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01:Buck电路工做原理:函数
图1-1 Buck电路拓扑结构性能
Buck电路的拓扑结构如图1-1所示:设计
(1) input接输入电源,既直流电动势;3d
(2) IGBT1为开关管,能够选择以全控型开关管为主,对于高频状态多使用MOSFET,对于高电压状态,多采用IGBT(MOSFET或者IGBT由Buck电路具体工做状况决定)。Buck变换器又称降压变换器,经过控制input侧直流电动势的供电与断电实现输出测的降压。开关管的控制方式根据控制信号的不一样主要又分为如下三种方式:blog
a) 脉冲调制型:保持开关周期T不变,调节开关导通时刻ton,(PWM: Pulse Width Modulation)最经常使用,最容易实现ip
b) 频率调制(调频型):保持开关导通时间ton不变,改变开关周期T.get
c) 混合调制:同时改变ton和T,使得占空比ton/T发生改变。input
(3) 电感储能,Buck电路中电感起到储能的做用,当开关管导通后,电源向电感充电;当开关管关闭后,电感通过二极管续流。一般电感中电流是否连续取决于开关频率、滤波电感L和电容C的数值。it
(4) 二极管为续流二极管,当开关管关断之后,为电感的能量提供续流通道。io
(5) 输出负载侧接负载,通常先通过电容滤波而后再接负载。
Part02:工做工程分析
分析方法1:常规角度分析(时域分析)
本次设计中,以MOSFET为例分析Buck电路的工做工程。Buck电路根据电感电流IL的连续与断续存在连续导通工做状态和非连续导通工做状态。
(1) CCM模式下:(Continuous Conduction Mode)连续工做模式
当开关管导通时,等效电路如图2-2所示:
图2-1 开关管导通时,等效电路图
由图2-1所示,输入电源Vin向整个电路供电,电感电流增长,一开始,流过电感的电流小于负载电流IL,此时负载电流由电感和电容共同提供。当电流逐渐增长到大于输出的平均电流的时候,电感电流为负载和电容提供能量。
当开关管关断后,等效电路如图2-2所示:
图2-2 开关管关断后,等效电路图
如图2-2所示,开关管关断时,电感电流降低,此时电流依然大于输出平均值,电容电压延续上述上升的趋势,直至电感电流小于输出平均电流,电容开始放电,完成一个开关周期的循环过程。
整个过程的波形图如图2-3所示:
图2-3 CCM下工做波形图
(2) DCM模式下:(Discontinuous Conduction Mode)非连续导通条件下:
在 DCM 模式下,电感的电流在开关管管断后的一段时间后逐渐减为零,此时的等效输入电压为输出电压值,具体的波形如图2-4 所示。
图2-4 DCM模式下工做波形图
在CCM工做模式下,电路的电压输出值和输入值之间呈正比关系,比例系数为占空比D。在DCM工做模式下,输出电压会被抬升,具体的关系和电路的参数,开关频率以及占空比有关。推导公式以下:,其中
。
根据上述公式能够看出,当输出端开路,及电阻无穷大的时候,输入等于输出。
分析方法2:从滤波器的角度分析
二阶滤波器:
图2-5 二阶滤波器
经过对上述的传递函数的分析能够发现,二阶滤波器能够等效为一个比例环节和一个震荡环节构成。其中震荡环节的天然震荡频率为:,阻尼比为
.,该二阶滤波器的谐振频率为
。因此该二阶滤波器的谐振频率小于等于天然频率,在负载必定的状况下(既R为定值时),电容C的大小影响该二阶系统的阻尼系数,既影响系统的响应速度和超调量;在负载必定的状况下,增大系统的电感值,可使得系统的阻抗增长,即在输入电压必定的状况下,获得的纹波电流就越小。
典型二阶滤波器电路与Buck电路的后半部分结构相同,惟一不一样的是在二阶滤波器中,电流能够双向流通,而Buck电路后半部分只容许电流单向流动。当二阶滤波器变为只能单向流动的二阶电路时,电路的工做过程会产生不一样的结果。在该工做状况下该电路的再也不是一个滤波电路,而变成一个整流电路。
图2-6 电流单向流动的二阶滤波器
Buck电路有如下三种工做模式:
(1) CCM (ContinuousConduction Mode),连续导通模式:在一个开关周期内,电感电流从不会到0。或者说电感从不“复位”,意味着在开关周期内电感磁通从不回到0,功率管闭合时,线圈中还有电流流过。
(2)DCM,(Discontinuous Conduction Mode)非连续导通模式:在开关周期内,电感电流总会会到0,意味着电感被适当地“复位”,即功率开关闭合时,电感电流为零。
