在apk安装运行的时候指向this,而在未安装的时候指向宿主程序中的代理activity,anyway,that is better than this。
3. 不能直接调用activity的成员方法:而必须经过that去调用,因为that的动态分配特性,经过that去调用activity的成员方法,在apk安装之后仍然能够正常运行。
4. 启动新activity的约束:启动外部activity不受限制,启动apk内部的activity有限制,首先因为apk中的activity没注册,因此不支持隐式调用,其次必须经过BaseActivity中定义的新方法startActivityByProxy和startActivityForResultByProxy,还有就是不支持LaunchMode。
5. 目前暂不支持Service、BroadcastReceiver等须要注册才能使用的组件。
1. DLIntent的定义,经过自定义的intent,来完成activity的无约束调起
2. 采用Fragment的生命周期管理
3. Service、BroadcastReceiver等组件的调起
4. 性能优化
首先宿主程序运行后,会把位于/mnt/sdcard/DynamicLoadHost目录下的全部apk都加载进来,而后点击列表就能够调起对应的apk,本文中的demo和第一篇文章中的demo看起来差很少,实际是有区别的,区别有两点:activity具备生命周期、加载资源能够用R,具体的代码实现请你们参见源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