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S(Network File System)即网络文件系统,是FreeBSD支持的文件系统中的一种,它容许网络中的计算机之间共享资源。在NFS的应用中,本地NFS的客户端应用能够透明地读写位于远端NFS服务器上的文件,就像访问本地文件同样。html
- 节省本地存储空间,将经常使用的数据存放在一台NFS服务器上且能够经过网络访问,那么本地终端将能够减小自身存储空间的使用。
- 用户不须要在网络中的每一个机器上都建有Home目录,Home目录能够放在NFS服务器上且能够在网络上被访问使用。
- 一些存储设备如软驱、CDROM和Zip(一种高储存密度的磁盘驱动器与磁盘)等均可以在网络上被别的机器使用。这能够减小整个网络上可移动介质设备的数量。
1.给服务端添加一块硬盘,添加完成要重启系统。web
2.先查看一下磁盘是否添加成功,而后对新添加磁盘进行分区,咱们将所有空间分配到sdb1。(不会的小伙伴能够去看我以前写的关于磁盘的博客)vim
3.格式化磁盘分区。浏览器
输入:mkfs.xfs /dev/sdb1
安全
4.设置自动挂载。服务器
输入:vim /etc/fstab 添加:/dev/sdb1 /mnt xfs defaults 0 0
5.挂载磁盘分区,并查看是否挂载成功。网络
输入:mount -a 输入:df -hT
6.用yum仓库安装NFS服务的两个程序,nfs-utils、rpcbind。编辑器
输入:yum install nfs-utils rpcbind -y
ide
7.设置两个服务程序的开机自启动。this
输入:systemctl enable nfs 输入:systemctl enable rpcbind
8.用vim编辑器对共享配置文件进行编辑,添加一条共享命令。
输入:vim /etc/export 添加:/mnt 192.168.52.0/24(rw,sync,no_root_squash)
“/mnt”为提供共享的磁盘挂载点,“192.168.52.0/24”为共享的网段。括号里的是权限,rw表示容许读写(ro为只读),sync表示同步写, no_root_squash表示当前客户机以root身份访问时,赋予本地root权限(默认是root_squash,将做为nfsnobody用户降权对待)。
9.将两个服务开启,同时关闭防火墙和加强性安全功能。
输入:systemctl start nfs 输入:systemctl start rpcbind 输入:systemctl stop firewalld.service 输入:setenforce 0
10.检查一下服务端口是否开启了,并查看NFS服务的输出清单,NSF服务端已经配置完毕。
输入:netstat -ntap | grep rpc
输入:showmount -e
11.下面咱们进入客户端,关闭防御墙和加强性安全功能,安装一个httpd服务,接下来咱们将使用NFS服务提供的共享存储空间来存放httpd服务的相关文件。
输入:systemctl stop firewalld.service 输入:setenforce 0 输入:yum install httpd -y
12.咱们能够手动将共享目录挂载到httpd服务的站点目录下面。
输入:mount 192.168.52.131:/mnt /var/www/html/
13.咱们也能够设置自动挂载,咱们先将以前挂载好的目录卸载,而后进入自动挂载文件里进行配置。
输入:umount /var/www/html 输入:vim /etc/fstab 添加:192.168.52.131:/mnt /var/www/html nfs defaults,_netdev 0 0
14.咱们再将fstab文件里的全部内容挂载,而后查看是否挂载成功。
输入:mount -a 输入:df -hT
15.咱们进入到httpd服务的站点目录下,在里面新建一个html首页文件,并用vim编辑器在里面编辑一段内容。
输入:cd /var/www/html 输入:vim index.html 添加:<h1>this is nfs web</h1>
16.开启httpd服务,同时用宿主机的浏览器去访问,访问成功。
输入:systemctl start httpd
17.咱们去服务端的共享目录下查看,能够看到咱们以前新建的html文件。
输入:cd /mnt/ 输入:ls
注意:若是NFS服务端的共享服务出故障了,咱们想解除客户端上挂载的共享目录时。用umount命令解挂载时路径须要手打,千万不要用[Tab]键补全,用[Tab]键会卡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