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苹果建议不要滑动关闭后台程序#这个话题上了微博的热搜。app
这个话题的源头,是由于英国的《太阳报》的一篇报道中写道“若是您常常关闭应用程序,则 iPhone 会变慢并损耗电池。”优化
对此事,苹果也在官方渠道发布声明表示“确实如此”。并表示 iPhone 电池寿命广泛偏短的缘由,就是用户习惯性的手动关闭应用程序,这不只会缩短电池的使用寿命,也会致使设备的速度变慢。spa
在此以前,我相信大部分人都和我同样,认为后台的应用程序会占用 CPU、消耗电量,所以会常常性的手动关闭不少应用程序。翻译
但苹果为何这么说呢?原理是啥?电池寿命真的是被咱们一下一下划没的么?blog
这个观念差别的背后,实际上是来源于用户和官方的认知差别。ip
事实上早在 2016 年,时任苹果软件高级副总裁的 Craig Federighi 就针对用户的邮件进行了回复。内存
但这个回复在当时并未被大部分人所了解。资源
而事实上,iOS 为了让设备减小没必要要的系统资源开销,并保持系统的流畅,它的后台更应该叫作「多任务切换界面」。而这得益于 iOS 特殊的「墓碑机制」。get
名词解析:墓碑机制简单来讲,墓碑机制就是当 App 进入后台前将以某种形式持久化,而后释放其正在使用的资源(包括内存、CPU等),等待 App 再次被唤醒时,将再将这个保存的状态恢复出来,此时应用跟没有被杀死继续运行了同样。it
实际上 iOS 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墓碑机制,其在应用进入后台时能够向系统申请必定时间的后台运行时间(通常不超过10分钟),以后才会被彻底挂起。
根据这个机制咱们能够知道,咱们以前滑动关闭的并不是是应用程序,而是相似于应用程序的快捷打开方式。
而若是想真正的关闭一个应用程序,须要将这个应用从 RAM 中移除(好比重启手机),这时再次启动程序时系统须要从新调动资源,与冻结状态相比,所占用的 CPU 和消耗的电量更高,所以苹果方面建议除非应用程序无响应,不然不要滑动强制退出。
固然,不排除一些应用程序会有更高的“权限”,在后台时也会占用系统资源,咱们能够在「设置」中查看是否有哪些应用在滥用权限。
先放结论:并不会。这是以讹传讹。
咱们能在不少媒体报道中看到“滑动关闭后台应用不只没用,还会影响电池寿命”,这实际上是由于翻译不精准致使的错误传言。
《太阳报》的原文标题是《QUIT IT!Your iPhone gets SLOWER and loses battery life if you always swipe apps closed》,这里面提到的「battery life」被不少人翻译成了「电池寿命」,但实际上这个词通常表示电池的续航时间,英文语境中电池寿命通常会用「battery health」来表示。
正如咱们上文所示,滑动关闭后台应用后,从新启动将会消耗更多的 CPU 和电池电量,所以也会相应的下降电池的续航,和电池的使用寿命并无关系。
理论上影响电池寿命的因素目前有四个:
不少人在买卖二手笔记本的时候都会关注的参数就是「电池循环次数」,由于这个是影响电池寿命和健康程度的关键因素之一。
若是想要经过健康的手机使用习惯来延长手机的电池寿命,这里有一个建议就是关闭某些应用程序的系统通知(也就是常说的弹窗广告)。
iOS 系统不建议频繁滑动关闭后台的应用程序,那么 Android 系统能够么?
答案是:能够。
背后的缘由是 iOS 与 Android 的后台机制并不相同。文章开头咱们介绍了 iOS 系统的「墓碑机制」,而 Andriod 系统并无采用这一机制,因此大部分 Android 系统的应用程序切换到后台后,仍然在占用着 CPU。而滑动关闭后台的程序也就真的是把程序给完全关闭了。
这也是为何Andriod 系统的手机容易变卡、发烫。就是由于 Android 的运存老是很大,不过从安卓 5.0 以后,由于各大厂商对系统作的优化和硬件的迭代发展,这种状况如今也是愈来愈少了。
总结一下咱们今天的文章,大体有如下几个观点:
你以为这两种系统的机制,哪一个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