(3)BCM(Boundary Conduction Mode),边界或边界线导通模式:控制器监控电感电流,一旦检测到电流等于0,功率开关当即闭合。控制器老是等电感电流“复位”来激活开关。若是电感值电流高,而截至斜坡至关平,则开关周期延长,所以,BCM变化器是可变频率系统。BCM变换器能够称为临界导通模式或CRM(Critical Conduction Mode)。
工做模式的判别条件为:
电流连续的条件为:
Part03: 连续工做模式(CCM)
图3-1 连续工做模式(CCM)仿真主电路图
如图3-1所示,C1为滤波电容,滤除输入电源的干扰;C2为输出滤波电容,在开关管导通时,为负载提供能量,而且存储能量,能够起到对输出电压的滤波做用;电感L1为储能电感,开关管开通时,经过电感向负载供电,且电感存储能量,当开关管关断之后,电感上面的剩余能量经过二极管D1续流释放能量;二极管D1一方面具有释放电感能量的续流做用,此外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通性能,在开关管处于开通状态时,将电路输入电压钳位到电源电压。
图3-2 开关管驱动信号
如图3-2所示,开关管的驱动信号经过一个信号源产生,本次仿真中输入电源设置为400V,输出指望电压为300V,开关频率为30Khz。因此信号源参数设置如图3-3所示,对应的PWM驱动信号如图3-4。
图3-3 信号源参数设置
图3-4 PWM驱动信号
图3-5 稳态下电感电流波形图
由图3-5所示,在该Buck电路处于稳定状态下时,流过电感的电流在23-27之间呈三角波形式波动,其平均电流约为24.6A,流过电感的电流大于0,因此处于连续工做状态。该工做模式下,Buck电路的输入、输出电压波形如图3-6所示,由图可知,输出电压大约0.01s之后稳定在300V,且具备较好的响应速度,可是超调量较大。通过测量,输出电压可达到的 最大值为458V。
图3-6 CCM下Buck电路输入输出电压
Part04:非连续工做模式(DCM)
图4-1 非连续工做模式(DCM)仿真主电路图
DCM下仿真电路如图4-1所示,经过与图3-1对比可见只须要修改电感参数便可使Buck电路工做在非连续状态,其他均相同。这一点经过Part02中的Buck电路断定条件能够获得验证。
图4-2 稳态下电感电流波形图
由图4-2所示,在该Buck电路处于稳定状态下时,流过电感的电流在0-70之间呈三角波形式波动,其平均电流约为30.9A,流过电感的电流大于0,可是在电流为0时,存在一段时间流过电感的电流一直为0,既电感电流处于非连续工做状态。该工做模式下,Buck电路的输入、输出电压波形如图4-3所示,由图可知,在DCM工做模式下,输出电压大于CCM工做模式下的输出电压,通过测量大约为370V。
图4-3 DCM下Buck电路输入输出电压
Part05:连续工做模式(CCM)和非连续工做模式(DCM)的特色
图5-1 CCM和DCM两种模式下电感电流波形
CCM模式下Buck电路特色:
(1)D 限定在小于 1,降压变换器的输出电压始终小于输入电压;
(2)若是忽略各类欧姆损耗,变换系数D与负载电流无关;
(3)经过变化占空比 D,能够控制输出电压;
(4)降压变换器工做于 CCM,会带来附加损耗。由于续流二极管反向恢复电荷需
要时间来消耗,这对于功率开关管而言,是附加的损耗负担;
(5)输出没有脉冲纹波,可是有脉冲输入电流。
DCM模式下Buck电路特色:
(1)D 依赖于负载电流;
(2)对于相同的占空比,DCM工做模式下的传递系数比CCM工做模式下大。在负载电流低且工做于深度DCM工做模式下,传递系数容易达到1。
CCM与DCM比较:
(1) 工做在DCM模式下,可以下降功耗,DCM模式下的转换效率更高,属于能量彻底转换。
(2) 工做于DCM模式,输出电流的纹波比CCM模式下大。
(3) 工做于DCM模式,当流过电感电流为0的时候,会产生振荡现象
(4) 工做于CCM模式,输出电压与负载电流无关,当工做于DCM模式下,输出电压受负载影响,为了控制电压很顶,占空比必须随着负载电流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必须加入闭环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