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组-通讯2班-011-抓包分析

                 目录浏览器

 

一、应用层服务器

1.1 捕获www数据包网络

1.2 捕获直播数据包学习

 

2、传输层spa

2.1 TCP链接创建blog

2.2 TCP链接释放教程

2.3 UDP协议进程

 

3、网络层同步

3.1 IP报文分析直播

 

4、数据链路层

4.1 MAC地址分析

 

5、总结

 

 

 

 

 

 

 

 

 

 

1、应用层

 

1.1 捕获www数据包

HTTP协议是运行在TCP协议之上的。在抓取的数据中选择一个HTTP报文进行分析,图1-1报文是客户端向IP地址发出HTTP请求:

 

 

 

    

1-1 http报文请求

 

由图中能够看出:

GET/d?dn=t11.baidu.com HTTP/1.1:请求一个页面文件

Host:客户端向主机发出的请求

Connection:链接保持

User-Agent:浏览器类型

Accept-Language:接受的语言

 

 

 

1.2捕获直播数据包

 

                                                                                       

 

 

1-2捕得到到的直播数据包

2、传输层

 

2.1 TCP链接创建

TCP是面向链接的传输层协议,TCP的链接创建过程一般被称为三次握手。

 

 

2.1.1第一次握手:

                                                                   

 

 

2-1 链接创建第一次握手

 

由图中能够看出:

源端口号:56427

目的端口号:80

首部长度:32 bytes

同步位:SYN=1

选择序号:seq=0

 

2.1.2第二次握手:

 

 

 

2-2 链接创建第二次握手

 

由图中能够看出:

源端口号:80

目的端口号:56427

首部长度:32 bytes

同步位:SYN=1

发送确认:ACK=1

确认号:ack=0+1=1

选择序号seq=0

 

2.1.3第三次握手:

 

 

2-3 链接创建第三次握手

 

由图中能够看出:

源端口号:56427

目的端口号:80

首部长度:20 bytes

发送确认:ACK=1

确认号ack=0+1=1

 

此时,客户端的TCP通知上层应用进程,链接已经创建。服务器的TCP收到确认后,也通知其上层应用进程:TCP链接已经创建。

 

2.2 TCP链接释放

一个TCP链接是全双工,所以每一个方向必须单独进行关闭。当一方完成它的数据发送任务后就发送一个FIN来终止这个方向的链接。当一端收到一个FIN,它必须通知应用进程另外一端已经终止那个方向的数据传送。因此TCP终止链接的过程须要四个过程,称之为四次握手过程。

 

2.2.1第一次握手:

 

 

 

2-4 链接释放第一次握手

 

客户端的应用进程先向其TCP发出链接释放报文,并中止再发送数据,主动关闭TCP链接。

客户端的链接释放报文如图2-4所示:

FIN=1

选择序号seq=120

 

2.2.2第二次握手:

 

 

 

2-5 链接释放第二次握手

 

服务器发出确认,确认号ACK=1,ack=121,本身的序号seq=320。此时TCP服务进程通知高层应用进程,从客户端到服务器的链接就释放了,TCP链接处于半关闭状态。服务器要发送数据,客户端仍然要接收。

 

2.2.3第三次握手:

 

 

 

2-6 链接释放第三次握手

 

若服务器已经没有要向客户端发送数据了,其应用进程就通知TCP释放链接。此时FIN=1seq=320ack=121,客户端收到链接释放报文段后,必须发出确认。

 

2.2.4第四次握手:

 

 

2-7 链接释放第四握手

 

此时ACK=1,确认号ack=321,本身序号seq=121

 

2.3 UDP协议

 

DNS使用的是UDP协议,DNS报文如图2-8所示:

 

 

2-8 DNS报文

由图中能够看出:

源端口号:62259

目的端口号:53

报文长度:57
检验和:0xbdd4

 

3、网络层

网络层是OSI参考模型中的第三层,网络层的功能包括定义逻辑源地址和逻辑目的地址。IP协议是常见的网络层协议。

 

3.1 IP报文分析:

 

 

3-1 IP报文

从图中能够看出:

IP报文版本号为:IPV4

首部长度为:20 bytes

数据报长度为:40

标识符:0x548c

标志:0x4000

寿命:128

上层协议:TCP

首部校验和:0x50e2

IP地址为192.168.43.11

目的IP地址为:39.156.66.18

Don’t fragment=1表示不容许分片

 

3.2 ARP分析

 

 

3-2ARP报文

 

 

4、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以物理层为基础,向网络提供可靠的服务。它定义物理源地址和物理目的地址。

4.1 MAC地址分析:

 

 

4.1数据链路层

 

版本类型:IPv40x0800

Ethernet II:以太网协议II

源地址:3e958f5dee71

目的地址:Guangdon_e4:63:ed

 

 

 

 

5、总结:

本次做业使我受益不浅。经过本次做业,我不只学会了如何使用wireshark软件抓包,如何更好地运用该软件的相关功能,特别是过滤器让我可以我更加快捷地找到所需的信息;同时,经过对各报文格式的分析,我更加深了对OSI参考模型各层之间的功能的了解以及提升了我对报文的分析能力。在作本次做业过程当中,我也碰到很多的问题,好比不懂得如何用wireshark软件抓包,大量的冗余信息找不到本身须要的部分,以致于搞得晕头转向……可是,我经过百度寻找使用教程以及相关资料,最后都一一解决了。经过本次做业,我明白了:纸上学习到的终究不如本身动手印象深入,理解透彻。只有本身动手,才能对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着更深的了解。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