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踩过的坑(持续更新)

rsync使用之批量删除

  依稀记得,那个夜晚要升级apache,持续到22:00,然后项目经理要求增长系统备份,好吧,应该的,rsync用的还不熟悉,直接上手就作了,结果,源与目的写反了,加上-delete参数,好吧,满屏的delete的......
  删除了一些oracle安装文件,还好oralce还在运行,导出数据库,从新安装oracle
  如今对-delete参数都满怀敬畏linux

find之查找删除

  find查找30天前的数据
find /opt/apps -mtime +30 -exec rm -rf {} \;
  +30改成-30,结果,30天内数据所有删除,再来个+30,30天前的数据所有删除,目录空了.....还好是测试环境redis

rm之删除

  这个不说了,搞linux的,都会遇到,最好设置回收站,给本身一个后悔药数据库

ECS带宽问题

  阿里云ECS经过其余服务器上网,对带宽有要求,结果某天给这台ECS加了公网IP,带宽1M,好吧,数据积压的不忍直视apache

/etc/fstab文件

  系统自动挂载磁盘:
#<file system> <dir> <type> <options> <dump> <pass>
/dev/vdb /opt/apps/redisbak ext4 defaults 1 0
dump 工具经过它决定什么时候做备份. dump 会检查其内容,并用数字来决定是否对这个文件系统进行备份。 容许的数字是 0 和 1 。0 表示忽略, 1 则进行备份。大部分的用户是没有安装 dump 的 ,对他们而言 <dump> 应设为 0。
若是设置错误,系统重启将没法启动,对于系统管理员,没有什么比这更糟糕的了服务器

先写这么多,想起来或遇到再补充oracle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