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招聘季,聊点寻龙诀

   趁着元旦假期,约了业内几个朋友在西湖边喝喝茶,聊聊天。聊的一个话题即是即将开始的金三银四招聘季。最近几年,地信行业一直是卖方市场。国内不少高校都设置了地理信息相关的专业,每一年为企事业单位输送了不少新鲜血液,用人单位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但是企业在招聘员工上投入的时间和费用并无明显的减小,挖好的坑老是找不到合适的萝卜填。数据库

   这个话题原本没有什么可聊的,网上已经有很多专家从高校教育的角度对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剖析,归咎的因素大约是:学校的盲目扩招、专业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和社会实际需求的严重脱节、大学生自身就业观念的束缚等等。笔者更想从企业用人方的角度从新看待这个问题:找不到合适萝卜,会不会是由于坑挖的不合适呢?api

1、GISer 仍是 ITer缓存

   先看一则常见的GIS公司招聘信息。
任职资格:
1.本科及以上学历,GIS、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或相关专业;
2.熟悉C#/Java/ 等任一语言;
3.熟悉ArcGIS/Supermap等任一GIS平台;
4.熟悉MySQL/SQLServer/Oracle等任一数据库开发;
5.具备良好的团队精神和交流与沟通能力;
6.有国土、水利等行业经验者优先。
    根据任职资格要求,大概推测这是一个GIS开发相关的岗位,基于ArcGIS/SuperMap平台实施国土、水利等行业的信息化项目。这则招聘要求看似信息表达准确无误,实则倒是形成企业招聘难的缘由之一:招聘对象定位不清晰。从技能要求里,咱们很难看出来该岗位但愿应聘者的专业背景到底是地理信息相关仍是计算机/软件相关。若是是计算机/软件相关的专业,那要求熟悉ArcGIS/Supermap等GIS平台,显然会让这些专业的应聘者望而却步;若是是地信相关专业,彷佛又过于偏重对系统开发能力的要求,而把GIS专业要求下降到会使用主流GIS平台的水平。其次,该岗位要求应聘者有国土、水利行业经验。这个经验指的是行业项目经验仍是业务经验又或是专业经验?没有行业项目经验,很难快速上手行业系统开发;没有业务经验,对项目需求的理解和把控不免会出现误差;而没有专业经验,又如何作出真正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其实这个岗位的要求能够简单的浓缩成:可以基于主流GIS平台和数据库开发国土、水利行业应用系统。GISer仍是ITer,已经不重要了。既然坑是随意挖的坑,只要大小合适的萝卜都能装,那也就怪不得萝卜形状不趁心了。
    那么,对公司来讲,怎样设计招聘信息更合适呢?简单地说,分而治之。在行业沉积多年的GIS公司大多都会有一套产品原型,便于项目快速开发。但凡成熟的原型,天然有一套技术组件,提供诸如权限管理、组织机构、数据库交互、消息队列、缓存管理、业务日志等非业务功能。这套框架和GIS功能无关,能够由计算机/软件专业背景的ITer负责;而和GIS专业相关的空间数据处理建库、地理建模、地图模块展现、OGC服务发布等业务功能交给GISer来负责;这是比较粗的分隔方式,再细化到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也能够根据业务技术要求进行划分。整个团队分工协做,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作,而非一两我的包干到底。这样的团队不管在生产力仍是应变力上都要比三五杆枪的做坊式团队更强出色。同时,成员的流动对团队的影响也能够下降。
    咱们把GIS公司的招聘信息略做修:
1.熟悉ArcGIS/SuperMap等任一主流GIS平台及其二次开发技术;
2.熟悉空间数据处理流程,可以进行独立的数据分析处理工做;
3.熟悉OGC标准,可以基于AGS/GeoServer发布OGC服务;
4.熟悉WebGIS相关原理及open s/leaflet/ags js api等主流地图框架,可以完成WebGIS应用模块开发;
5.有国土、水利等行业项目开发经验者优先。
这则招聘信息的任职要求对GIS技术的限定相较于第一则更加的细化,求职者可以很清楚的知道本身是否知足这份岗位的技能要求。现现在,GIS被融入IT主流,成为行业领域的一种工具已经是事实,这是行业的选择,不为我的意志为转移。企业对单纯的GIS空间分析和地理建模的需求并不强烈。GISer如其选择在IT的浪潮中和ITer搏激弄浪或是固步自封沉静在空间分析中独乐,倒不如投身到应用中去,把属于GISer本身的看家本领练就娴熟,深刻的应用到某一个领域里。
服务器

2、GISer须要专业背景吗?框架

   笔者的一个师兄,在一个从事水利信息化的公司带队伍。有个问题一直让他纠结:水文专业出身的伪GISer和正统地信专业出身的GISer哪一个更适合?即:GISer到底需不须要专业背景。笔者认为,GISer能够不须要专业出身,但须要了解基本的专业背景知识。GIS做为一门交叉型学科,被普遍的运用在多个行业。它是一种技术,做为解决空间问题的有效工具而存在。它和行业应用的结合点是空间数据的组织、管理和展现,这是外联型的结合。对于具体行业应用而言,GIS和专业知识更像是两条腿走路,两条腿得同样长,有长有短跛着走路就显得奇怪了。工具

   以水利信息化为例,在没有应用GIS技术以前,水文模型和水利信息化系统已经存在了。水文数据经过水文模型处理,进入水利信息系统,以报表和图表的形式呈现给用户。水文数据则以Excel、Word等电子文档的形式保存。当GIS技术和水利信息系统结合之后,水文数据除了单纯的报表形式外,还能够和地图结合,在二/三维空间尺度上展现;同时,水文数据经过建库在空间数据库中进行保存。GIS技术的应用,使得水利信息系统在数据可视化表达和空间数据存储方面获得提高。对用户而言,表面的东西变炫了。可是,由于水文模型自己并无变化,呈现的水文计算结果仍是同样的。水文模型的改进不是一朝一夕可实现的,多年来模型一直未有质的突破,水文计算仍是很是依赖专业技术人员的经验值;GIS技术和水文专业的结合,给了水利信息化提供了一个亮点和发展方向;spa

   笔者并不是专业HR,对水利信息化也只是了解皮毛,以上仅是表达我的观点,如若阐述有误,望同行不吝指出。设计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