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长一刻」第 9 期,本期分享嘉宾是阿里合伙人范禹,在阿里内网同窗们给他贴的标签是“最帅的技术讲师”。从技术程序员到阿里合伙人,热爱技术、乐于分享,他眼睛中的技术文化、技术人要具有的素质是什么,来听听他的分享吧。程序员
我加入阿里前,有一个老同窗比我早两三个月进入淘宝,我周末会到他租的房子里面去玩,会看到他常常一边看淘宝论坛,一边写程序。
我就很好奇,原来当时淘宝不少卖家跟小二会在淘宝论坛作互动交流,我同窗看到商家在论坛提出的不少问题,他就根据问题去修改。
他说他们小二也会作一些新功能,会在论坛里面发一个帖子,商家在下面进行反馈,有的会点赞、有的会提出问题,及时迭代。
我以为这样作技术可比我以前作的工做有意思多了,就投了一个简历,面试了好几轮,进入了淘宝产品工程部,做为一名开发工程师,一路走到如今。
在阿里对我印象比较深的一次经历,淘宝旺旺刚刚发明时,咱们要作个需求,不当心用了一个全局变量。当时也没有测试同窗,我就在本身的开发环境里面测试完就发布了,结果就致使了信息错发,赶忙处理了这个问题。
面试
这个事情当时比较严重,整个技术团队Leader找我来谈话,他说这是比宕机更严重的事情。结果那个季度就被打成3.25分,这也是我在阿里的第一次3.25分。
编程
我认真吸收了此次教训,那段经历让我开始变得比较谨慎,每次代码提交的时候,都要检查版本到底对不对,开始养成了比较好的编程习惯。
微信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面,作各类各样的项目、各类各样的需求,这样的经历也让我获得了更快成长。
架构
随着阿里技术团队不断发展壮大,慢慢造成了一些你们比较容易记住、造成共识的技术土话,其实这些话也变成全部阿里技术同窗的话语体系、阿里技术同窗们的文化:
「第1、Think Big,Go Deep」 想的要很大,由于技术同窗要思考的是一个产业问题,思考技术到底怎么去实现。同时又要提出对产业的理解、影响,要作得深。
阿里是一家坚持理想主义跟现实主义结合的公司,不只有很大的愿景,还要很是切合用户、客户的需求,以客户的痛点去不断打磨产品、技术,这二者须要紧密结合。
「第2、Yes We Can」在面对双11挑战、面对无数客户挑战,不能轻易说到却作不到,勇于承诺、勇于担当,一旦担当,就要作到,把不少不可能变成可能。
咱们不可能彻底靠一腔热血,更多要对技术有前瞻意识,对技术有更深刻的理解,才能让事情有更好的发生。
「第3、Together,We Run Fast」Together:背后是“由于信任、因此简单”,只有咱们一块儿才可以走得更远。We Run Fast:以奔跑的速度前行,“山高海阔,技术人无畏前行”。
这群人身上只有一个标签,就是阿里巴巴经济体的技术人。Together,为何是咱们一块儿?由于咱们的使命是同样,要让天下没有难作的生意,咱们的愿景就是打造阿里巴巴数字经济体。
正由于有共同的使命、共同的愿景、共同的价值观,咱们就是一个团队,是同道中人。咱们这群人在一块儿——Together,We Run Fast。
「第4、NO Data,No BB」 在开会的时候,就有数听说数据,没数听说案例,没案例就说观点,若是没有观点那就不要说话。数据是最直接的,作了一个项目,到底数据分析是什么样,请拿出数据。
若是这个数据尚未拿到,这个场景是什么,举出例子,若是连这个也没有,只有一个观点,支持什么、反对什么。若是什么都没有就开始讨论问题,那会很是低效。沟通也好、工做方式也好,经过数据能够更高效达成。
整个中国这么十几年快速发展,阿里又跟整个国家发展紧密结合在一块儿,由于有了中国这么快速发展的机遇,才有了阿里这样一个大平台,得以让咱们这样从原先比较普通的技术人员有机会可以跟全世界更优秀的技术公司、技术团队一块儿去同场竞技。
app
其实每一个阶段咱们都会面临新的挑战,业务、技术也会逐步发展到一个平缓期。2014年我还以为整个电子商务、淘系平台已经发展到差很少了,是否是作一些完善的工做就好了。
less
可是紧接着马老师就提出"新零售",给咱们又打开了更大的一个视野,从原先只是电商,看到整个零售、商业全景,在思考将来到底这个商业从流通领域到消费者领域、到供应链领域、到整个生产制造领域,到底咱们在里面可以发挥怎样的技术价值,去帮助客户作得更多。
当看到更多挑战的时候,你感受到不爽、不温馨、不习惯,以为有点焦虑和沮丧的时候,就是最有可能会发生成长或者突破的时候,由于每一次新的一些想法、新的一些思路,都不是凭空想到的。
本文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 架构师智库(beijing-tmt)。
若有侵权,请联系 support@oschina.cn 删除。
本文参与“OSC源创计划”,欢迎正在阅读的你也加入,一块儿分享。编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